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07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何在呢?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都是高超的。他写人、写物、写事、写境都包含着个性,我们只能以这种认识读这部作品,才能理解《红楼梦》。曹雪芹写贾宝玉对人生的看法,在后半部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贾宝玉说:植物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它也有情、有理、有感应、有交流,晴雯死前海棠树先枯萎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把文学艺术作品看成一个活物,有生命、有灵性、有血、有肉、有脉,凡生命有的,他(它)都有,而且还包括性情。我们欣赏《红楼梦》,体会它的魅力,就要把它看成是鲜活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其生命的精华。西方文艺理论要求一件作品(小说)形象要鲜明、性格要突出、刻画要细致……写一个贵妇人,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戴什么首饰等等。大家看《红楼梦》中有多少这样的描写?林黛玉穿什么衣服,老太太长什么模样,穿戴如何等等。《红楼梦》为什么不写这个,笔墨用在什么地方。大家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一上场就是二句话,很简单。他的笔墨用在刻画人物的个性上,而不是外貌、衣着上,专抓人的“精气神”。

    《红楼梦》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全书贯穿着一种“伏线”。比如说一上来有一个《好了歌》,《好了歌》甄士隐做了注解。每一句都是伏线,那里边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床,古代的一种坐具,这句话意思是说,这个大富贵之家,他们家做官的下了朝来,笏板都摆满了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意思是当年那个繁华,现在一看,一堆荒草,一根衰柳,这就是荣国府大观园的变迁。后面每一句,“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这每一句一个埋伏,伏在那儿,指的是后面的一个人。那么也就是说,他写的这里,他的心血指神一直贯穿到那边,后半部分。这一个大手法,是他的个性。这个个性是他运用了我们传统的手法—伏笔,伏笔贯穿会;是他个人特有的创造,所以叫个性。

    《红楼梦》的艺术个性还体现在创新上,以往的小说大多千人一面,曹雪芹的书与别人不一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如何写人的呢?荣国府那么多人,他们的相貌、衣着如何?贾宝玉、林黛玉个性如何?千头万贯,如何写起。而《红楼梦》一书中,据有人统计各种角色最少有400~500个,最多600~700个。我认为曹雪芹的500~600人是融入一本书中,其创作难度要大得多。

    曹雪芹写《红楼梦》借鉴了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的艺术主张,写形为了传神,只用几句话就把13岁的贾宝玉给烘托出来了。写怡红院用粉墙低护、垂柳滴翠八个字,达到了最好的境界。写大观园,牡丹、古树、柳荫,宝玉联想杜牧的诗,把时间、空间和人的生老病死的变化都包含进去了,把境与人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总之,曹雪芹的《红楼梦》艺术成就达到了时代的高峰,他有着哲学家的思想、科学家的精确、历史家的洞察、诗人般的境界。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艺术的个性》)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中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表现了作者的天人感应观。 B . 曹雪芹之所以没有对林黛玉、薛宝钗进行衣着描写,他认为这些描写不能体现“精神气”。 C . 《红楼梦》最大的艺术个性就是设置“伏线”,如开头部分的《好了歌》,每一句都是伏线。 D . 《红楼梦》一书创造的角色有500余人,在一本作品中塑造了这么多人物,而且手法各异。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先提出“《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何在”的总论题,然后作了概括性的回答。 B . 文章从人物塑造、“伏线”设置、创新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红楼梦》艺术的个性。 C . 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莎翁与曹雪芹在人物塑造方法上的不同。 D . 文章是一篇演讲稿,口语化较强,但层次清晰,分析深刻,仍不失论述类文章的严密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体现在作者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和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上。 B . 《红楼梦》中虽然有对贵妇人王熙凤的衣着、首饰的描写,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 C . 《好了歌》是《红楼梦》全书总的伏笔之处,为贾府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埋下伏笔。 D . 周汝昌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受到了“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书画艺术理论的影响。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什么是疫苗?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是疫苗的两种类型,减毒活疫苗的优势在于接种后可以在人体内不断繁殖,许多疫苗效果比较持久,只需要打一到两针就好。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都是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则有着不同的原理,即用各种方法(比如加热)让这些病原不能在人体内繁殖,比如狂犬疫苗、流感疫苗和甲型肝炎疫苗。这些疫苗制作起来相对容易,不需要对病毒进行改变,只要杀灭病毒的活性就好了。但它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力比较低,病毒不增殖,要多次接种才行。疫苗有着极尽曲折的诞生历程和传奇历史——虽然它的研发历史不过短短几十年。

    (摘编自《以“毒”攻毒:疫苗的传奇历史》)

    材料二:

    “我国目前已有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位于全球前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疫苗研发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但不为第一而抢跑。”

    郑忠伟说,评价一个疫苗需要多项综合指标,其中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是最重要的。“我们正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和有关方面以战时状态推进疫苗各方面工作,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奋力攻关。目前5条技术路线共15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相关方面正在继续科学严谨推进疫苗Ⅲ期临床试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做好审评审批工作,确保疫苗安全有效,经得起各方面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

    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2个灭活疫苗、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1个灭活疫苗、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飞生物公司联合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此前公布的消息,我国已于6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的紧急使用。

    (《中国疫苗,重磅官宣!》,《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7日)

    材料三:

    自去年12月以来,阿联酋、巴林、摩洛哥、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巴西、泰国、墨西哥、秘鲁、印度尼西亚等全球10多个国家已与中国签署新冠疫苗订购协议,掀起“排队”订购和接种中国新冠疫苗的热潮。据法新社报道,埃及卫生与人口部部长哈拉·扎耶德1月2日称,埃及正式批准在埃紧急使用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来自中国的第一批疫苗已于2020年12月到位,第二批将在今年1月的第二、第三周相继到达。埃及计划从中国订购4000万剂疫苗,双方已于2020年12月31日签署《中埃关于新冠疫苗合作意向书》。

    “中国的疫苗不需要超低温储存,给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带来希望。”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一语道出对中国疫苗投出信任票的原因。他还表示:“康希诺疫苗在中国已经投入使用较长时间,效果良好。”

    2020年12月29日,来自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参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了解中国新冠疫苗研制最新成果。参观者纷纷表示,这样的走访,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为全球打赢新冠肺炎这场战役提供的强有力保障。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表示,中国多款疫苗研发取得巨大进展,这给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传递了积极信号。今天我们也了解到,中国有制造相当产量疫苗的能力。这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路透社报道称,土耳其方面2020年12月24日公布的Ⅲ期试验数据显示,中国新冠疫苗有效性达到91.25%。

    2020年10月,中国加入了“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各国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认为,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履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

    (摘编自《全球多国欢呼:中国新冠疫苗来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月11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接种疫苗,就是将培植好的自动免疫制剂接种在动物体上,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该病原菌时,就起到保护作用。 B . 截至去年12月中旬,我国已有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我国疫苗研发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数量位于全球前列。 C . 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适时推进研发进程,组织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正为步入全球第一方阵而冲刺。 D . 土耳其公布中国疫苗试验数据,对中国疫苗是很好的宣传,目前,全球多个国家掀起“排队”订购和接种中国新冠疫苗的热潮。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动物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当受到病原体刺激时,免疫系统便会留下记忆;当受到病原菌再次刺激时,动物体免疫系统就会激活已有的记忆。 B .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是疫苗的两种类型,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持久,但研发成本高;灭活疫苗,免疫时间较短,但易于研发。 C . 我国于2020年6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的紧急使用,10月加入了国际“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 D . 目前我国多款疫苗研发取得巨大进展,其中有的疫苗已走出国门,这给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传递了积极信号,必将提振全球多数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3. (3) 从材料看,世界多国掀起订购中国疫苗热潮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路 遥

    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家家窗前点上了灯笼,院子里地上铺上炸得粉碎的红红绿绿的炮皮。在那些贴着窗花和对联的土窑洞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说是八碗,实际上主要是把各种形状和式样的肥肉块子装在八个碗中。农村人虽然富了,他们的肠胃仍需要油水。好,那就尽情地吃吧。拣肥的吃,放开肚量吃吧,而今这样好的年头,又是自己喂的猪,不吃做什么!

    父亲吃了一老碗肥肉,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拿起旱烟锅,自个儿笑眯眯地抽起了烟。他舒服地吐纳着烟雾,安逸地仰靠在铺盖卷上,享乐的神态使我高兴。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鲜的念头:我为什么不用收录机录下父亲的一段声音呢?父亲显然对这事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跃跃欲试,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你随便说什么都行。比如说你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哈呀,这怎说哩……好,叫我想一想,噢,对了,那天,也正像今天一样,过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行!好,那我就再给咱往下说……”

    “提起那年头,真叫人没法说。冬天的时候,公社把各大队抽来的民工都集中到寺佛村,白天大干,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那天早上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坐在炕上哭鼻子哩。哭什么哩?那年头,大家都穷得叮当响,过年要甚没甚。旁人家歪好都还割了几斤肉,咱们家我没回来,连一点肉皮皮都没有。当时,我折转身就往县城跑。我恨我。一个男人,就这么无能啊!我当时想,我今天出去就是抢也要抢回几斤肉来。”

    “进了县城,我赶忙跑到了肉食门市部,一看,门关得死死的。我来到后门上,门也关着,不过听见里面有人咳嗽。我站着,不敢捣门,为甚?怕。怕什么?当时也说不清。过了一会,我突然冒出了个好主意,哼,别看你老子是个笨老百姓,到紧火时,脑瓜子还聪敏着哩。我想,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他们还敢不卖给我肉吗?”

    “就这样,我硬着头皮敲开了肉食门市部的后门。门先是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颗胖头。还没等胖头开口,我就忙开口说是县上冯书记的亲戚。胖头问什么事?我对他说,冯书记让你们割几斤肉。这胖干部问我割几斤,我慌忙从怀里掏出了全部的钱——共四块。我问他一斤多少价钱?他说一斤八毛钱。我说,那就割五斤吧。不过,我当时心里暗暗叫苦:我原来只想割上二斤肉,够你们母子几个吃一顿就行了,你们母子一年几乎没喝一口肉腥汤哩。我想余下两块多钱,给你妈买一块羊肚子毛巾——她头上那块毛巾已经包了两年,又脏又烂;再给你们几个娃娃买些鞭炮。吃肉放炮,这才算过年呀。可眼下我想,一个县委书记的亲戚走一回后门,怎能只割二斤肉呢?我就只好咬咬牙把四块钱都破费了。但不管怎样,我总算割到了肉,而且是一块多么肥的刀口肉啊!”

    “我正在街上走,一个叫化子拦住了我的路。我一看,这不是叫化子,是和我一块当民工的高五,他老婆有病,他本人已经熬得只剩下一把干骨头。高五挡住我,问我在什么地方割了这么一块好肉?我没敢给他实说,就撒谎说,我的肉是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的。高五忙问我,那个外地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说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脸哭相对我说,直到今早上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可现在又连一点肉也买不到了。他说大人怎样也可以,可娃娃们不行呀,大哭小叫的……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这块肉,可怜巴巴地说,能不能给他分一点呢?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他忙问多少钱一斤?我随口说一块六一斤。不料高五说一块六就一块六,你给我分上二斤!我迟疑了一下,对他说,那好,咱两个一劈两半。就这样,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了我的便宜。好,我来时拿四块钱,现在还是四块钱,可手里却提了二斤半的一条子肥肉。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白捡的。好运气!”

    “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你妈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几串鞭炮。还剩了七毛钱,又买了几颗洋糖…… 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高兴什么哩?高兴你妈和你们几个娃娃过这个年总算能吃一顿肉了。而且你妈也有了新头巾,你们几个娃娃也能放鞭炮,吃洋糖了……”

    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此刻,晴朗的夜空星光灿烂,和村中各家窗前摇曳的灯笼相辉映,一片富丽景象。远处传来密集的锣鼓点和丝弦声,夹杂着孩子们欢乐的笑闹声。村庄正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和平的硝烟。此刻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温馨和慰藉……

    (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摘自《祝福》)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倒叙的方式,通过我想用收录机录下父亲声音的这一新鲜念头,引出父亲对于“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的回忆。 B . 小说中反复提到“这怎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真叫人没法说”,生动地塑造了父亲不善言辞的朴素农民形象。 C . 与父亲同为民工的高五家庭也非常困难,我对父亲占其便宜的做法是不认同的,这也是我一个人来到院子里的原因之一。 D . 小说注重从小人物感受大时代,父亲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但是作者却通过他展现了一段极其贫困的艰难岁月。
    2. (2) 本文尾段与鲁迅小说《祝福》尾段都描写了过年时的庆祝场景,在表达小说的主旨上各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中的故事读来真实可感,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谢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履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关。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 .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 .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 .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 . 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 . 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 . 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 . 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 . 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 . 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②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 5. 古代诗歌阅读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写的是初春的景物,首句“自”有本来、自来的意思,表明今年春阴已非一日。 B . 颔联运思精巧细致,“花冷不开心”一语双关,体现出诗人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 C . 颔联颈联景物描写层次鲜明,由远及近,能够引发人们对生活中更多事物的合理想象。 D . 本篇虽只就“春寒”着墨,但不难从中领略到诗人对当年社会政治气氛的感受和反映。
    2. (2) 本诗题为“春寒”,可全诗未着一“寒”字,却处处体现寒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2. (2)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3. (3) 《六国论》中的“”运用了古人的一种譬喻,准确形象的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_______________,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_______________的政治家。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_______________。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他像一块铁。 B . 时而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时而又被烧红锤打,他像一块铁。 C . 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D . 他像一块铁,时而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时而又被烧红锤打。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浅尝辄止      愁肠百结      震耳欲聋 B . 浅尝辄止      忧心如焚      振聋发聩 C . 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震耳欲聋 D . 半途而废      愁肠百结      振聋发聩
    3. (3) 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五斗米折腰”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B . 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令人深思。 C . 想到藤野先生,鲁迅就感觉增加了勇气,继续写为“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绝的文字。 D .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迫不及待地摘下了它,装起来。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什么是无人驾驶汽车?顾名思义,无人驾驶汽车指的就是能实现全自动行驶的智能汽车。①?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都装备了一台非常先进的带有显示屏的车载电脑。车载电脑里安装了多款智能软件,同时车辆四周密布感应设备,这些设备能随时获取周围的信息,②,车载电脑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从而③,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最终安全高效的到达用户设定的目的地。

  • 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12月23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据了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将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重点基础工程,生动呈现长征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进一步彰显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做大做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1年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初步落实,重点建设区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到2023年底,其他建设区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

四、写作(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十九大报告写道: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你们是见证中国由大到强的一代人,见证中国富强梦想的一代人。你对报告中的这些内容有何感想?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