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武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1-12-21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一上·咸阳月考) 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 . 做水的蒸馏实验时,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 . 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 . 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右图的标志
  • 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的液体 B .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且接触部分要在刻度线下方 C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
    A . CaO B . KOH C . H2SO4 D . NaClO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氨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氨水是非电解质 B .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也不显电性 C . 溶液、胶体、浊液的分散剂一定是水 D .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5.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NaOH溶液,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 . 有色玻璃、云、雾都属于胶体,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 . 用0.010molFeCl3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胶体粒子也为0.010mol D . 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mm
  • 6. 如图所示为一张部分缺损的体检报告单,其中表示第15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物理量是(   )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6

    1.5-2.5

    12甘油三酯

    0.52

    mmol/L

    0-1.71

    13总胆固醇

    4.27

    mmol/L

    3.6-5.18

    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2

    mmol/L

    1.0-1.6

    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0

    mmol/L

    0-3.36

    16葡萄糖

    6.94

    mmol/L

    3.61-6.11

    送检日期:2021-10-8

    报告日期:2021-10-8

    A . 质量分数 B . 物质的量 C . 摩尔质量 D . 物质的量浓度
  • 7. 偏二甲肼(分子式为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为60 B . 1.806×1022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1.8g C . 0.05mol偏二甲肼所含的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6mol D . 若偏二甲肼中N、H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3、+1,则C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1
  • 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B . 标准状况下,44.8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C . 常温常压下,4.8g臭氧中含有 个原子 D . 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 9. 关于1mol·L-1K2SO4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含有1molK2SO4 B . 1molK2SO4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液 C . 溶液中c(K+)=2mol·L-1 D . 与1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10. (2020高一上·成都期中)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a2+、Cl-、OH-、K+ B . Mg2+、Cl-、NO 、CO C . NH 、Na+、OH-、Cl- D . Na+、OH-、Cl-、HCO
  •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B . 氧化铜溶于硫酸: C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D .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 12. 某化工厂经初步处理后的废水是无色澄清透明的,经检测废水中有Na+、H+、Cl-、SO 、X等五种离子,则X是(   )
    A . CO B . Fe3+ C . Mg2+ D . Ba2+
  • 13. 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如图所示,甲、乙、丙X分别是 盐酸中的某一种,甲、乙、丙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则X是(   )

    A . C B . C . CO D . 盐酸
  • 14. (2020高一上·农安期中) 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5.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 Cl2+2KBr=Br2+2KCl B . 2NaHCO3 Na2CO3+ H2O+CO2 C . 4Fe(OH)2 +O2 +2H2O=4Fe(OH)3 D . CH4+2O2 CO2 +2H2O
  • 16. 加碘食盐中的碘以KIO3形式存在。根据反应:IO +5I-+6H+=3I2+3H2O,可用碘化钾淀粉试纸和食醋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可观察到试纸变为蓝色 B . 实验可证明该条件下氧化性:IO > I2 C . 每生成3mol I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6mol D . 该反应中IO 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二、填空题
  • 17.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离豆浆和豆渣常用的实验方法为
    2. (2) 已知R是一种金属,75.5gR(NO3)3中含有 个硝酸根离子,则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g/mol。
    3. (3) 在80g密度为d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gFe3+ , 则此溶液中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4. (4)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5. (5) 二氧化硅(SiO2)是酸性氧化物,写出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制备、能量转化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1. (1) 用单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 (2) 反应 常用于测定溶液中I2的含量。反应的还原剂是,每生成1moLNaI,反应转移电子mol。
    3. (3) 反应 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4) 高铁酸钾(K2FeO4)可作为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用FeCl3与KClO在强碱条件下反应可制取高铁酸钾,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_ClO-+_OH-=_FeO +3Cl-+_

三、综合题
  • 19. 物质A~E均含同种金属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它们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除A~E外的其他物质已略去),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

      A

      C

      D

      类别

    2. (2) 在图示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3. (3) 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 20.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MgCl2、K2CO3、NaOH,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没有气泡产生;

    ③向①的上层清液中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
    2. (2)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
    3. (3) 依次写出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②;③

  • 21. (2020高一上·三明期中) 实验室需要用胆矾(CuSO4·5H2O)配制 0.1 mol∙L−1 的 CuSO4 溶液 240mL,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还缺
    2. (2) 本实验应称量胆矾的质量为。某同学欲称量胆矾时,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3. (3) 从配置好的 CuSO4 溶液中取出 200mL,加水稀释到 500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 的浓度为
    4. (4) 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