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17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如东月考)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雕琢玉石 B . 丝线织锦 C . 葡萄制酒 D . 瓷盘破碎
  • 2. (2020·长沙) 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具有可燃性    B . 易挥发    C . 有特殊气味    D . 易溶于水
  • 3. (2021·锦州) 下列仪器能够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⑥ C . ①②⑤ D . ②④⑥
  • 4. (2021九上·开福月考)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 收集氧气并验满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6. 小明的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水平时读数为4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明俯视量筒读数为20mL,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 20mL B . 小于20mL C . 大于20mL D . 无法确定
  • 7. 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 . 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B .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C . 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D . 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
  • 8.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 9. (2020·北京) 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 . 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 .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 10. (2021九上·开福月考) 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可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 将燃着带有火焰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 . 分别观察颜色
  • 11. (2021九上·庆云月考)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12.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0·青岛)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 .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 .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D .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14. 当你在复印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 . 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 C . 氧气属于混合物 D . 臭氧是混合物
  • 15. (2019·江西) 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加热立即收集 C .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 结束时停止加热
  • 16. 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 . 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 . 燃烧木炭时采用镊子夹取 C . 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 . 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 17. (2020九上·孝南期中)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B . 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 . 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 D . 只有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18. 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是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放入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当a、b中氯酸钾均反应完后,放出氧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9. 我们在吃螺蛳粉的时候总能闻到特别的气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正确的是(   )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 分子不可再分 C . 分子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0. 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 ”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Ⅰ发生化学变化 B . 过程Ⅱ发生物理变化 C . 过程Ⅱ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 . 过程Ⅱ变化中最小微粒是氮原子和氢原子
  • 21. (2021·枣庄)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1年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 B . 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 C . 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D . 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
  • 2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CO2)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碳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B . 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 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 23. (2021·达州) 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 . 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 24.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稀士元素镝(Dy)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镝属于金属元素 B . 镝原子的中子数为66 C . 元素符号是dY D . 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
  • 25. 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g,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6. 请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或根据要求写出符号。

    ①Cl;②3F;③Mg2+中的数字2;④4O2-;⑤氧元素;⑥5个钠离子;⑦n个硫原子;⑧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⑨质子数最小的元素

  • 27.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镁,银白色固体,质量轻,硬度小,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镁在常温下能与稀盐酸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当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也与氮气反应,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因此,常用作军事上的信号弹。节日燃放的烟花中除了有硫,也有粉碎的镁粉。

      ①镁的物理性质有(只答一点即可),化学性质有(只答一点即可)。

      ②镁的用途有(只答一点即可)。

      ③硫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基本类型为

    2. (2) 李健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操作①的名称是。他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

  • 2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1. (1) 根据图1所给信息,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请你画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2. (2) 如图2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

      ①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下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

      ②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是

三、综合题
  • 29.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并探究。

    1. (1) 写出上图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3. (3) 若采用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还需补充的实验用品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收集氧气装置(“能”或“不能”)用D装置,原因是,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 (4) 某同学要用收集到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该瓶氧气最好用装置(填字母)收集,瓶底要留一点水,其目的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5. (5) 将来我们还会学到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我们应该选用的最佳装置组合为
  • 30. 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1中,甲烧杯中的现象是
    2. (2) 实验2:两支胶头滴管分别装有约1mL浓氨水,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

      ①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得出关于分子的结论是

      ②请举生活实例,验证实验2得出的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