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为保护地下钢管不被腐蚀,将钢管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采用了牺牲阳极法进行防护

    B

    使用纯碱溶液去油污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C

    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的排放

    高温下石灰石和空气可将转化为

    D

    常用石墨作化学电池、电解池的电极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A . A B . B C . C D . D
  • 2. 理论研究表明,在下,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稳定 B . 该异构化反应的 C . 低温下有利于的生成 D .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 3. 已知: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键能总和比的键能大 B . 的燃烧热为 C . 同质量的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D .        
  • 4. 炼铁高炉中的反应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加 (颗粒大小不变),反应速率加快 B . 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 .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减少尾气中CO的浓度 D . 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v(正)=v(逆)=0
  • 5. 将1molA和1molB充入VL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A(g)+B(g)C(g),2min时,c(A)=0.4mol·L-1 , 平均反应速率v(C)=0.8mol·L-1·min-1 , 则该容器的体积V的值为(   )
    A . 0.2 B . 0.5 C . 1 D . 2
  • 6. (2020高二上·肇庆期末) 下列仪器使用前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的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氨水稀释10倍,溶液的变为9 B .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氨水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多 C . 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 D . 相同条件下的NaOH溶液和的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 8. 对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入少量HCl,均增大 B . 加入少量固体,水解程度增大 C . D . 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和溶液中,:前者<后者
  • 9.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溶液 B . 用装置①进行电镀,镀件接在b极上 C . 装置②的总反应: D . 装置②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B . 铍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云图为 C . 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 .  ,该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与足量充分反应,生成分子数为0.2NA B . 25℃时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1NA C . 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2NA D . 以石墨作为电极材料电解溶液,外电路中通过2NA个电子时,阴极增重64g
  • 12.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加热滴有酚酞的溶液

    溶液红色加深

    水解是吸热的过程

    B

    溶液,滴加10滴溶液,继续加入2mL苯,振荡静置,取下层溶液,滴入溶液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溶液滴入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与KI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C

    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4滴溶液

    白色沉淀变为黄色

    溶度积的大小:

    D

    测定NaX和NaY溶液的pH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常温下向二元弱酸(H2A)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里lgX[X表示]随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aHA显酸性 B . H2A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为10-4.19 C . 时, D . 时,
  • 14. 锂-氟化碳(氟气与碳生成的夹层化合物)电池在质量比能量、体积比能量、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应用广泛。电解液为丙烯碳酸酯的溶液,总反应为 , 放电产物LiF易沉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动方向:电极a→负载→电极b→阳离子交换膜→电极a B . 负极反应式为: C . 为了提高电池放电性能,在电解液中添加合适的试剂溶解沉积在b极区的LiF D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a极区的电解液质量增大
  • 15. 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数据。

    元素

    5.7

    47.1

    71.8

    7.7

    15.1

    80.3

    13.0

    23.9

    40.0

    15.7

    27.6

    4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 . 乙的常见化合价为+1价 C . 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 . 丁一定为金属元素
  • 16.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W的原子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基态X的原子的2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基态Y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运动状态只有1种,元素Z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电离能: B . 电负性: C . 简单离子半径: D . 这些元素中有3种属于p区元素
二、填空题
  • 17.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1. (1) 表中K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2) 基态Q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基态Ⅰ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3. (3) 下列状态的F中,属于激发态原子的是____(填标号)。
      A . B . C . D .
    4. (4) 基态离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5. (5) 由C分别与P、B、G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含离子键的是(填化学式)。
    6. (6) A和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三、综合题
  • 18. 某工业废料的主要成分有等,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混合物中的金属化合物(部分条件未给出):

    已知:常温下,部分阳离子沉淀时溶液的pH


    开始沉淀

    3.9

    2.2

    6.9

    8.6

    沉淀完全

    4.7

    3.2

    8.3

    10.6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混合研磨”的目的为;“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 (2) “酸溶”时绿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氧化、调”时若不加 , 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4. (4) “调”的范围为
    5. (5) “沉锰”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上述流程中回收的金属化合物有(填化学式)。
  • 19. 可用于合成多种化工原料。用 生产绿色燃料甲醇时发生反应A:             
    1. (1) 反应A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2. (2) 已知:    

         

      不易直接测得,为了通过 计算得 , 还需测定如下反应的反应热:

    3. (3) 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如图是在三种投料,即[n(CO2),n(H2)]分别为:[1mol,3mol]、[1mol,4mol]、[1mol,6mol]下,反应温度对 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反应A的 0(填“>”或“<”)。

      ②曲线c对应的投料是(填“[1mol,3mol] ”、“[1mol,4mol] ”或“[1mol,6mol]”)。

      ℃时,曲线c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1(填“>”、“<”或“=”)。

    4. (4) 甲醇燃料电池(NaOH作电解质溶液)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5. (5)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 合成 的反应过程中会有副反应: 。压强一定时,将初始投料比一定的 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甲,经过相同时间(反应均未达到平衡)时,温度对 、CO的产率影响如图1所示,温度对 的转化率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像可知,升高温度, 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产率降低,其原因是

  • 20. 氢叠氮酸(HN3)和莫尔盐是两种常用原料。
    1. (1) 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

      ①氢叠氮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0.1 mol/L的HN3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恢复到25℃时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③已知T℃时, , 在此温度下, , 该反应正反应方向(填“能”或“不能”)基本进行彻底,请通过计算说明

    2. (2) 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莫尔盐晶体,为了测定产品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 mL溶液,用浓度为c 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 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已知莫尔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

      25.52

      25.02

      24.98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的纯度为(用含字母a、c的式子表示)。上表中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B.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部分变质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