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初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1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某孕妇到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脐带有缠绕现象,脐带对胎儿的作用是( )
    A . 与胎盘相连 B . 运输氧气、营养和排出废物 C . 与母亲的血管相连 D . 没什么用,胎儿出生时会剪断
  • 2.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时。”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野树”描述的诗人的感觉分别是( )
    A . 听觉和视觉 B . 嗅觉和视觉 C . 触觉和味觉 D . 嗅觉和听觉
  • 3. 桃树的一个枝条上开了五朵花,其中四朵花分别被占虫吃掉了花瓣、花聘、雄蔬、雌蕊,只有一朵花是完整的。则这一枝条上最多可结( )
    A . 1个桃子 B . 2个桃子 C . 4个桃子 D . 5个桃子
  • 4. (2021七下·上城期末) 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下列哪幅图体现的方式相同(   )
    A . 吃西瓜 B . 闻花香 C . 摸东西 D . 听声音
  • 5. 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梢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要经历的场所有①卵巢:②睾丸;③输卵管:④子宫;⑤输精管;⑥阴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④⑥ B . ①③④⑥ C . ①⑤④⑥ D . ③④⑥
  • 6.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筑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⑧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笆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7. 常说“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其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以下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 鲫鱼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 . 鲫鱼的发育方式为体外发育 C . 角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D . 鲫鱼腹中的鱼仔是受精卵
  • 8. 每年消明节来临之前,学校会发《森林防火倡议书》来提高公民的防火意识,以免在扫墓时发生火灾。除了明火会造成火灾,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了,雨水进入透明的瓶了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B . 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C . 平面镜的反射作用 D . 二棱镜的色散作用
  • 9. 如下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 B . 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玉米种子中没有结构① C . 大豆种子首先萌发的是③ D . 标号⑤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 10. 古人早就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 . “潭清疑水浅"一一光的折射现象 C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空气(气体) 和水(液体)都能传声 D . “宝钗好耀目,明镜可鉴形。”说明了珠宝首饰是光源
  • 11. 晚上,人从公路边一盏路灯下走过时,路灯照射出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 . 先变短后变长 B . 先变长后变短 C . 逐渐变短 D . 逐渐变长
  • 12. 爱养花的小妍发现自己种的一种花卉会抽出茎,并在节间处长出气生根,形成新植株。该花卉的这种繁殖方式是( )

    A . 种子繁殖 B . 有性生殖 C . 营养繁殖 D . 植物嫁接
  • 13. “结构与功能机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有些植物的花颜色鲜艳,有助于美化环境 B . 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 C . 精子的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D . 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 14. 如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 B . 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 . 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D . 甲和丁形成: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諾要水分
  • 15. (2021八下·慈溪期中) 关于甲、乙两图表现的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乙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光污染”是因图甲的反射造成的 D . 坐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与图乙的反射有关
  • 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C . 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刘清晰的像 D . 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 17.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最范围 D .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 18. 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肠道内有多种多样的细蘭,都对健康有危害性 B . 口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乳酸菌的发酵米制作泡菜 C . 食物的腐败主要是出细菌和真菌的火量繁殖引起的 D . 我们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细菌、真菌利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 19. 如图是探兜“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入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实验对照组中,变量是水分 B . 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水 C .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D .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不需要从外界摄入营养
  • 20. 现化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波驱狗器(如图所示)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 . 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 . 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 . 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21.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 . 30°、30° B . 60°、60° C . 30°、60° D . 60°、30°
  • 22. 新冠爆发期间举国封城,一博同学在家用水培法种植葱(如上图所示)。这种繁殖方式是( )

    A . 扦插 B . 嫁接 C . 有性生殖 D . 无性生殖
  • 23. 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科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出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 红光 B . 黄光 C . 绿光 D . 紫光
  • 24.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 .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照物的 B . “钱塘观潮时, 观众共觉得潮水扑面而米”,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 .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 25. 云南红河蝴蝶谷有400多种蝴蝶,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5月约有1.5亿只蝴蝶宝宝羽化成蝶。如图是蝴蝶发育的几个阶段,蝴蝶发育过程应为(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④①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 26. 如图所示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 (1) 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产生的。
    2. (2) 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
    3. (3) 将钢尺伸出桌边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7. (2021七下·柯桥期末) 痛别!2021 年 5 月 22 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杂交水稻是将一个品种水稻的花粉传到另一种水稻的花的柱头上,使其后代获取水稻的杂种优势,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这种传粉方式称为 ,其生殖方式属于 。
  • 28. 2019年1月24日,5只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以下是克隆猕猴培育过程的简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克隆属于 生殖(选填“有性” 或“无性”),克隆猴出生后就具有的性别特征,属于第性征。
    2. (2) 丁猕猴的性状与(选填“甲”、“乙”或“丙”)猕猴相似。
  • 29. 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20

    有光,不加水,25℃

    9

    20

    有光,一定的水,25℃

    19

    20

    有光,有充足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20

    无光,一定的水,25℃

    18

    1. (1) 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
    2. (2) 选择②组与组进行对照,是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
  • 30.   2019 年8月,中央圣马丁大学的Rosie Broadhead提出创意:用活的细菌来“编织衣服”,活细菌能被汗液激活,对有害的细菌进行控制,能改善皮肤的免疫系统。
    1. (1)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生物。
    2. (2) 该生物是通过进行繁殖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 31. 如图,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门口安装红外监控摄像机,从而快速检测学生体温、健康码是否正常。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镜头所用透镜与(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镜片相同,当人逐渐靠近拍摄时,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32.
    1. (1) 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 (2) 如图所示,河里C处有一条小鱼,人眼在A处看见该鱼的位置为B处,请你画出眼睛位于A处看见河里小鱼的图。

    3. (3) 画出图乙中两束光穿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 (4) 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四、实验探究计算题(每空2分,37题4分,共44分)
  • 33. 葡萄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

    ①准备30支生长良好的葡萄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②将处理好的茎段均分为2组,分别标上标签A与B.

    ③将A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

    ④将两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培育的环境条件相同且    

    ⑤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生长情况,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 (2) 该实验设置A、B两组的目的是形成
    3. (3) 步骤④的横线上应填
    4. (4) 一段时间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B组长出新叶的枝条多于A组,成活较多,这说明
  • 34.

    “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 (2)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 (3) 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如果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 35. 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 (3) 在实验时,突然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透镜上,遮住了一部分透镜,则光屏上的像是      (填字母)。
      A . 苍蝇放大的像 B . 苍蝇缩小的像 C . 蜡烛的像,但一部分没了 D . 整支蜡烛的像,稍微变暗了些
  • 36. 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 (1) 小明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2. (2) 如图b所示,分解太阳光的实验中,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 (填“能”或“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 。
    3. (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

      ①小华观察到如图c所示的现象,其中B是跳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C是一张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绘有相同方格的纸,OO’是方格纸的中线。由此现象得出的下列实验结论中,说法不可靠的是(填字母)。

      A.像的大小与物体不相同B.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D.像与物分别在平面镜的两侧

      ②小明将一枚跳棋子放在平面镜前某一位置后,镜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图d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补救的措施是按图中箭头(填“甲(向前)”或“乙(向后)”)的方向适当转动镜面。

  • 37.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所示,经过4s后收到回声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