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

更新时间:2021-12-26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冶铁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非洲最早出现冶铁技术 B . 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 C . 古代文明交流尚未实现 D . 标志非洲进入文明时代
  • 2. 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   )
    A . 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 B . 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 C . 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 D . 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 3. 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   )
    A . 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B . 教会势力被日渐削弱 C . 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D . 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
  • 4. (2020高一下·滕州月考) 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 . 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 . 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 . 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 . 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 5. 8世纪中期,某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都通过该帝国传入欧洲。该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奥斯曼帝国
  • 6.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盎司的黄金。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 .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阶级关系 B .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 .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D .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7. 斯塔天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是(   )
    A .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 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 .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8.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
    A . 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 反映了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 9. 下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反映出当时(   )

    A . 人文主义的发展 B . 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C . 理性主义的兴起 D . 科学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 10. 下图中对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 . ②经议会产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C . ③通过曲折的革命历程走向共和制 D . 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 11. (2021高一下·宿州期末) “日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人数众多的小中间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 . 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 . 致使贫富矛盾激化 D . 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
  • 12.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产生这种变化的前提是(   )
    A . 英国的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 . 美、德等国的经济发展后来居上 C .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 .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13.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 .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 14.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成立时,响亮地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
    A . 自由主义、沙文主义 B . 种族主义、爱国主义 C . 理想主义、人文主义 D . 扩张主义、民族主义
  • 15. 在英国和德国开战的那天晚上,英国外交大臣说:“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我们有生之年将不会见到它们重新点亮。”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开始于(   )
    A . 19世纪初 B . 19世纪末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后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 16.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它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B . 它推翻沙皇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 .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 . 它的胜利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 17. 列宁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是指(   )
    A . 实行企业国有 B . 允许私人企业存在 C . 建立工农联盟 D .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18.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因自己不同的民族特点表现了各自独特的类型。其中印度的独特类型是(   )
    A . 进行资产阶级武装革命 B . 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 . 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 D . 通过改革走向现代化之路
  • 19.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秩序的特点是(   )
    A . 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协调 B .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C . 避免了国家间的矛盾冲突 D . 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贸易
  • 20. 冷战成为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最显著特征。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 年

    2.4%

    5.3%

    9.4%

    A . 自由放任政策带来恶果 B . 国家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 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D . 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 2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是指(   )
    A . 列宁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 23. 某同学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历史人物

    1947年

    巴基斯坦独立

    真纳

    1956年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纳赛尔

    1959年

    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

    A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 .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 非洲的民族解放浪潮 D . 美苏冷战的阴影
  • 24. 2020年以来,面对日渐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的冲击,中国同有关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此期间,“一带一路”仍不断取得新进展。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中国已经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
    A . 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 . 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 . 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 . 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 25.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

    作者

    生卒时间

    节选内容(观点)

    《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

    1473- 1543

    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

    1483- 1546

    观点: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影响。
  • 26. 近代以来,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欧洲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全球性的交通、通信和交流网络的建立·······在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中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表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是怎样加强的?
    2. (2) 材料二中上升曲线部分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在①和④中任选一个阶段,分析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及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 27. 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2年,美国指责溯源链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漫画《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二 赫鲁晚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材料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 (1)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 (2) 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

      值更大?说明理由。

    3. (3) 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