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3.1机械运动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3-04 浏览次数:8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宁波期末)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行星转动 B . 鲜花怒放 C . 骏马奔腾 D . 枯叶飘落
  • 2. (2021八上·温岭月考) 一个人在火车车厢内向车尾方向水平抛出一个物体,那么另一个站在地面站台上的人看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不可能的是(   )

    A . 轨迹1 B . 轨迹2  C . 轨迹1和2 D . 轨迹2和3
  • 3. (2021八上·温岭月考) 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灯号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 .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行距离为5m C . 从开始刹车后1s,车速为5m/s D . 从灯号转为红灯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15m
  • 4.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km/h!"这位女士反驳:“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 min,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 km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 . 速度 B . 时间 C . 路程 D . 质量
  • 5.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大 B . 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 . 物体的运动速度v可由 计算,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 . 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 6. 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 . 拖拉机在10分钟内行驶了2400米 B . 某同学用105秒骑自行车行驶了1 000米 C . 飞人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百米世界纪录是9.69秒 D . 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的限制速度是30千米/时
  • 7. 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8. 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方向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两车相对公路上某参照物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20s内两车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情况,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甲车在靠近,而乙车在远离 B . 两车都在做变速运动 C . 两车速度一直相等 D . 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
  • 9. 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 . 甲、乙 B . 甲、丁 C . 乙、丙 D . 丙、丁
  • 10.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武林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关于小刚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步行的是图中AB段 B . 小刚家到武林广场的路程为3600 m C .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6 m/s D . 小刚步行所用的时间为25 min
  • 11. 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开始的7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0米,那么物体在第2秒时的运动速度是( )
    A . 10米/秒 B . 50米/秒 C . 5米/秒 D .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 12. 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小猫。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图像,根据图像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 13.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幅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14. 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 . 划船的小伙伴 B . 船尾 C . 河岸 D . 鲁迅
  • 15. 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在固定位置给小芳先后拍下甲、乙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可判断( )

    A . 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是静止的 B . 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是运动的 C . 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是静止的 D . 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是运动的
二、填空题
  • 16. (2021八上·宁波期末)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以米/秒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9 s,甲、乙两物体相距m。

  • 17. (2022八上·慈溪竞赛) 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米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v:v。假设甲、乙、丙沿圆周轨道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3个机器人都要跑完50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时,丙还要跑m。
  • 18. (2021八上·温岭月考) 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科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 (1) 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 (2) 小科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m/s.
  • 19.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①相同时间内,的物体运动得快;②通过相同的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
  • 20. 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内通过的叫做速度。意义: 。
  • 21.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 (1) 甲车做直线运动,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秒。
    2. (2) 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米。
    3. (3) 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
    4. (4) 若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填“东”或“西”)运动。
  • 22. 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 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3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

  • 23. 速度的单位
    1. (1) 单位:,符号为,读作米每秒。
    2. (2) 常用单位:,符号为,读作千米每时。
    3. (3) 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米/秒=千米/时。
    4. (4) 1米/秒表示: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为 。
  • 24.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0~2秒内,物体做运动,第3秒时,物体处于状态,在0~4秒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米。
    2. (2) 如图乙所示,在秒内物体处于加速直线运动状态,在2~4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米。
  • 25. 如图是一张出租车专用发票,读图可知该车运行了分钟。车的平均速度约为千米/时。

三、实验探究题
  • 26.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每秒传播距离/m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 (1) 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音每秒传播距离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 (2) 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 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3. (3) 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边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计算这个山谷的宽度。
  • 27. (2020·三门模拟) 小科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每隔1秒测出木块通过的路程,记录数据如下。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 (1)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状态(填“改变或不改变”),木块自O点开始计时,5s内通过的路程为
    2. (2) 若要使5秒内木块通过的路程更大些,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28. (2019七上·衢州期中)   1583年的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参加比萨教堂活动时,注意到教堂里的一盏悬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他被悬灯摆动的节奏所吸引,决定对悬灯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后来,他发现了单摆的运动规律。小科在该故事的启发下,决定对单摆运动进行研究。他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了一个小球做成如图所示的单摆,观察单摆摆动的过程。他发现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开始研究在摆动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几个猜想:

    ⑴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⑵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线的长度(L)有关

    A、为了验证猜想,除线,秒表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小科还需要器材:

    B、小科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

    序号

    小球质量m/g

    线的长度L/cm

    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30

    120

    2.2

    2

    40

    120

    2.2

    3

    50

    120

    2.2

    4

    50

    90

    1.9

    5

    50

    60

    1.5

    ①为了研究时间(t)和质量(m)的关系,可对序号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论:

    ②通过对序号3,4,5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③实验中发现,小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为小科设计一个好的测量方法:

    ④小科发现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为此他作出以下猜想

  • 29. (2019七上·嘉兴期中) 小明同学想: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后滚动的快慢一样吗?他猜想物体滚动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小明选择下列物品进行实验:一把米尺、一块塑料板、一个小球、同样规格的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和一只空瓶子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塑料板搭成一个倾斜角度较小的斜面。

    ②将米尺横放在这块塑料板上,并握住它。

    ③将小球、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斜面上。

    ④移走米尺,同时释放三个物体并观察它们滚动的快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选取小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2. (2) 下面关于移走米尺的两种方案,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_____(选填“A”或“B”)。
      A . 沿箭头A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 B . 沿箭头B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
    3. (3) 在步骤④中,要判定物体滚动的快慢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你的观察对象和方法是:
  • 30.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 (1) 甲车做直线运动,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秒。
    2. (2) 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米。
    3. (3) 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
    4. (4) 若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四、解答题
  • 31. (2021七上·天台期末) 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如图所示,司机从看到情况到他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汽车需保持原来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开始刹车到车辆停止的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叫停车距离。

    下表是同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

     

    速度v/(km/h)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停车距离s3/m

    1

    45

    9

    14

    23

    2

    75

    15

    38

    53

    3

    90

    18

    56

          ▲     

    4

    105

    21

    76

    97

    1. (1) 根据表中已给的数据,分析计算并填写尚缺的数据
    2. (2)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影响司机的反应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3. (3) 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的曲线画出停车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4. (4)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请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 32. 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 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 m车停止。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求:
    1. (1) 汽车通过的路程。
    2. (2) 汽车的平均速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