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所述应用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硅胶用作食品防潮剂 B . 还原Fe粉用作食品脱氧剂 C . 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服用效果更佳 D . 用硅藻土中浸润的吸收水果散发的乙烯给水果保鲜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淀粉、蛋白质、油脂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含物 B . 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 C . 可漂白纸浆,可用于杀菌、消毒 D . 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
  • 3.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苯与碘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B . 环己醇与环己烷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C . 己二酸与环己醇反应有生成 D . 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 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 溶液中含有的数为0.1NA C . 足量的Cu与2mol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分子数为2NA D . 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 5. 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

    B

    稀硫酸加入铜粉中,加热;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C

    少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能将Fe氧化成

    D

    将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钠表面附着红色物质

    钠的金属性比铜强

    A . A B . B C . C D . D
  • 6.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W与X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Z>X>Y B . W与Y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C . X和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 D . 由W、X、Y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
  • 7. 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还原产物 B . 表现出强氧化性 C . 是氧化剂 D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2:1
  •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钠与水反应: B . 氯气与水反应: C .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D . 溶液与过量的溶液反应:
  • 9. 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没有参与该催化循环 B . 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 C . 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 D . 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不变
  • 10. 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HNC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NC比HCN稳定 B . 该异构化反应的 C . 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
  • 11. 20℃时,用NaOH调节溶液的pH,假设不同pH下均有 , 使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曲线a代表随pH的变化 B . pH从4到6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 pH=7时: D . 曲线a、c交点的
二、多选题
  • 12.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搅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 B . “搅拌”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 . “抽滤”后滤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 D . “300℃加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13. 丙酮缩甘油被称之为万能溶剂,其主要制备方法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酮缩甘油的分子式为 B . 发生消去反应 C .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 丙酮缩甘油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含羧基、羟基和三个甲基的有4种
  • 14. 一种新型水介质电池,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金属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B . 放电时,被氧化为储氢物质HCOOH C .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D . 充电时,双极隔膜产生的向右侧正极室移动
三、综合题
  • 15. 过硫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模拟制备过硫酸钾并进行相关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制备

      低温电解溶液。称取溶于90mL蒸馏水,再倒入大试管中,大试管浸在冰水浴中(装置见下图1),并冷却到5℃以下。电解2h,每隔约半小时补一次冰。反应结束后,将沉淀收集在漏斗中,用乙醇和乙醚洗涤、过滤,最后干燥、称重。

      已知:过硫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常被还原为硫酸钾),100℃时完全分解,不溶于乙醇。

      ①每隔约半小时补一次冰,目的是

      ②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的原因是

    2. (2) Ⅱ.探究

      某同学预测过硫酸钾的分解产物有 , 并用图2装置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部分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省略)。

      ①实验时,通入He排尽装置的空气后,应先加热装置(填“A”或“B”)。该实验需要控制适宜的反应速率,故装置A的加热方式为

      ②装置B中石棉绒的作用为

      ③装置D、E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

    3. (3) 在催化下溶液将氧化,得红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四、综合题
  • 16. 草酸钴用途广泛,用于制指示剂、催化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 , 还含有少量的、碳及有机物等)制取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的化学性质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 (1) “焙烧”的目的是
    2. (2) 为提高“碱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碱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 (3) “钻浸出”过程中转化为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净化除杂1”过程中,先在35℃左右加入 , 其作用是;再升温至80℃,加入溶液,调pH至4.7以上。
    5. (5) 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将ag产品用适当试剂转化,得到草酸铵溶液。已知:

      ①常温时,溶液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将草酸铵溶液用过量稀硫酸酸化,用溶液滴定,测得平均消耗溶液20.00mL,则草酸钴样品的纯度为

  • 17. 工业生产硫酸中,的催化氧化是关键步骤,排放处理未达标的尾气会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酸雨的pH范围是
    2. (2) 已知:①   

         

         

      写出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

    3. (3) 硫酸工业中涉及反应:   。一定条件下,在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发生上述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和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

      恒压条件下,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大于0

      B.相同时间内生成 , 同时消耗 , 反应达到平衡

      C.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的转化率就越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大

      D.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4. (4) 已知:25℃时, , 该温度下沉淀共存的悬浊液中,
    5. (5) 用如图装置回收 , 可制得硫酸,电极均为惰性电极,a、b膜分别为阳离子、阴离子交换膜,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当阴极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时,理论上在阳极能得到

  • 18. A、B、C、D、E、F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A原子的电子分布在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C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与E同周期且最外层有3个电子;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基态F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电子层均充满电子。
    1. (1) 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 (2) 已知元素A、B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
    3. (3) A、B、C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4. (4) B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为
    5. (5) A与C形成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6. (6) 基态E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形状为
    7. (7) B和D形成的原子晶体DB的晶胞参数为a=x pm,它的晶胞结构如图。

      ①紧邻的B原子之间距离为b,紧邻B、D原子间距离为d,则b:d=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用含x的式子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表示)

  • 19. 化合物F是合成某种祛痰止咳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 (1) 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B的结构简式为
    3. (3) C→D的反应类型为
    4. (4) 若E中有D残留,则产物F中可能含有杂质 , 由D生成该杂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 (5) 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氨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泡。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组吸收峰的结构简式为

    6. (6) 已知:易被氧化(R为H或烃基)。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