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6月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博物馆的AR应用

    越来越多的AR应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AR应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游戏领域。现在AR应用走进了博物馆这种艺术领域。

    近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热闹非凡。艺术家们将杰克逊·波洛克画廊变成了他们个人的AR游乐场。该画廊由这些艺术家掌管。他们创作了一个AR应用程序MoMAR Gallery,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

    对于外行来说,画廊还是原来的模样。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独特的“滴画法”作品还像以往一样原始、醒目。但对于那些已经在手机上下载了MoMAR Gallery应用程序的人来说,画廊里呈现的印象派绘画仅仅是参考,该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这些参考点识别并使用AR重新诠释这些名作,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向MoMA的守门人和博物馆馆长发起挑战。有的作品被重新创作,有的被完全修改。一位艺术家在交互式插图中重新绘制了一幅波洛克的作品,并将此画作放在了INS上,用户可以对这些作品点赞。

    AR应用改变艺术世界的形势在慢慢形成,许多博物馆最近才开始采用基于AR应用的观赏模式,以提升客流量。但目前这种新形式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用这种方式是否不尊重艺术家以及是否对艺术家及其作品产生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虚拟入侵呢?

    AR应用于博物馆,只是一种激发人们参与的方式。“博物馆显然也想紧跟时代的潮流,做到与世界相通,像静态艺术这种领域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达拉斯艺术博物馆负责人表示。

    “当你认为艺术定义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时,你也必须接受这些价值观是由社会来定义的。”Damjan Pita表示。他和David Lobser 是MoMAR的核心人物。MoMA并没有对艺术家们开发的这款AR应用发表评价。但是这场艺术变革即将走向全球。Lobser和Pita表示,中国、德国和塞尔维亚的艺术家都希望利用MoMAR的开源软件来实现对自己所在城市的著名博物馆的虚拟收购。

    尽管目前缺乏明确的法律来规定艺术品可以或不可以做的事情,但博物馆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当参观者进入博物馆时,他们需遵守该机构制定的规则。例如同意不会摄影拍照,或触摸绘画作品。目前,“虚拟侵入”还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新概念。比如4月份,新泽西州、佛罗里达州和密歇根州的居民对AR游戏《Poké monGo》发起的集体诉讼中,他们声称:这个火爆的AR游戏引发了大批玩家入侵他们的居住地。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居民将虚拟地点归为其私有财产是否合法,日后有可能会针对这些问题明文规定,或者制定法律条文加以约束。

    1. (1) 下列对文中“AR应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R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变艺术世界的形势在慢慢形成。 B . 目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艺术品可以或不可以做的事情,但博物馆也制定一定规则。 C . AR应用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走进博物馆艺术领域来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的应用。 D . 许多博物馆紧跟时代潮流,最近开始采用基于AR应用的观赏模式来提升客流量。
    2.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手机上下载了MoMAR Gallery应用程序,是为了使用AR重新诠释这些名作,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向MoMA的守门人和博物馆馆长发起挑战。 B . 掌管画廊的艺术家们将杰克逊·波洛克画廊变成了他们个人的AR游乐场,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 C . 中国、德国和塞尔维亚的艺术家利用MoMAR的开源软件实现了对自己所在城市的著名博物馆的虚拟收购。 D . 因为“虚拟侵入”目前还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新概念,也没有制定法律条文加以约束,故大批玩家入侵部分居民的居住地。
    3. (3) 根据文中内容,说说对于虚拟入侵博物馆,应该如何对待。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最后一次逃亡

    【波兰】布鲁诺·舒尔茨

    一个新时期开始了。空虚、朴素、没有快乐,像一张白纸。一个新的女佣人根雅,贫血、苍白,好像没有骨头似的,在各个房间里闲逛。有人拍拍她的背,她就像蛇那样扭动,伸直身子,或者像猫那样呜呜地叫。她是那么心不在焉,有时候竟然用旧信和发票调白汁沙司;真叫人恶心,压根儿吃不得。

    那时候,我的父亲肯定死了。他有许多次要死去,总是拖泥带水地并不死绝,使我们不得不对他已经死亡这个事实修正态度。这样倒也有好处。父亲把他的死亡分成许多期,使我们对他的死亡熟悉了。我们渐渐变得对他的回来漠不关心了。

    有一天,母亲从城里回来,脸上显出心事重重的神情。

    “瞧,约瑟夫,”她说,“多么幸运的巧事。我在楼梯上逮住了他,在一步一步地跳。”接着她撩起盖在一个盘子里的一样东西上的一张手绢。我马上认出他来。相像得惊人,尽管他现在是一只蟹或者一个大蝎子。母亲和我交换眼色:尽管已经变形,这种相像是叫人吃惊的。

    “他活着吗?”我问。

    “那还用说。我简直抓不到他,”母亲说,“我把他放在地板上,好不好?”

    她放下盘子向他弯下身去,我们仔细地察看他。在他的许多在微微移动的弯曲的腿中间,有一个洼下去的地方。他的抬起的螯和触须看来好像在听。我把盘子侧了一下,父亲小心谨慎地挪动,接着用近乎踌躇的动作爬到地板上。他一接触到平坦的地面,他所有的腿突然一跳,这时他的坚硬的节肢动物的关节发出咔哒的响声。他用他的许多腿迈着波浪形的、一晃一晃的步子跑着,来到墙边;我们还来不及拦停他,他轻灵地爬上墙去,哪儿也不停。我望着他在墙纸上往上爬,出于本能的厌恶,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这时候,父亲来到一个固定在厨房里的碗橱旁,先贴在碗橱边上,然后爬进橱去。

    他一次次耐心地检查房间,可能以为他在不屈不挠、孜孜不倦地寻找什么东西。他时不时地跑到厨房的一个角落里去,爬到一个漏的水桶底下。

    有时候,他一连几天不见形踪。我们在白天带着羞耻和厌恶混合的心情,遮盖我们秘密的害怕,怕他在夜晚到我们的床上来找我们。但是,这种事情始终没有发生过,尽管他在白天爬遍了一切家具。他特别喜欢待在衣橱和墙壁的空档里。

    在吃饭的时候,父亲总是毫无例外地来到餐室,尽管他的参加完全是象征性的。要是,吃饭的时候,餐室门碰巧关着,他就搔房门的底部,沿着门缝跑来跑去,直到我们为他开门为止。接下来,他会停留在桌子下面,一动也不动地躺着,他的肚子微微抖动。我们无从想象,他那些有节奏的抖动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一家子越来越泄气了。根雅整天睡觉,她的瘦削的、好像没有骨头的身子随着她的深沉的呼吸起伏。我们时常在汤里发现线团,那是她心不在焉地同蔬菜一起放进去的。

    最糟糕的是,查尔斯叔叔来住了。

    他沮丧和沉默得异乎寻常。他叹了一口气后吐露,他最近遭遇了不幸的事情,已经下决心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专心于语言的研究了。他始终足不出户,把自己锁在最远的那个房间里-根雅把那个房间里的地毯和窗帘都拿走了,因为她不满意这个上门来的客人。他就在那里打发时间。有几回,他恶毒地试着要踩父亲。我们吓得尖叫起来,告诉他情况,阻止他这样做。

    我的父亲只要他的那些脚踩在地上,就动作麻利、灵活,但是只要背一着地,也不免具有一切甲壳虫都有的特点,变得几乎动弹不得了。看到他拼命地摇动他那些腿,无可奈何地以他自己为中枢旋转,真叫人悲哀和可怜。我们几乎没法强迫自己看他。而在这样的时刻,查尔斯叔叔总是忍不住去踩父亲。

    我必须强迫自己真实地报道这件无法置信的事情;甚至现在,我都不愿回想它。直到今天,我还无法理解我们怎么会成为蓄意杀害他的罪人的。

    我浑身打着哆嗦,绝望地一次次问我的母亲:“你怎么能干出这事儿来?要是干这事儿的是根雅的话,那倒也罢了。可是你自己?”母亲哭了,绞着双手,找不到一句回答的话。难道她当时认为父亲会过得好些?难道她当时看到这个举动是对绝望的处境的唯一的解决的办法,要不,难道她是由于难以想象的粗心大意和轻率才干出这件事情来?

    父亲被放在盆子里端上来的时候,我们清醒过来了,完全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他躺着,煮熟以后,显得又大又肿,变成淡灰色。我们默不作声地坐着,惊讶得目瞪口呆。只有查尔斯叔叔举起叉子,向盆子伸去,但是他马上犹犹豫豫地把叉子放下,斜着眼看我们。母亲吩咐把盆子端到起居室去。后来,盆子上盖着一块紫天鹅绒,摆在桌子上一本全家人的相片本和一个音乐烟卷盒旁。我们大伙儿都避开它,它就那么摆着。

    但是,我父亲的尘世的流浪还没有结束。起居室里几个礼拜平静无事以后,不知怎么回事,他居然恢复元气了,在慢腾腾地活过来了。有天清晨,我们发现盆子空了。一条腿横在盆子边上,尽管他被煮过,而且一路上有腿脱落,他靠着剩下的精力,拖着他自己到某个地方去,去开始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自由的流浪生活;从此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他。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一个“空虚、朴素、没有快乐”的“新时期”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后文“贫血、苍白”的女佣人根雅、“沮丧和沉默的叔叔”都紧紧围绕这一基调叙写,展现了现代人生活的困境。 B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我”的有限视角既能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具有真实感,“我”因父亲的种种举动而感到羞耻,但也会为母亲杀害父亲而感到痛苦,说明“我”对父亲的态度是矛盾而复杂的。 C . 小说运用细致的动作描写对父亲回归后的生活进行了生动而精准的刻画,他曾试图融入“我们”的生活,但却又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最终父亲仍然选择逃离这个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生活。 D . 小说中的母亲代表的是世俗的力量,她对父亲的变形感到深深的羞耻和厌恶,但在结尾母亲把装有父亲的盆子放到起居室,又盖上了一块紫天鹅绒,说明母亲为之前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懊悔。
    2. (2) 请分点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3. (3) 现代派小说常以“荒诞来表现真实”,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 , 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也。初仕隋,为隰城尉。坐事,除名徙上郡。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累授秦王府记室,兼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玄龄在秦府十余年,恒典管记。隐太子以玄龄及杜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高祖,由是与如晦并遭驱斥。及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召玄龄、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谋议。及事平,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左庶子。贞观元年,迁中书令。三年,拜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既总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已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论者称为良相焉。十三年,加太子少师。十六年,进拜司空,仍总朝政,依旧监修国史。玄龄复以年老请致仕 , 太宗遣使谓曰:“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玄龄遂止。太宗又尝追思王业之艰难,佐命之匡弼,乃作《威凤赋》以自喻,因赐玄龄,其见称类如此。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任贤》(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 B . 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 C . 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 D . 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B . 垂拱,即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后多用以颂扬封建帝王的无为而治。 C . 太子,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多为嫡长子。 D . 致仕,即交还官职,退休。类似意思的词语还有“乞骸骨”“丁忧”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篇选文中魏征提出“十思”,角度各有不同,意在提醒太宗从各个方面进行观照,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 . 魏征此文善用大量排比、对句,骈句之间又穿插长短散句,骈散结合,既具有整齐美感,又能错落变化,音韵顿挫,节奏铿锵。 C . 房玄龄待人宽厚,胸襟宽阔,富有才识,审定的法令宽容公平;为人方面不苛责他人,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被人赞誉为良相。 D . 房玄龄为国效力,夙兴夜寐,尽忠职守,深受太宗信赖与赏识,可谓股肱之臣。官运顺达,从为官之日起,未尝有过被贬之事,可谓为官之典范。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②及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召玄龄、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谋议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劝学》中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的结论,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
    2. (2) 《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浴乎沂,
    4. (4)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把秦始皇享乐时的乐声与百姓的市井语言进行比较,突出秦始皇的穷奢极欲、不恤百姓。
    5. (5) 《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
三、语言文字运用(44分)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满天飞舞,夹着烟(ǎi)和忙碌的气色······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tuò)的大“壽”字。 B . “袅(niǎo)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sū)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C . 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1òu)出衰颓的症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zǎi)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D . 只是在她(cù)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遐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qí)求。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的人以为修辞有神秘性,以为语言的妙处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看法是不对的。我们的看法是:(              )。修辞活动必须依照规律进行,符合规律才可能收到效果。又有的人以为修辞就是________________,就是言辞的故意做作,这看法也是不对的。我们的看法是:修辞是根据一定内容,灵活运用语言条件,自然地表现文章内容。随机应变,顺理成章,绝不是_____________的。又有的人以为修辞就是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表面,这看法也是不对的。我们的看法是:修辞是调理文章“表”和“里”的关系,思想感情的表现、客观事物情境的反映能恰如其分,修辞若不如此,再好的形式美也不应去讲求的。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雕章琢句    矫揉造作    咬文嚼字    装饰 B . 寻章摘句    生搬硬套    字斟句酌    粉饰 C . 雕章琢句    矫揉造作    字斟句酌    装饰 D . 寻章摘句    生搬硬套    咬文嚼字    粉饰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修辞是调整文章“表”和“里”的关系,思想感情的表现、客观事物情境的反映能恰如其分,修辞若不如此,再好的形式美也不应去讲求的。 B . 修辞是调整文章“表”和“里”的关系,使思想感情的表现、客观事物情境的反映能恰如其分,若修辞不如此,再好的形式美也不应去讲求的。 C . 修辞是调理文章“表”和“里”的关系,使思想感情的表现、客观事物情境的反映能恰如其分,若修辞不如此,再好的形式美也不应去讲求的。 D . 修辞是调理文章“表”和“里”的关系,使思想感情的表现、客观事物情境的反映能恰如其分,修辞若不如此,再好的形式美也不应去讲求的。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修辞虽有神秘性,不过还是可以言说的。 B . 修辞是讲究规律性的,但并不排斥神秘性。 C . 修辞虽然不可言传,但还是要讲求规律性的。 D . 修辞是有规律可循可说的,并没有什么神秘。
  •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等。 B . 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C .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D .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 8.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则耻师焉,矣(疑惑)            其乏困(同“供”,供给)

    殷忧而道著(深)                多于在之粟粒(谷仓)

    B . 百姓皆以王为也(吝惜)            而江河(横渡)

    祸焉(急速)                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C . 进乎技矣(超过)                必其泉源(疏通水道)

    宫中促织之戏(崇尚)            枉用相(问候、探望)

    D . 籍吏民(造册登记)                而半山雾若带然(停留)

    族秦者秦也(众、群)            臣以神而不以目视(接触)

  •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还也                    既得尸于井 B . 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我心有戚戚 C .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人之力而敝之 D . 弃黔首以资敌国                今其智反不能及
  •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常以身蔽沛公

    A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 . 歌夜弦,为秦宫人 C .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 D . 小学而遗,吾未见其明也
  •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 哀吾生之须臾
  • 12.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

    A .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B . 不吾知也 C .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13. 下列古诗文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 .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C . 终岁不闻丝竹声 D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14.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演讲主题要鲜明,不能含混模糊,要围绕主题深入分析,把道理讲透彻,让人信服。此外,演讲还要讲究语言技巧,力求语言简洁通俗,适当运用排比等修辞,增强感染力。 B .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扬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元杂剧中的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通常规定,杂剧的每一折,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D . 古代文章有很多不同的文体,如“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文体,“赋”则讲究“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 15.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扬州知府恭贺盛纮嫁女时说:“恭喜啊,小女不错,嫁个好人家呀。”(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 . 靖王到梅长苏家做客,梅长苏作揖行礼后说:“靖王亲临,令寒舍蓬荜生辉。”(电视剧《琅琊榜》) C . 李大钊送给好友吴弱男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照片后题字:弱男同志惠存,李大钊敬赠。(电影《李大钊》) D . 眉庄看中好友甄嬛宫中一个汝窑花瓶,她笑着对甄嬛说:“恳请嬛儿割爱!”(电视剧《甄嬛传》)
  • 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红楼梦》第二十回写到贾环和丫头莺儿赌钱输了耍赖,被宝玉劝回,故事后续情节如下:

    赵姨娘见他这般,因问:“又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一问不答,再问时,贾环便说:“同宝姐姐顽的,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玉哥哥撵我来了。”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

    正说着,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便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

    贾环素日怕凤姐比怕王夫人更甚,听见叫他,忙唯唯的出来,赵姨娘也不敢则声。

    1. (1) 王熙凤口中的“太太、老爷”指的是和贾政,选文中赵姨娘的身份是贾政的
    2. (2) 赵姨娘是贾环的亲生母亲,按照常理,母亲教育自己的儿子理所当然,但王熙凤却横加干涉,认为赵姨娘言语失当,并直言贾环是主子,真正有教导权的是太太、老爷。请从差序格局的角度分析原因。
四、写作(60分)
  •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特斯拉总裁埃隆·马斯克有一个宏伟的移民计划,2050年之前将100万人送上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在接受采访时说,火星的环境远不如戈壁沙漠,与其费尽心思研究怎么上火星,倒不如想着怎么开发戈壁沙漠。

    这个采访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地球文明要延续,必须走出地球,人类要永远保持追求星辰大海的热望;也有人说,科学探索和研究更应理性务实,脚踏实地,立足现实才是人类现在的要务。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