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19 浏览次数:52 类型:高考模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鉴藏史研究告诉我们,一幅画是真品还是(yàn)品相当不重要,而重要鉴藏家的选择、认定和叙述,才(qiāo)然地为绘画史架起了价值体系。 B . (bǎo)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chuō)厉奋发、笃行不怠,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就能凝聚起攻艰克难的强大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 . 回顾与金国藩先生二十年间的师生情(yì),记忆犹新:老师直到五十岁时才有机会心无旁骛地(qián)心做研究,并率先开展光学信息处理研究。 D . 故宫城墙西北段墙体在1981年和1988年曾进行过两次维修,最近一次修缮要追(shù)到三四十年前,均是因为渗水而出现墙体鼓闪、(tān)塌。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甲】晁以道的诗是在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 

     【乙】但王安石称“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明妃曲》)他是个喜欢做翻案文章的人,然而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信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美人如在眼前。《蒙娜丽莎》初成时,当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丙】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我曾经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 , 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针锋相对。 

    1. (1)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然而 B . 信手拈来 C . 领略 D . 针锋相对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处,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B . C .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文学批评的诚信度取决于批评家的人格力量,具备高尚人格的批评家能够在批评实践中坚持独立思想,坚守自己对艺术价值的公正判断。 B . 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不仅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更具有独特的技法和风格面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西汉中叶后,印章基本不用边栏界格,文字逐渐向平方整齐一路发展,端重丰腴,当时也被称为“缪篆”,名字是取其结体稠缪缜密。 D . 《人文地球》一书讲述了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的故事,引领我们用动态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 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个人自荐书:我有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家级文学刊物,希望能得到贵校的垂怜。 B . 答谢会致辞:承蒙广大新老用户的支持和爱戴,公司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C . 校园广播稿:真心恳请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尽一点绵薄之力。 D . 会议邀请函: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指导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工作。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新冠疫情期间,云观影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但不少平台花真金白银买来的一些网络电影影响力远低于预期,不少网络电影的看点集中在免费试看的前6分钟,用户付费后才发现不是“注水”就是“烂尾”,大呼上当。 

     与院线电影相比,网络电影有自身独特优势:空间大,在题材和内容上可以适当拓展院线电影边界;成本低,一般拍摄宣发全流程费用仅需几百万元;播出快,从完成制作到上映一般只需要几个月……但遗憾的是,一些网络电影未能把好品质关,严重破坏行业声誉。 

     在国家监管和行业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国网络电影的立项备案总量呈下降趋势,一批粗制滥造的作品被挡在了市场之外。但是,减量不等于提质,目前市场上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为之付费的高质量网络电影仍是凤毛麟角。 

     “6分钟”是一些视频平台提供的免费试看时限,一旦超过6分钟,系统会自动提示观众购买会员资格或付费观看。这条规则让网络电影陷入“6分钟”怪圈,导致一些网络电影把精力放在影片前6分钟如何吸引观众付费上,缺乏提升内容品质的动力。 

    1. (1) 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 (2)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改变网络电影现状。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类实践活动有些靠近纯粹取效一端,有些靠近游戏一端。笼统说来,绘画,以及其他艺术,比较靠近游戏一端,然而,艺术也有功效。另一些活动,比如行医,则靠近取效一端,虽然它也并不单纯在于取效。这里所说的功效,指的是一种活动为这种活动之外的某个目的服务的效用,例如用绘画来进行政治宣传,为风衣做广告。但在这类效用之外,一幅画还可能起到另一种作用,即为绘画这种活动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幅画起到了宣传作用、广告作用,或更一般说,一幅画画出来,观众爱看,这些是这幅画的外向效用。一幅好画,画家看到,比我们更兴奋。因为它为绘画这个行当做出了贡献。画画的人除了像我们一样为好作品欣喜,他还可以从优秀的画作学到东西,拓展眼界。好画多了,绘画的一般水准得以提升,画画这个行当变得生气勃勃,这个行当连同画家整体受到尊重。这些都是绘画的内向效用。与绘画相比,医疗的外向效用更为突出,但医疗也有内向效用。医疗不只遵行程序,医疗过程中时时需要新判断:好医生不仅要有好技术,还要有医德;他行医不只是为了挣钱,行医这种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生命的意义。一位医生品行是否高尚,知识是否渊博,这些不一定如数反映在他的疗效上,但对医疗这个业行本身却会产生影响。 

     其实,即使买彩票、烤面包这类活动,也未必只有外向效用,参与者也未必全不在乎这些活动的过程本身,他们甚至要把这些活动玩出花样来。买彩票是为了撞大运赢大奖,这个目的是个外在目的,但也不能否认,买了彩票等候开奖的那份心情对他也很重要。我们说面包师傅起早烤面包是为了自利,这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烤面包卖面包不仅是西包师傅挣钱得利的手段,也是他的生活,这种生活中除了挣钱,还有很多别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最重要的是他是在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情。 

     在一个更重要的意义上,上述活动并非只在于取效。的确,挖土方的壮工通常对挖出这条沟这些坑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并不关心,然而,他也并非完全不在意他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过去,劳动者大多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有什么用处。自耕农播种、修犁,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了解这个活计要达成什么目的。而现在不再如此,人所周知,现代劳动的一个特点是尽量把各种任务分割成独立的环节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越细,每个环节上的劳动者就越不了解这个活计本身的意义。流水线上的工人一眼望不到眼下所做的事情的“客观目的”。甚至脑力劳动者也是这样。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可能只知道操作一个实验程序,不大了解最终实验结果是怎样得出的,更不了解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现代人常感到意义在流失,多多少少跟这种变化有关。 

     麦金太尔把从业者的收益分成“外在收益”和“内在收益”,我们可以联系于外向效用和内向效用来理解他的这一区分。从业者的外在收益更多与他的工作所产生的外向效用相连,其工作的内向效用却也通过曲曲折折的联系提高他的外在收益,画出好画的画家通常比糟糕的画家卖得更贵,得到更大的社会名声。从业者的外在收益与特定业行的繁荣休戚与共。不过,内向效用并不总按比例带来外在收益,就像德性并不总按比例带来“好处”。 

     与此相应,我们不能只从外向效用来评价一项工作或一位从业者。优秀的才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个特定的业行展现出来的,从业者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要由业内人来评价。至于在何种程度上如此,则随其工作的性质而定,例如,从前的绘画,很多与建筑合为一体,或具有明确的训诫功效等等,普通受众对绘画的品质有更多的发言权。近世以来,画家不再那么在意为普通受众画画而更在意“为美术史”作画,绘画的评价于是与普通受众不再有很大关系,成为画界业内人、美术史家、拍卖行行家等内部人士的业内之事。虽然艺术和学术须在一定程度上坚持其自主性,但一个业行的自我封闭却不是一件好事。 

     (节选自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内向效用”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实践活动效用可分为“外向效用”和“内向效用”,内向效用包含创造带来的满足感、乐趣,以及具体实践中自己德性的体现。 B . 一幅画可以有多种效用,如政治宣传、商业广告等,这些对促进绘画这一实践门类本身会做出贡献,可以称作“内向效用”。 C . 医疗的内向作用不一定反映在医生的疗效上,虽然不会影响我们对一位医生的评价,但它会影响我们对医疗整个行业的认知。 D . 现代人只看到做事的外向效用或效益,从而使自己忽略了在做事过程中获得的内向效用,如内心的充实、快乐和有意义等等。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画家可以通过画获得财富、社会地位、权力这些外在收益;与此同时,创造、维护、发展绘画这一传统也能带来内心的满足、同行的赞誉。 B . 过去的劳动者可能缺衣少食,但大多知道做的事情有什么用,而现代人对于用处的感知却越来越模糊,常常不能直接感受到所从事工作的意义。 C . 买彩票、烤面包这类纯粹取效的活动,也未必只有外向效用,如尽管面包师傅贪黑起早并非出自利他之心,但他所做的是件有益于他人的事情。 D . 画家的创造性使他的劳作充满深刻的乐趣,绘画.上的成就充实了他的生命意义;医生以崇高的敬业精神救死扶伤,这份功德本身也是生命意义。
    3. (3) 根据上述材料,从“效用”角度看,怎样才算是一个优秀的从业者?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盖碗茶 

     肖复兴 

     老袁头是位小学美术老师,我应该称他袁老师才是,不知为什么,我们大院街坊们都管他叫老袁头。可能是他的妻子平常老是老袁头、老袁头叫他的缘故吧。不管谁叫他,他都鸡啄米似的点头,微笑着,答应着,人显得很和气。 

     老袁头有两个孩子。我第一次去老袁头的家,是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和他的儿子小水已经混得很熟。他家外屋比里屋大好多,小水和他姐小溪一人一张的单人床靠屋的两侧,紧贴在墙边,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大写意的墨荷图挂轴。不用问,肯定是他爸爸画的。 

     那天,我和小水挤在他的床头看《西游记》里的《盘丝洞》,老袁头回家来了,看我们两人正在专心看书,冲我们点头笑笑,就没再搭理我们。听我们大院的街坊们讲,老袁头这两个孩子,他更喜欢姐姐,因为姐姐爱读书,学习成绩好。 

     只见小水他妈立刻从里屋出来,端出一杯茶,放到老袁头身边。我瞟了一眼,和我爸喝茶用的玻璃杯不一样,和大院里有的街坊用的大搪瓷茶缸子更是完全不同,老袁头喝茶用的是那种盖碗,牙白细瓷,碗身和碗盖上都印有一朵小小的墨荷。 

     老袁头一辈子除了画两笔画,没有别的爱好,只是喝茶得用盖碗,这是以后我们大院里街坊们都知道的。尽管茶叶可以不讲究,但沏茶必得用盖碗,而且必得是他的这个印有墨荷的盖碗,好像这盖碗能让茶变香。我去他家次数多了,每次见他喝茶都用这个盖碗,曾经问过小水为什么袁老师偏爱盖碗茶,小水摇摇头,说他也不知道。 

     小水的姐姐比他大两岁,我很少见到她。即便回家,小溪也是整天待在屋子里读书,谁都不理,一副高傲的小公主的样子。 

     第二年的夏天刚到,“文化大革命”爆发了。那一年,我们大院里发生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而且触目惊心的事情。其中之一便是在号称“红八月”的一个黄昏,小溪带着一群高校的红卫兵,像一群飞炸了的黄蜂一样,闯进了我们大院,没有进别的人家,径直闯进了她自己的家。她把自己的父亲一把推倒在大院里,把墙上的那幅墨荷拽下来,扔在院子里,踩在了脚下,紧接着又转身回屋,抱出一个红漆木盒,一下子摔在地上。木盒裂开,从里面蹦出几个茶杯,是老袁头最喜欢的那种盖碗——碗身和碗盖上都印着墨荷的盖碗。盖碗原来是一套四个,在那个惨淡黄昏,都碎在小溪那修长的腿下面。每一片碎片上,都反射着夕阳跳跃的光芒,一闪一闪,晃动在老袁头的身上和脸上。 

     小溪的妈妈和小水惊慌地躲在一旁,老袁头倒是神情镇定地垂头站在小溪的身旁,好像他早已经料到这祥的一幕会发生。 

     那一天,小溪完成了这一系列的“革命行动”之后,还宣读了她和家庭决裂的“革命宣言”。我这才明白盖碗茶对于袁老师的重要意义。原来,新中国成立以前,袁老师在北京一所中学里教美术,学校里的另一位美术老师,是袁老师最好的朋友,这套盖碗就是那位老师送的。那位老师在北京解放前夕到台湾去了,袁老师一直钟情盖碗茶,并存放着这套盖碗,这便成了留恋旧社会、向往台湾的罪证,被自己的女儿大义凛然地揭发出来。 

     第二年春节刚刚过完,袁老师被扫地出门,和老伴一起被遣送回乡。对这件事,我们大院里不少街坊不理解,心里面是同情老袁头的。只是,大家私下议论,谁也不敢声张。过了好多天之后,我们大院那些消息灵通人士,不知是从哪里打听到了确切的消息,说老袁头被遣送不是学校的主意,完全是街道办事处那帮小脚侦缉队的主意。她们撇着嘴,意味深长地说:“那四个盖碗不简单呢!送老袁头这四个盖碗的是老袁头的老相好。怪不得人家都跑到台湾去了,老袁头还念念不忘,一直保存着这套盖碗。” 

     就在袁老师和老伴被遣送回乡的这一年的夏天,小水去山西插队,我去了北大荒。 

     从那之后四十多年,我们再未见面。前几年,我重返我们大院好多次,老院旧景,前尘往事,不请自来。第一次去,我到袁老师曾经住过的东屋前,门上着锁。我问老街坊:“袁老师还住在这里吗?”街坊告诉我:“老袁头老两口都过世了。现在,小水从山西插队回来后一家人住在这里。”我问小水他姐姐呢?街坊反问我:“你不知道吗?小溪也走了。”我很是惊讶。 

     第二次去大院,小水刚下班回家,见到我很高兴,忙要烧水沏茶,我拦他,他说:“这么多年不见,怎么也得喝杯茶吧。”说罢就拧开煤气灶烧水。我说:“喝茶真的不急,先说说这些年你都是怎么过的吧。"顺便问起他姐小溪。 

     他叹口气,对我说:“你可能不知道,我姐是自杀的。” 

     这让我感到突然,心头不禁-惊。小水却显得很平静,接着对我说:“我爸我妈被遣送回老家的那一年,我爸坚决不让我告诉我姐他们被遣送回老家的事情。我爸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这祥沉下脸来对我说这样的狠话。你知道我爸一直偏爱我姐,是我姐伤透了我爸的心,我也就一直没有告诉她。我去山西插队后的那一年春节,她休假回北京,回到咱们大院,才知道我爸我妈被遣送回老家的事情。她回去以后,没多少天,就一头扎进了水库里。” 

     小水忽然有些说不下去了。我静静地等待着,没有打搅他。过去的岁月,在那一刻显得格外沉重、悠长,又近在眼前,触手可及。“前几年,我刚从山西迁回北京,有一个男的来家里找我,说他是我姐的大学同学。他说,他很早就想来了,他来的目的,是想让我更多地了解我姐、理解我姐,也希望我能原谅我姐。” 

     我和小水都不再说话,屋里很静,煤气灶上的水壶冒着白汽,“吱吱响着。水开半天了。小水站起身来,为我沏了一杯茶,竟然用的盖碗。依然是牙白细瓷,只是没有了墨荷。 

     (有删改) 

    1. (1) 请结合内容分析老袁头的形象特征。 
    2. (2) 分析“盖碗”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艺术效果。 
    4.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句的内涵。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员论(中) 

     [清]顾炎武 

     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 

     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挠官府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则群起而哄者,生员也。上之人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锄之而不可锄也。小有所知,则曰:是杀士也,坑儒也。百年以来,以此为大患,而一二识体能言之士,又皆身出于生员,不敢显言其弊,故不能旷然一举而除之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也。 

     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曰生员,曰吏胥。是三者,法皆得以复其户,而无杂泛之差,于是杂泛之差乃尽归于小民。今之大县至有生员千人以上 , 比比也。富者行关节以求为生员,而贫者相率而逃且死,故生员之于其邑人,无秋毫之益,而有丘山之。然而一切考试科举之费,犹皆派取之民,故病民之尤者,生员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也。 

     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识之人而交之使为朋党。生员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同榜之士,谓之同年。朋比胶固,牢不可解。书牍交于道路,请托遍于官曹。其小者,足以蠹政害民,而其大者,至于立党倾轧,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颠倒之,皆此之由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也。 

     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以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今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销磨之场屋之中;而少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材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夫然后寇贼奸宄得而乘之敌国外侮得而胜之。苟以时文之功,用于经史及当世之务,则必有聪明俊杰通达治体之士,起于其间矣。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矣。 

     (选自《顾亭林诗文集》,有删改)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    除;清除 B . 而有丘山之        累:负担 C . 朋比胶固        朋比:互相勾结 D . 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    遇:相逢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不敢显言其弊        吾尝终日思矣 B . 今之大县至有生员千人以上    求人可使报秦 C . 生员在天下        安能以身察察 D . 书坊所刻之义        资政殿学士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开宗明义,开篇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废生员之制才能解决各种弊端的观点,然后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述,得出结论。 B . 文章指责时弊,切实有力,明清时,凡经过省内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都称为“生员”,其矛头指向当时的科举制度。 C . 作者希望生员专注于经史及当代的政务,那么将会出现经世治国之才,国家也能够取胜于外来侵侮者,不会败亡。 D . 本文讲述生员制度造成的严重后果,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战斗性,显示作者高超的说理艺术。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 败 坏 天 下 之 人 材 而 至 于 士 不 成 士 官 不 成 官 兵 不 成 兵 将 不 成 将 夫 然 后 寇 贼奸 宄 得 而 乘 之 敌 国 外 侮 得 而 胜 之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识之人而交之使为朋党。 

       ②而少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 

  •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释】①河洛:黄河、洛河,泛指中原;腥膻:外敌入侵,这里代指金人。②强对:强敌。 

    1. (1) 本词中的“危楼”意思是,“寻取中流誓”一句借东晋“中流击楫”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中原的豪迈气概。 
    2. (2) 赏析词中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 (1) ①第一则材料中,“庾”的意思是。 

       ②从第一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交友要想做到不失误,首先需要学会。在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强调群居时谈论内容要符合的原则。 

    2. (2) 第三则材料中的“无友不如己者”,杨伯峻先生译为“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李泽厚先生译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你认同哪一种?试分析。 
  • 11.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曰:“?”(《论语》) 
    2. (2) 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 (3)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大阉亦逡巡畏义,。(张溥《五人墓碑记》) 
    4.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 (5)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四、作文(共60分) 
  • 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围棋讲究进退。有人把进退看成下棋之术,步步为赢,专注眼前;有人把进退看成下棋之道,以退为进,立足全局;有人把进退看成下棋之趣,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