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24 浏览次数:5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下图(左)为新石器时代某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牙雕蚕纹盅木质蝶形器,学术界据此推断中国养蚕缫丝业出现的时间距今约7000年。该文化遗址位于图(右)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2. 商朝的王位继承存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不同的方式。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由此确立了宗法和丧服之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由此可知,和商朝相比,西周(   )
    A . 礼乐文明秩序确立 B . 中央集权制已经建立 C . 天下共主地位形成 D . 贵族等级秩序更稳定
  • 3. 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楚人是“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这说明(   )
    A .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B . 争霸需求推动文化融合 C .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 . 华夏认同不断深化发展
  • 4.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A . 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 . 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 . 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 5.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认为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的精神。该主张(   )
    A . 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 B . 强调统治者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C . 追求自然无为的精神 D . 旨在以“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 6. 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该说法是基于郡县制(   )
    A . 消除了血缘政治的影响 B .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C .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7. 两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下列有关汉代的史实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史实

    影响

    A

    “与民休息”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

    张骞通西域

    解除了匈奴对汉代边疆的威胁

    D

    蔡伦改进造纸术

    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厚”,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条件优越 B . 南方政区调整 C . 社会秩序安定 D . 北方移民迁入
  • 9. 观察如下两个时期的形势图,对此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

    A . 南北政权势均力敌 B .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C . 民族隔阂得以消除 D . 南方政权最终统一了全国
  • 10. 唐朝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以下举措属于唐太宗时期的是(   )

    ①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   

    ②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③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④将文成公主嫁入吐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时,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
    A . 瓦解了三省制度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 增强了决策科学性
  • 12.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有关这一时期的政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充分吸取了唐后期以来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B . 分化事权、相互监督,加强了君主权力 C . 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 D . 行政效率高,形成革故鼎新的政治风气
  • 13.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 . 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 . 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 . 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 .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 14. 它是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一种军政合一、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它便于统治者控制全国,也加深了本民族的封建化,推动了本朝社会的发展。它是(   )
    A . 南北面官制 B . 猛安谋克制 C . 军功爵制 D . 四等人制
  • 15.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十一月诏令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等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州县论详。”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 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 .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 . 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 16.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下列有关于理学表述错误的是(   )
    A . 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B . 强调“格物致知” C . 提倡“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D .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 17. 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如下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它们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

    A . 提供了较充足的物资给都城 B . 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 . 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 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 18. 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序号

    史事或事物

    《禹贡地域图》、士族专权、淝水之战、法显

    《农书》、宣政院、急递铺、郭守敬

    《农政全书》、玉米推广种植、商帮、宋应星

    《梦溪笔谈》、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参知政事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①②③④
  • 19. 某班级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时,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丙说:“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明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
    A . 甲说、乙说 B . 甲说、丙说 C . 甲说、丁说 D . 乙说、丙说
  • 20. 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入明。这表明郑和使团(   )
    A . 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新局面 B . 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C . 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 D . 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
  • 21. 清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
    A . 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B .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 .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D . 使中枢秘书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 22. 明清之际,中国专制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也出现了许多有别于传统的新社会因素和现象。下列选项中体现明清“新社会因素和现象”的有(   )

    ①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③江南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康雍乾三朝君主乾纲独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3. 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尼罗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早期文明。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②奴隶主把持国家权力

    ③纸成为了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创造出了古老的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4. 在下图纳尔迈权标头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注:纳尔迈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权标头是一种武器的顶端部分)(   )

    A . 建立了完备官僚系统 B . 对外征战无往不胜 C . 已经具了备国家形态 D . 农业生产备受重视
  • 25. 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
    A . “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 . “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 . “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 . “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 26. 古代雅典陪审法庭中公民是司法审判的主角,在公民大会上提出法律、讨论法律、决定法律的均是普通公民。他们在政治事务、司法事务中并不求教于专家学者。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A . 公民要求直接参与政治 B . 公民已获得充分的自由权利 C . 民主体制潜伏严重危机 D . 政权运行方式重视程序正义
  • 27.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我统治了这个帝国。”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 大流士以严刑酷法治国 B . 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C . 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 . 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 28. 公元前332年,在切断了波斯陆军和海上舰队的联系后,某国大军调转矛头,长驱直入,攻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亚历山大城。此处“攻下埃及”的国家的疆域图是(   )
    A . B . C . D .
  • 29. 下面是某班学生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   )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 . 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地跨亚非欧 B . 帝国武力征服给周边地区带来灾难 C . 帝国严刑峻法实行奴隶主民主 D . 帝国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 30. “腓尼基字母”是今天多国字母的始祖。腓尼基人创制出的这套字母文字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东方多种字母文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B . 字母文字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C . 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 D . 字母文字比象形文字更具有优势
  • 31.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   )
    A . 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B . 教会势力被日渐削弱 C . 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D . 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
  • 32. (2021高一下·长白月考)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
    A . 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 .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C . 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 . 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 33. (2021高一下·嘉兴期中) 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曾经用金钱从城市领主——琅城主教手里买得自治权。不久,主教出尔反尔,撤销城市自治的权力。琅城市民发动武装起义,处死主教,迫使法国国王再次颁发了城市自治特许状。以上现象说明(     )
    A . 城市依靠教会和封建主支持才得以发展 B . 自由城市形成是与封建主不断斗争的结果 C . 武装斗争才是赢得城市自治的唯一途径 D . 商品经济发展为自由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
  • 34. 1377年编写的《拉夫连季耶夫编年史》是俄国编年史中最古老的抄本,它和《伊帕季耶夫编年史》详尽地记载了12世纪时南部基辅罗斯的历史。通过这两部文献,可以验证以下哪些史实(   )
    A . 基辅罗斯和拜占庭的交往 B . 莫斯科公国统一国家建立 C .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D . 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洲
  • 35. 下列是阿拉伯帝国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②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③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                  

    ④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②①④
  • 36. 奥斯曼帝国法官依据伊斯兰教法审判、裁决民事和刑事案件以及商业和信贷方面的纠纷,也负责地方上税收的分配和征调、物价以及公共工程等。这说明奥斯曼帝国(   )
    A . 法律意识观念较为浓厚 B . 法官是地方最高统治者 C . 宗教、司法和行政融合 D . 地方的行政长官无实权
  • 37.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人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
    A . 推动大化改新 B . 进行民主改革 C . 推翻君主专制 D . 实行文明开化
  • 38. 下侧知识结构图最适合于说明(   )

    A .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 .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 . 人口与物种的交换 D . 早期殖民扩张
  • 39. 下侧材料节选自一位航海家的书信。根据信中内容推断,该海航家(   )

    沿途发现许多人口众多的岛屿……替二位陛下一一占领……第三座命名为“费尔南迪纳”(西班牙国王)……我抵达古巴时,沿着北海岸向西行驶,发现它的面积如此之大,我认定自己到达中国境内。

    随时为您效劳的远征军司令

    1493年2月25 日

    A . 最先抵达非洲好望角 B . 实际到达印度半岛 C .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D . 证实了“地圆学说”
  • 40. (2017高三·辽宁月考)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   )

    A .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B . 非洲物产极其丰富 C . 探求新知的主动性            D . 殖民扩张的掠夺性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41. 边疆治理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是中国古代王朝实施“因俗而治”治边政策的最后时期,同时也是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实施的重要阶段……不断密切边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不断消除边疆在人民认识上的落后印象……关于清朝统治者采用何种治边方式,这不仅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与政权的长治久安休戚相关。

    ——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在A处设置的机构名称,概述该机构对文明交流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元朝在这一地区设置的机构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阐述其意义。
  •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地中海东部、南部和西部海岸,红海和波斯湾的整个海岸以及阿拉伯海的北部沿海地区,全部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的罗盘传到阿拉伯,从此阿拉伯人的航海更得到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古时代,横跨印度洋的海上贸易主要由阿拉伯人掌握。他们成为欧、亚、非中古贸易的主要中介商,在推进世界经济交流、文化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先进的亚洲的许多发明创造,如有名的中国火药、罗盘、印刷术,印度的数字,可能都是由阿拉伯人通过海上传向世界各地的。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

    材料二  当达·伽马完成历史性的航海归来时,葡萄牙宫廷准备迅速扩大成果。……夺取了进出印度洋狭窄海道的控制权,使葡萄牙人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每年,葡萄牙船队沿西非海岸,绕过好望角驶往东非,然后航抵科钦和锡兰,通过马六甲进入东亚贸易,从而打破了阿拉伯商人对印度洋的传统垄断。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中的地位,并分析这一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简述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葡萄牙人能打破阿拉伯商人对印度洋的传统垄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时期葡萄牙等国的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