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2-06-15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是光源的是(   )
    A . 闪烁的星星 B . 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 C . 璀璨的钻石 D . 发光的电灯
  • 2. (2022八上·奉化期末)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太空空间站,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送入空间站,此时若认为太空站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 . 载人飞船 B . 地球 C . 太阳 D . 月球
  • 3. “三孩”政策全面放开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一年多来,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 )
    A . 不能产生卵细胞 B . 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C . 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D . 不能产生雌性激素
  • 4. 5月,枇杷树上挂满了一颗颗沉甸甸诱人的枇杷。“个大味甜”的枇杷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我们感知到枇杷“个大味甜”是属于(   )
    A .   听觉和视觉 B . 视觉和味觉 C . 触觉和味觉 D . 嗅觉和听觉
  • 5. 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 . 木板 B . 铁板 C . 真空带 D . 某种液体
  • 6. 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 . 虹膜        外耳道 B . 视网膜      耳蜗 C . 瞳孔        鼓膜 D . 巩膜        耳蜗
  • 7. 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所示的技术路线,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B .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的卵细胞 C . 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D . “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 8. 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避免食物变质,必须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下列方法中,能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是(   )

    ①去掉食物中的水分保存;②低温环境保存;③用塑料袋装起来保存;④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如图可以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蜜蜂的发育过程:D→A→C B . 蝉的发育过程:D→A→B→C C . 蝗虫的发育:若B为受精卵,则过程为B→C→D D . 家蚕的发育:若D为受精卵,则B为蛹期
  • 10. 现在有100粒籽粒饱满的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种子播种在25摄氏度、潮湿贫瘠的土壤中,乙组种子播种在25摄氏度、潮湿富含养料的土壤中,除此之外,所有条件、措施相同.分别测定发芽率则可能的结果是(   )
    A . 甲、乙两组发芽率差不多 B . 甲组发芽率明显高于乙组 C . 乙组发芽率明显高于甲组 D . 根据所给条件无法判断
  • 11. 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能否结出果实呢?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分成A、B两组。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雌蕊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雌蕊的柱头上。⑤观察两组能否结出果实。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B . ④过程完成后应该给两组花套袋 C . 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受精过程 D . 最可能的结果是A组结桃,B组不结桃
  • 12.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 .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 13. (2021七下·西湖期中)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访问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维码是光源 B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C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D . 用红色的光照射二维码,黑色部分显红色
  • 14.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B .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 . 10-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 . 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 15. 如图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水中“折”笔 B . 雨后彩虹 C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 . 白塔在水中的倒影
  • 16.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 .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 17. (2021七下·诸暨期中) 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
    A . “鸟”和“鱼”都是虚像 B . “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 . “鸟”和“鱼”都是实像 D . “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 18. 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 . 近视眼,镜片I B . 近视眼,镜片Ⅱ C . 远视眼,镜片I D . 远视眼,镜片Ⅱ
  • 19. 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 . 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 . 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等大的像 C . 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D . 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 20. 如图为某款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传播速度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 ,某人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则他的身高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 21. 樱桃因色彩鲜艳、口感好而深受大家喜爱。目前市场上有大樱桃和小樱桃两种。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樱桃皮厚、呈暗红色, 小樱桃皮薄、呈浅红色。这些差异与细胞核内不同有关。
    2. (2) 右图中, 大樱桃的食用部分是由花结构中的发育而成。
    3. (3) 采摘运输时, 樱桃要避免碰撞, 否则会损伤樱桃表面的组织,导致变质腐败。
    4. (4) 为保持其优良性状,建议果农采用(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来繁殖植株,如压条、等(写一个即可)。
  • 22. (2019·嘉兴) 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

  • 23. 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叫,结构⑥是
    2. (2) 花粉从②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花粉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⑥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 24. 读“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所示的玉米种子中,在【1】上面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它含有 。
    2. (2) 图乙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
    3. (3)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而菜豆种子没有。
  • 25.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多次重复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蜡烛B (选填 “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 (2) 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一段距离,蜡烛A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实验中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的原因是。   
    4. (4) 验中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向左倾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蜡烛A的像将(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移动”)。
    5. (5) 如图所示,小莹把ABCD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最好选用

  • 26. 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

    1. (1) 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这种科学方法是
    2. (2) 在烧杯底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一块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时,说明该透镜是镜。观察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时,说明该透镜是 镜。
三、作图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 27. 按要求作图
    1. (1) 如图所示,作出光源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 (2) 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恰好经过P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3. (3) 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 28.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着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

    1. (1) 比较r和i,可以得出结论:
    2. (2)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操作是:
    3. (3)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的。
  • 29.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 (2) 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厘米刻度处。
    3. (3) 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4. (4) 在实验时,突然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透镜上,遮住了一部分透镜,则光屏上的像是     (填字母)。 
      A . 苍蝇放大的像 B . 苍蝇缩小的像 C . 蜡烛的像,但一部分没了 D . 整支蜡烛的像,稍微变暗了些
  • 30. 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常洗手,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与乙再握手后,甲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2. (2) 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 (3) 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于
    4. (4) 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5分)
  • 31. 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以108km/ h的速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问:

    1. (1)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15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2. (2) 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5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