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2-03-07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哈尔滨1月份的最高气温约为20℃ B . 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4kg C . 行走一步的距离约1.5m D . 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 2.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学生刻度尺测量了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 2.15cm B . 1.15cm C . D .
  • 3.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 .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 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 D .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 4.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A . 放大镜把字放大 B . 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 C . 烛焰通过小孔形成像 D . 鸟在水中形成倒影
  • 5. 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与霜形成相同的是(   )
    A . 河流中冰雪消融 B . 深秋草上冰花剔透 C . 冰冻的海面 D . 草叶间露珠晶莹
  • 6. 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他的质量(   )

    A . 等于0 kg B . 略小于70 kg C . 等于70 kg D . 略大于70 kg
  • 7.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做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匀速做直运动 C . 在20s∼3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比甲车大 D . 在0∼4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8.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 .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 . 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D . 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
  • 9. (2018·盐城)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 , 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 .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 .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 10. 如图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海波的凝固温度是48℃,则(   )

    A . 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 B . 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 . 海波在BC段温度逐渐降低 D . 海波在CD段放出热量
  • 11. (2021八下·咸阳月考)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 甲和丙 B . 甲和丁 C . 乙和丙 D . 乙和丁
  • 12. (2018七下·深圳期中)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二、填空题
  • 13. 华为最新发布的5G手机——华为Mate40pro,该手机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9000芯片,该芯片采用5nm工艺,5nm=m;它的5000万像素超感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填“凸”或“凹”)。
  • 14. (2020·苏州) 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 15. 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中国名片”,“复兴号”动车组更是代表中国速度走向世界,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如图,小涵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以为参照物;若列车此时的速度为324km/h,合m/s。
  • 16. 春节期间,你常会看到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他先让白糖颗粒成糖浆,然后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糖浆成了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以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17. 如图所示是一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为了阻断病毒传播,医护人员需要穿戴护衣、口罩、护目镜。护目镜内侧常常会出现起(选填“雾”或“霜”)的现象,这是由于医生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的。

  • 18. 如图所示是某地区的巨型毛主席铜像,我们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铜像,是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 19. 如图是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选“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 20. 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0℃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体积(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如图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量,就要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

  • 22. 如图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图中错误的操作是。纠正错误后,如果测量得到苹果的质量为 220g,体积为 275cm3 , 则苹果的密度为g/cm3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5. 如图所示,小涵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 (1) 如图甲,小涵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的中心,使它们在上;
    2. (2)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选填“虚”或“实”);
    3. (3) 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按“A”、“B”或“C”中何种方式能观察到蜡烛所成的什么性质的像?请说明理由。
  • 26. (2019·盐城) 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移动游码至标尺的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使天平平衡。
    2. (2) 将蜡块放在天平盘中,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蜡块的质量为g。
    3. (3) 将蜡块放入盛有50.0mL水的量筒中,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读得量筒的示数为60.0mL,则该蜡块的体积为
    4. (4) 计算得出蜡块的密度为kg/m3
  • 27. 小涵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 (1) 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小涵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选填“A”或“B”)图;
    2. (2) 小涵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如图丙中a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是。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丙中的;(选填“b”“c”或“d”)
    3. (3) 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细心的小涵发现水还在继续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五、计算题
  • 28. 小明和家人在“十一假期”开车去哈尔滨附近的大顶子山游玩,从家到度假村的路程是96km,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小明一家人野餐时喝了2L的鲜牛奶,(已知牛奶的密度是1.03×103kg/m3 , 1L=10-3m3
    1. (1) 求汽车从家到度假村的时间是多少?
    2. (2) 求2L鲜牛奶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