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测试(二模)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19 浏览次数:39 类型:高考模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驻村规划师(zā)进乡野,发掘出乡村的(bǐng)赋潜力,为乡村量身定制了一份通向美好明天的长远规划,以润物无声的“陪伴式乡建”,开阔了村民眼界,提升了村民素养。 B . 锚定航天强国目标,(bì)画航天蓝图,我们要以航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引领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标准、可持续、为人民增福(zhǐ)的航天事业。 C . 不要只羡慕人光鲜后的甜,而无视人背后努力时的苦:世界上哪有一(cù)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zuì)火才能百练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惟有经受磨砺才能把握良机。 D . 北京冬奥赛场上,我国运动员奋(jí)扬帆,与世界最高水平运动员切(cuō)技艺,展现了自信、奋发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竞技对手的高度尊重,受到了场内外观众的一致赞誉。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澡雪精神”一词出自“汝齐戒,疏渝而心,澡雪而精神”。 《庄子·知北游》)

    “澡雪”即以雪洗身,“精神”即清净神志。雪,色白质洁,晶莹剔透,是纯洁干净的象征,以雪洗身可以清净神志。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注重自我修身、讲求人格追求,古代冰雪诗词恰好传承了其洁身自好、清净纯朴、不失志节的宝贵精神。

    [乙]自东晋葛洪在《抱朴子·汉过》中以“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喻一种卓尔不群、独行其是的高尚人格精神始,历代诗词便一直赋予雪这样的精神亮色。翻开中国诗歌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南北朝诗人鲍照就是一个典范。他以雪之洁喻高尚人格,以雪之寒喻人生磨难,两者完美融合。《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三)中以白雪自喻,毫无隐讳地写出一种高洁独立的精神品质。[丙]“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以传说中的龙山雪表达自己渴望跻身政坛、一展才华的愿望;“兹展自为美,当避艳阳天”将“艳阳天”作为龙山雪的对立物,传达出绝不让名利场玷污自己高洁无瑕品格的信念

    1. (1)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贯 B . 独行其是 C . 不胜枚举 D . 隐讳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当下的网络语境中,“社会性死亡”已逐渐从最初的网友自嘲流行语,演变成为个体遭遇网络暴力之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损害的一种代名词。 B . 在印度举行的亚洲杯女足决赛中,中国女足在水庆霞教练带领下,顽强拼搏,战胜对手,铿锵玫瑰绽放绿茵场,蝉联冠军, 捧回了失去十六年之久的冠军奖杯。 C . 随着城市产生的垃圾数量不断增长,如何解决建设美好城市和处理大量垃圾之间的矛盾,让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双生共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题。 D . 科普中国智库聚焦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为核心,强化科普理论研究,集智汇力,建言献策,助力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科协着力打造的高端科普智库。
  • 4. 下面是宋代王禹稱的律诗《寒食》, 中间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寒食在商山,                                          , 酒钱犹有撰碑钱。

    ①副使官闲莫惆怅

    ②山里风光亦可怜

    ③人家依树系秋千

    ④巷陌春阴乍禁烟

    ⑤稚子就花拈蛱蝶

    ⑥郊原晓绿初经雨

    A . ⑥⑤③④②① B . ①⑥③⑤④② C . ②⑥⑤④③① D . ②⑤③⑥④①
  • 5. 在“学习冬奥精神”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女好自由式滑雪比赛视频。谷爱凌成功挑战高难度动作,以高分夺得金牌:张可欣勇敢挑战高难度动作失误,无缘奖牌。同学们对两位运动,员的表现及比赛结果,纷纷发表看法。请先后以乙同学和主持人的身份发言,要求:切合身份,表达简洁。

    甲同学说:竞技场上, 挑战高难度才有赢的可能,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勇于挑战的精神。

    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挑战高难度固然值得肯定,。(不超过35字)

    主持人最后作了总结:。(不超过8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亚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测算显示,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据华经济和CDP将分别增长0.33%和0.18%。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的八方面重点任务中,首个便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要求“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从而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等和智能调定”。因此,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夯实这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底座、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数据中心已成为支撑各行业“上云用数赋智”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促进由东向西梯次布局、统筹发展。将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更好赋能数字化发展。

    我国数据中心年用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的2%左右,且数据量仍在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支撑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促进绿色发展。

    从信息通信、IT设备制造、基础软件,到土建工程、 绿色能源供给,数据中心的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投资规模大。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上下游投资,有效形成更多内需增长点,从而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此外,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供需失衡、失序发展等问题。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发挥东西区城各自在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数字中国春潮涌动,推进“东数西算”正当其时,我们应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下好全国一盘棋,确保“东数西算”这一重大工程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摘编自网络)

    1. (1) 下列对“东数西算”工程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的背景是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大幅提升的算力需求。 B . “东数西算”工程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接管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地为数字化发展赋胞。 C .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的标志是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建成。 D . “东数西算”工程依托构建新型的算力网络体系来总体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堪比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 B . 算力指数的每一点提高都将促进数字经济和GDP的增长,可见加强算力设施建设对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作用巨大。 C . 数据中心在东部无法再发展,充分利用西部的充裕资源,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是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关键。 D . 数字经济时代,在中国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将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的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3) 根据材料,概述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意义。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对老夫妇

    莫晓明

    ①不知什么时候,隔壁房间换人了,一对时髦的年轻夫妇带着他们伶俐的女儿搬走,换来了一对老年夫妇。于是不时的咳嗽声,就从隔壁阳台上敞开的窗口,传到我这里。很快,我就判断出,这是一个老年男人的咳嗽,软弱无力,断断续续,明显中气不足。有一个热心保安压低声音告诉我,这对老夫妇是房主的父母,房主夫妇携女儿搬走,住进紫荆路岳父母家了。

    ②那是一个夏天,海口的夏天无不是闷热得不近情理,厚重凝滞的空气管控着一切,金晃晃的阳光泼洒下来,令楼房和水泥地面滚烫。往后一段日子,我偶尔会看到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双唇绷紧,满面愁容,搀扶着腰身佝偻的丈夫,一步一步挪动着下楼梯,然后熟练地安顿瘦弱的病躯坐上藏于楼梯间的轮椅,嗄吱嘎吱推向医院

    ③溽热令人不堪,街道两旁的树叶低垂,泛着焦黄的微光,凝固的空气纹丝不动,没有一丝干风撞出裂缝。这天中午,我汗津津回家,在楼梯口碰到隔壁老人,她戴着草帽,一只手提一袋米,另一只手提刚买的装了很多塑料袋的菜品,也正要上楼回家。我帮她提米袋,客客气气地和她聊家常,跟在她身后一步一步上楼。她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说丈夫现在挺遭罪,连翻身都困难,饭量也越来越少,她一天要给他按摩好几次。望着她汗湿了的瘦弱后背,我差点要问老人患的是什么病,为什么不住院治疗,但终于克制住。即便她不忌讳,我觉得也是多此一举。好在很快就到了家门口,她摸摸索索掏出钥匙打开门,我听到了里面传出一串微弱的呻吟声迎候她。接住我递过的米袋,她点头对我道谢,然后砰的一声关上门。

    ④偶尔隔壁也很热闹,有人大声说笑,有孩子稚声稚气唱歌,所有这些声音我竟能听得分外清晰。我能猜得到,这是儿子、儿媳和孙女来看他们了。他们儿子的年龄比我稍小,不知从事何种职业,平时着装有模有样,喜欢做出一点养尊处优的傲慢。如果我偶尔与他在楼梯间相遇,有时我们互相点头致意,有时他目不斜视,好像根本看不到我。当然, 这也并没有什么出格,我们就像海口多数邻居那样,不冷不热,不会有亲密的邻里关系。这也符合城市里人们互相隐匿、互相提防的风格。此时这一家人多少让我上了心,我竟隐隐希望他们能常回来,欢聚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渴望,先不说老者能享受短暂的天伦之乐,至少笑声能暂时替换病痛的呻吟声。

    ⑤一天深夜,我被-声接连-声的呻吟惊醒,那声音低沉、压抑、凄怆悠长,仿佛痛彻心肺,还听到玻璃杯碰击的声音和老妇慌张的安抚声。我翻身坐在床上,夜静,那些声音使我格外清醒。我思虑着是否要去隔壁看看,施以援手,呼叫救护车或者给他们的儿子打电话。但我一直犹豫不决,甚至在心底安慰自己,也许他们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果然,十多分钟后,呻吟声渐渐微弱、渐渐听不到了。我悬着的心慢慢放下,重新躺在床上,换了几个睡姿却怎么也睡不着。望着透过窗帘的一片淡月光,我忽然想到自己远在广东乡下同样年老的双亲,眼泪就不觉湿了枕巾——不知他俩在故乡的夜里,是醒着,还是安稳地睡眠。

    ⑥去年冬天,我要到岛外出差,去冰天雪地的东北。我提着一大箱御寒衣服走到小区门口,刚好碰到老阿姨和她嘴叼香烟的儿子,稀薄的阳光下两个人手里都提着菜。老人忙不迭地对我展开笑脸,说今天儿子、儿媳,还有孙女都回来吃饭,所以买了很多菜。我也面带微笑,推了推眼镜,说了几句附和的话。擦肩而过时,那张面孔从嘴角喷出烟雾,漠然地对我点点头。没走出多远,我便听到儿子责怪母亲罗唆,话太多,那声音冷硬,不由分说。我推着行李箱在路上行走,默默地听着小滚轮与沥青地面摩擦发出单调的咝咝声,想到刚才那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仿佛自己做了错事。

    ⑦从东北回海口后,没过多久,我就回老家过年。再回来的时候,看到邻居家门口没有贴崭新的红对联,连旧对联也撕得干干净净,门框两边各留下两行淡黑的糨糊痕迹。我心里不免咯噔一下,按海南的风俗推测,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新亡人的门口绝不会贴红。到了晚上,我竟开始有意无意地探听来自隔壁的声音,但是隔壁一片寂静,连一点隐约的声响也没有,应该是无人居住了。夜深人静,一座涌动着各种欲望的城市沉沉睡去,嫉妒、狭隘和贪婪也沉沉睡去,有种天地间一片干净之感。我开始想到关于灵魂的种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前半生劳劳碌碌,后半生卧榻生病,有如此经历的灵魂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呢?用汗水、操劳、病榻和呻吟串联起来的一生,如果是一种宿命,那也只能令人感到无奈和怨愤。我突然想到“生如草芥”这个词,有些伤感。正因为人生残酷,天意往往不遂人愿,才使种种与命运的抗争都带着俗世的悲壮与荣光。

    ⑧大约一个月之后,一天晚上,我带着一身酒气趔趄着回到家里。瘫坐客厅的沙发上,我感觉整个房间都在微微晃动,有一种人生如戏的舞台效果。电视里演着矫情的言情剧,我怎么也看不进去,都市的另一种烟火分崩离析,被他们演绎得不似人间。忽然想到饭局上的几个朋友,他们都来自我的家乡广东,他们常常财大气粗,孤注一掷,仿佛英雄虎胆;也会沉沦各种生活,纵情于苦短的人生。这时酒气上涌,蹿上喉头,我忍不住弯腰跑进洗手间吐了一通,再用冷水洗了脸,盯着镜子里有些陌生的面孔,没有发现狰狞,顿时清醒了不少。生活承载着种种人生,却又时时奴役人,又有多少人反其道将其糟蹋。我长舒一口气,走进客厅,就在这时,隔壁传来了时断时续的呻吟,还有拖沓的脚步声。我心里猛然掠过一丝喜悦:这对老人仍是我的邻居!

    ⑨客厅的灯光白而亮,洞明世事,执拗地填充着空旷。我静静坐在沙发上,毫无睡意,窗外高耸的楼厦沉重而幽暗,今夜,我还会梦见自己年老之后的一些什么吗?窗外的月亮慢慢升上来,光华柔和纯净,开始在我的想象中一点点照亮晶莹剔透的露珠。

    (选自《散文》2021 年第10期,有删改)

    1. (1) 第③段中加点的“克制”一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 (2) 赏析画波浪线部分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3. (3) 文章题目为“一对老夫妇”,但多处写到他们的儿子,有何用意?)
    4. (4) 文中大量笔墨写“我”听到的各种声音,探究这些声音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与王定国①书

    苏轼

    某再拜。递中领手教,知已到官无恙,自处泰然,顿解忧悬。又知摄二千石②,风采震于殊俗,一段奇事。某羁寓粗遣,但八月中丧一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复阐堂兄中舍卒于成都。异乡雁此,触物凄感,奈何奈何!

    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更相阔数年,索我阆风之上③矣。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品,行草尤工,只是诗笔殊退也,不知何故。子由在筠,甚苦局事烦碎,深美老兄之安逸也。非久,冬至,已借得天庆观道堂三间,坐其中,阖户反视,想当有深益也。

    定国寄临江军书,久已收得。二书反复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既以解忧,又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然所谓“非苟知之,亦元蹈之”者,愿常诵此语也。杜子美在困穷之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今见定国,每有书皆有感恩念咎之语,甚得诗人之本意。仆虽不肖,亦尝庶几仿佛于此也。

    文字与诗,皆不复作.近为葬老乳母,作一志文,公又求某书,辄书此奉寄。今日马铺李孝基送君谟④石刻一卷来,其后有定国题字,又动我相思之怀,作恶久数日前,沈达过此,亦云与定国熟,船中会话半夜,强半是说定国。

    近有人丹砂少许,光彩甚奇,固不敢服。然其人教以养火,观变化,聊以怡神遣日。宾去桂不甚远,朱砂若易致,或为致数两,因寄及,稍难即罢,非急用也。穷荒之中,恐亦有一二奇士,当以冷眼阴求之。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解化,而丹材多出南荒,故葛稚川乞岣嵝令,竟化于广州,不可不留意也。道术多方难得其要然以某观之惟能静心闭目以渐习之但闭得百十息为益甚大。

    知有杀卖鹅鸭甚便,此间无有,但买斫脔鱼,亦足矣。廪入虽不继,痛自节俭,每日限用百五十,自月朔日取钱四干五百足,系作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明以画杈子挑取一块,即藏去杈子,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可谓至俭,然犹每日一肉,盖此间物贱故也。囊中所有,可支一年以上,日下未须虑也。儿子正如所料,不肯出官。 信笔乱书,无复伦次,不觉幅。书到此,恰二鼓,宝前霜月满空,想识我此怀也。言不可尽,惟万万保啬而已。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苏轼文》)

    [注]①王定国:名巩,出身名门,从苏轼游,在苏轼被贬后,遭牵连。②二千石:代指知州。汉太守俸禄为二千石,宋代知州相 当汉太守。③阆风之上:阆风,山名泛指仙界。④君谟:宋代书法家蔡襄的字。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坐其中

      燕:通“宴”,安定,安闲。

      B . 近有人丹砂少许

      惠:赠送

      C . 不觉

      累:拖累

      D . 惟万万保啬而已

      保啬:保重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一段奇事

      斯固百世之遇

      B . 定国寄临江军书

      若属皆且为

      C . 作恶久

      苟以天下

      D . 变化

      还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作者关心朋友到任后的情况,勉励朋友,寄送文章,并不时流露思念之情,可见作者与王定国友情甚笃。 B . 作者认为自己在养生上颇有心得,服食丹砂等养生法让他的精神面貌有很大变化,诗书画都有很大进步。 C . 作者与朋友似是相对而谈,语言质朴而亲切:最后在谈及节省家用妙法的时候,细碎具体而又幽默风趣。 D . 文章从回应友人信件开始,穿插了对自己当下生活的叙写和思考,以对友人的关切叮嘱收尾,结构紧凑。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道术多方难得其要然以某观之惟能静心闭目以渐习之但闭得百十息为益甚大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书反复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既以解忧,又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

      ②数日前,沈达过此,亦云与定国熟,船中会话半夜,强半是说定国。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代东门行

    (南北朝)鲍照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1. (1) 诗歌首句隐含了“”这一成语,“丝竹徒满坐”中的“丝竹”指代

    2. (2) 赏析本诗的抒情艺术。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粳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材料二: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①者与?无乃为佞②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

    疾固③也。”

    (《论语·宪问》)

    [注]①柄栖:奔波忙碌。②佞:显示自己的口才。③疾固:讨厌那些顽固不化、不愿采纳自己主张的人。

    1. (1) 《论语》中“辟世之士”除长沮、桀溺、微生亩外,还有(举出一例)。材料一中“怃然”的意思是
    2. (2) 材料二中孔子回答微生亩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处世态度?请简要评价。
  • 11. 古诗文默写。(只选3小题)
    1. (1)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论语》)
    2.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3. (3)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4. (4)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 (5)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四、作文(60分)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成功定义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人把成功定义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有人把成功定义为社会价值的实现。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