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27 浏览次数:328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3.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

  • 14. 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 , 可由Na ClO2与Cl2反应制得。
    1. (1) 配平化学方程式: 1 2
    2. (2) 71gCl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2的质量为g。
  • 15. 我国大力推广在盐分高,pH>9的土壤中种植海水稻。
    1. (1) pH>9的土壤呈(填“酸性”或“碱性”)。
    2. (2) 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
    3. (3) 稻壳可用于制纳米SiO2 , SiO2属于_______(填序号)。
      A . 氧化物   B . 化合物   C . 混合物
  • 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 ,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称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囯“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2. (2) 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3. (3) 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1

      1

      1

      2

      1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 . 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 . 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 . 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 . “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 17. 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 (1) 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g。
    2. (2) 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写名称)。
    3. (3) 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三、流程题
  • 18. CuO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已知:CuO难溶于水。

    1. (1) 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有:①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①”或“②”)。

    2. (2) 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9. 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O4 ,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4、NaCl、Mg(OH)2和CaCO3

    ②BaSO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 (1) 除去NaCl,利用的性质是
    2. (2) 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
四、实验题
  • 20.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B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1. (1)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1. 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

    1. (1)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 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 B . 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C . 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22. 补全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⑴向1中滴加溶液

    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⑵向2中滴加盐酸

    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

    化学方程式:

    ⑶向3中滴加足量盐酸

    Ca(OH)2能与盐酸反应

  • 23.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別浸入80℃热水中(如左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 (1) 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2. (2) 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五、科学探究题
  • 24. 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1. (1) 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下图裝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Ⅱ.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配方

      面粉/ 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酵母/ g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蔗糖/ g

      0

      0

      0

      0

      5

      5

      x

      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解释与结论)

      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4. (4) 第2组,⑦中x为
    5. (5) 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6. (6) (反思与评价)

      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