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7 浏览次数:6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 .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C . 硅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D .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2. 用脯氨酸()催化合成酮醛反应如下:

    (a)+ (b) (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脯氨酸的分子式为C5H9NO2 B . c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D . a中所有原子共面
  • 3. 实验室采用下表中试剂和装置制备和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气体

    装置

    A

    稀硝酸

    Cu

    NO

    B

    稀硫酸

    大理石

    CO2

    C

    浓氨水

    生石灰

    NH3

    D

    浓硫酸

    Na2SO3

    SO2

    A . A B . B C . C D . D
  • 4. 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Y的质子数与其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和Z同主族,Z、W、R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间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与Y、Z、R形成的化合物均只含有共价键 B . 简单离子半径:Y<W<R C . Y和R的简单氢化物沸点:Y>R D . Z和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 5. 我国科学家以CO2和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盐和辛睛的高选择性合成,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以KOH溶液为电解液,隔膜a只允许OH-自由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为直流电源正极 B . In/In2O3-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O2+2e-+H2O=HCOO-+OH- C . 若Ni2P电极上生成1molCH3(CH2)6CN,理论上电路中转移2mole- D . 工作一段时间后,左右两室溶液的pH均保持不变
  • 6.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结合质子能力:AlO>CO

    B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H2O2>Fe3+

    C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制得气体为乙烯

    D

    向1mL0.1moL·L-1KCl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再加入1mL 0.1moL·L-1 KI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已知亚磷酸(H3PO3)为二元弱酸。25℃时,向20 mL0.1 mol/L H3PO3溶液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的有关粒子浓度之比的对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M、W两点所在的直线表示lg与pH的关系 B . 当pH=3时,c(H2PO)>c(HPO)>c(H3PO3) C . N点:3c(H2PO)=c(Na+)+c(H+)-c(OH-) D . 25℃时,HPO+H2OH2PO+OH-的平衡常数为10-12.57
二、非选择题
  • 8.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可用ClO2为原料制取,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饱和NaClO2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38

    38~60

    >60

    晶体成分

    NaClO2·3H2O

    NaClO2

    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②ClO2极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沸点11℃。

    1. (1) 装置B中使用浓硫酸而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是,装置C的作用是
    2. (2) 装置D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装置D溶液采用结晶法提取NaClO2晶体,控制温度为℃减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50℃左右热水洗涤,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成品。
    4. (4) 装置B中若Na2SO3过量,则ClO2中混有气体,导致装置D中可能产生杂质离子为
    5. (5) 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所得NaClO2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充分反应:ClO+4I-+4H=2H2O+2I2+Cl- , 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VmL。(已知:I2+2S2O=2I+S4O)。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 9. 超细碳酸锶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利用锶渣(主要成分SrSO4 , 含少量CaCO3、Fe2O3、Al2O3、MgCO3等杂质)制备超细碳酸锶的工艺如下:

    已知:①“高温煅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rSO4+4CSrS+4CO↑

    ②Sr(OH)2、Ca(OH)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mLH2O)

    温度/℃

    0

    20

    40

    60

    80

    90

    100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0.07

    氢氧化锶

    0.91

    1.77

    3.95

    8.42

    20.20

    44.50

    91.2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粉碎”的目的是
    2. (2) “酸浸”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除铁铝”过程中温度控制在75℃左右,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4. (4) “操作I”为
    5. (5) ①写出“沉锶”的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温度对锶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温度高于60℃时,“锶转化率”降低的原因为

      ③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沉锶”过程中控制pH≥10的原因

  • 10. 研究含氮元素物质的反应对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 发射“神舟十三”号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C2H8N2)。

      已知:①C2H8N2(l)+4O2(g)=2CO2(g)+N2(g)+4H2O(l)   ΔH1=-2765.0kJ/mol

      ②2O2(g) +N2(g)=N2O4(l)       ΔH2=-19.5kJ/mol

      ③H2O(g)= H2O(l)          ΔH3=-44.0kJ/mol

      则C2H8N2(1)+2N2O4(1)=3N2(g)+2CO2(g)+4H2O(g)的ΔH为

    2. (2) 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I2(g)→2I(g)(快反应)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应)

      第三步:IO(g)+N2O(g)→N2(g)+O2(g)+I2(g)(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 N2O分解反应中,k值与碘蒸气浓度大小有关 B . v(第二步的逆反应)<v(第三步反应) C . IO为反应的催化剂 D . 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
    3. (3) 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746.8kJ-mol-1。实验测得:v=k·p2(NO)·p2(CO),v=k·p(N2)·p2(CO2)。其中k、k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p为气体分压(分压=物质的量分数x总压)。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增大的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增大的倍数。

      ②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CO、NO和N2物质的量之比为2:2:1,压强为p0kPa。达平衡时压强为0.9p0kPa,则

    4. (4) 我国科技人员计算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

      ①3N2H4(1)=4NH3(g)+N2(g)     ΔH1          Kp1

      ②4NH3(g)=2N2(g)+6H2(g)       ΔH2          Kp2 

      绘制pKp1-T和pKp2-T的线性关系图如图所示:(已知:pKp=-1gKp)

      ①由图可知,ΔH10(填“>”或“<”)

      ②反应3N2H4(1)=3N2(g)+6H2(g)的K=(用Kp1、Kp2表示);该反应的ΔH0(填“>”或“<”),写出推理过程

  • 11. 四羰基镍[Ni(CO)4]主要用于制高纯镍粉,也用于制造塑料中间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N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Ni基态原子排布式中3d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为
    2. (2) Ni(CO)4中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 (3) Ni(CO)4为正四面体的配合物。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1 mol Ni(CO)4中含有mol σ键。
    4. (4) 已知碳的一种单质结构如图1所示,层间距离为335 pm,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 pm。

      ①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

      ②从图1中取出该物质的晶胞如图2所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2中原子1的坐标为(0,0,0),原子2的坐标为(1,1,1),则原子3和原子4的坐标分别为

      ③根据图1中所给的数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石墨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 12. 化合物H(硝苯地平)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一种合成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②的反应类型
    2. (2) E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3. (3) G的结构简式为
    4. (4)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5. (5) H中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6. (6) M与D互为同分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有种。写出其中任一种结构简式

      a.能发生银镜反应,遇FeCl3显紫色。

      b.结构中存在-NO2

      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2。

    7. (7) 设计由HO(CH2)7OH和乙醇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反应条件试剂任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