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02-24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 1.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历史古迹共同反映了(    )

    A . 佛教文化丰富多彩 B . 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 C . 中原文化灿烂辉煌 D . 佛教传到中国生根发芽
  • 2. 商鞅变法时的商鞅是河南人、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河南洛阳人,这表明(    )
    A . 天下英才,皆出河南 B . 河南历史,英才创造 C . 河南名人,文化之源 D . 中国历史,河南贡献
  • 3.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历史上,孔子的形象由春秋时期的一位“贤士”逐渐变为被后世敬仰的“素王”。这一转变始于(    )
    A . 以德治国、以“仁”为本 B . 焚诗书、坑儒士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轻门第、重科举
  • 4. 闫立本创作的《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请求和亲,唐太宗欣然允诺的故事。这一事件(    )
    A . 是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开始 B . 加强了汉藏两地的和平友好交往 C . 加强了唐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D . 消除了唐政府和边疆地区的矛盾
  • 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意思是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近代中国逐步丧失了七大主权: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外交主权、铁路主权、领海主权和矿产主权。这一情况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
    A . 最终完全沦为殖民地 B .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C . 封建王朝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 半封建化程度日益严重
  • 6. 陈独秀在1940年曾这样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归到那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下面对这段话表达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 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 B . 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C . 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在思想方面对五四运动起到引领作用 D .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 7. 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游览青岛,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两年后,为了这个地方的主权,中国爆发了(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五四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北伐战争
  • 8.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材料中所说的毛泽东“对症下药”的具体表现是( )
    A . 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攻打大城市长沙 B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 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发展方向 D .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9.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图中文字信息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开始进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 . 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D .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又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 . 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 B . 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 C . 科学地指导了工人运动 D .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11. 邓小平在《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中写道:“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中国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    )
    A . 这是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础 B .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 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目标 D . 各国团结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需要
  • 12. 1985年8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这两种所有制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    )
    A .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指导思想 B .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C .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D . 决定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
  • 13. 中世纪大学成立时便不受政府的控制,去“官学化”在中世纪大学发展中作用十分重大,尽管也要与基督教等教会学校进行控制与反控制较量,但最终中世纪大学还是获得了胜利并得到长足的发展,演化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这段材料表明中世纪的大学(    )
    A .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 C . 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 具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
  • 14.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俄国农奴起义不断、美国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日本出现内忧外患、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导致这一局面的共同历史因素是(    )
    A . 殖民扩张、殖民掠夺 B .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基本确立 C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 15. 观察下表,我们能够直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失业人数

    130

    300

    435

    600

    纳粹党人数

    15

    30

    100

    140

    A . 二战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 B . 德国纳粹党势力的扩大与经济大危机有关 C . 的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D . 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盘惑性
  • 16. 在20世纪,战争主导了或者说决定了全球政治。在20世纪上半叶,大英殖民帝国勉强维持下来,而下半叶,它却分崩离析。大英殖民帝国分崩离析的主要原因是(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破坏 B . 美国在二战后实力的空前增强 C .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 . 二战后很多国家独立
  • 17. 巴察和会对德国进行的惩罚措施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一战后,德国的民族主义高涨,也为后来纳粹势力在德国的登场和希特勒撕毁和约扩军备战提供了口实。英、法也因此对德国感到有愧,使得后来绥靖主义盛行。材料主要说明(    )
    A . 巴黎和会是二战爆发的根源 B . 巴黎和会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C . 巴黎和会导致一战后绥靖主义盛行 D . 民族主义高涨是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根源
  • 18. 下图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在二战后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图,图片直接反映(    )

    A . 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B . 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被西欧和日本所取代 C . 重视科技创新,不断进行政策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 19. “1945年到1960年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这一时期反抗殖民主义运动取得成功是由于(    )
    A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衰落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 D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 20. 他是一位小说天才,他的作品展现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新旧两种势力、两种因素冲突、较量、更替的广阔社会图景,揭露了贵族的衰落、资产者的发迹、金钱腐蚀下的人性的罪恶,被誉为“法国社会的首科全书”。该作品是(    )
    A . 《复活》 B . 《哈姆雷特》 C . 《人间喜剧》 D . 《战争与和平》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子》一书中强调“法治”,认为法令应该明文规定,大家遵守;主张君主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这些理论,后被秦国采用。

    材料二:《查士丁尼法典)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国时期至查士丁尼时期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的阶段,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法律文献分别维护什么社会统治?
    2. (2)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个法律文献内容有何共同的作用。
    3.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对我国法制建设有什么启示?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突诉于1861年1月(成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

    材料二:在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普通学科为全体学生必修课,包括经学、理学、掌故、诸子、初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文学、体操10科。专门学科由学生任选其中一或两门,包括高等算学、政治、地理、农矿、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学等科。

    材料三: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民主)和S(科学)。1918年至1922年间,李大钊任主任的北大图书馆订购了40余种有关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并经常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进行宣传和介绍。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他们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地点,其中许多人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 (1) 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学校目的有何不同。
    2. (2) 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发生了哪些变化。
    3. (3) 综上所述,思考中国近代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风沙、盐碱、内涝,兰考人称之为“三害”。据记载,当时有38万人口的兰考,近五分之一的人逃荒到外省。“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改革开放前的兰考街头,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材料二: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在河南省率先全面脱贫,一举摘掉了“穷帽子”。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入新时代的兰考,换了新颜。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开始,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造林固沙、育草固沙、翻淤压沙。“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1990年,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写下追思焦裕禄的词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来到兰考。

    1. (1) 根据材料一总结兰考县发展的困难。
    2. (2) 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兰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有哪些?
    3. (3) 兰考县的巨大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双方力量对比表(1853-1856年)

    国家

    枪支

    战舰

    运输工具

    运输通道

    军用物资

    俄国

    滑膛枪

    木帆船

    牛车、马车

    泥路

    缺乏

    英、法

    来复枪

    蒸汽汽船

    蒸汽机车

    铁路

    充足

    材料二: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必须无条件地给领主服劳役或交纳代役租;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财产;地主有权流放农奴,罚农奴做苦役,甚至可以买卖和交换农奴。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材料三: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恩格斯

    1. (1) 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在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2. (2) 材料三说“前所未有的觉醒开始了”指什么事件?
    3. (3) 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觉醒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4. (4) 依据上述材料,俄国的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 25. 观察下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中外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