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02 浏览次数:8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冬奥会的火炬外壳是碳纤维与功能性树脂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传统的铝合金,火炬采用氢气做燃料,燃烧温度可达8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涂有钠元素的显色剂能使火焰呈黄色 B . 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实现“碳的零排放” C .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碳纳米材料都属于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 D . 火炬抗摔性能强,质量轻便
  • 2.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VA族 B . 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是地壳中第一丰富的元素 C . 常温下,硅可与氟气、强碱溶液反应 D . 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 3.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减少该反应吸收的能量 C . 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E1 – E2) D . 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4. 下列反应或变化过程放热的个数为(   )

    ①Ba(OH)2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②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③硫受热融化 

    ④石灰石高温分解

    ⑤灼热的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⑥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⑦镁条在氮气中燃烧

    A . 3个 B . 2个 C . 5个 D . 4个
  • 5. 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 . 三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C . 二氧化硫有毒不能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中 D . 制玻璃的原料有纯碱、石灰石、石英砂
  • 6.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②加入过量炭     ③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N2 ④升高温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7.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Ca(OH)2+CO=CaCO3↓+2OH- B . 铁和硫加热条件下反应:2Fe+3SFe2S3 C . 硫与过量氧气反应:2S+3O22SO3 D . “气肥”碳酸氢铵要低温保存,因其受热易分解:
  •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7.8g Na2O2所含阴离子个数为0. 2 NA B .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有3 NA的氯离子 C . 1mol氯气与足量FeI2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D . 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为0. 46 NA
  • 9. 下列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 ①⑤⑥⑦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④⑥⑦ D . ①②③④
  • 10.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2Z(g) B . 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79mol C . 反应到10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 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79 mol/(L·s)
  • 11.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上述过程中,都有H2O的参与 B . 过程II吸收能量 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2H2OCO2+ 2H2 D . H2O和CO2分子中均含有极性键
  • 12. 用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③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逐渐变小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A>C>D>B B . C>A>B>D C . A>B>C>D D . B>D>C>A
  • 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燃烧时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废气中CO2的含量 B . 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同 C . 常温下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是因为铁、铝不与其反应 D . 活性炭、SO2、O3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 14. 某原电池以铂、银为电极,用含Ag+的固体作电解质,Ag+可在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电池总反应式为2Ag+Cl2 =2AgCl。利用该电池可以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c(Cl2)越大,消耗Ag的速率越快 B . 铂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 C .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总数保持不变 D . 电子移动方向:银→外电路导线→铂
  • 15.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浅黄色的氯水中通入适量SO2 , 氯水褪色

    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

    向某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或SO

    D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酸性:B>C B . 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一定变为红色 C . 溶液C的主要成分为H2SO4和Fe2(SO4)3 D . 溶液A转化为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
  • 17. 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和b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2Y(g)2Z(g)。达到平衡状态时,若此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剩余的物质的量为(   )
    A . B . C . D .
  • 18. 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

    A . 装置甲可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N>C> Si B . 装置乙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 C . 装置丙可用于实验室焙烧硫酸铜晶体 D . 装置丁可用于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
  • 19. 对水样中影响M分解速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c(M)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样pH越大,M的分解速率越快 B . 水样中添加Cu2+ , 不能加快M的分解速率 C . 由①、③得,反应物浓度越大,M的分解速率越快 D . 在0~20min内,②中M的分解速率为0.15mol·L-1·min-1
  • 20. 足量锌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锌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将这些气体与3.36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锌溶液中加入6mol·L-1NaOH溶液至Zn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 . 100 mL B . 60 mL C . 45 mL D . 30mL
二、填空题
  • 21. 将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以下均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装置为池,其能量转化形式为
    2. (2) 铜片作(填“正”或“负”,下同)极,铁片作极,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3. (3) 若一段时间后,铁片与铜片的质量差为1.2 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
    4. (4) 某同学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可使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电流由铝制易拉罐经导线流向碳棒 B . 在碳棒上有气体生成,该气体可能为氢气 C . 铝质易拉罐逐渐被腐蚀,说明铝失去电子
  • 22. 下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价态二维图”。

    1.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图中方框中的化学式为,氨水电离可使溶液显碱性,写出氨水的电离方程式:
    3. (3) 请写出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
    4. (4) 氮氧化合物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工业上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生成图中+3价的一种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生成4mol该+3价的盐,转移mol电子。
三、综合题
  • 23. 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 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 (1) 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填“0~1 min”“1~2 min”“2~3 min”或“4~5 min”), 原因是
    2. (2)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填“0~1 min”“1~2 min”“2~3 min”或“4~5 min”),原因是
    3. (3) 2~3min时间段内,以硫酸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4. (4) 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该同学在硫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液体,你认为可行的是(填字母)。A.NaHCO3溶液   B.蒸馏水   C.CuSO4溶液   D.NaCl溶液
    5. (5) 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0~5 min用X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是,第 分钟Y的转化率最大。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

      A.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D.生成1molY的同时消耗2molZ

      E.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 24. 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1. (1) 盛装浓H2SO4溶液的仪器名称为。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SO2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能选择(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4. (4) 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

      为探究10 g固体Na3N的纯度(杂质不与水和HCl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已经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已知:Na3N与水反应会生成一种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溶液B与300 mL1.0mol·L-1的盐酸溶液恰好中和。

    5. (5) Na3N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加热条件下NH3被CuO氧化,产物含2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7) 由题中信息可计算出该固体中Na3N的纯度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