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2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一上·洛阳期末) 一箱苹果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已知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箱子下滑过程中,处于箱子中间的质量为 的苹果受到其他苹果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为(   )
    A . mg,竖直向上 B . mgcos ,垂直斜面向上 C . mgsin ,沿斜面向下 D . ,沿斜面向上
  • 2. (2019·河南模拟)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下滑,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为m)的轻绳恰好水平。不计空气阻力作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外力F的大小为(   )

    A . 2mg B . 3mg C . 4mg D . 5mg
  • 3. 如图所示,六根原长均为l的轻质细弹簧两两相连,在同一平面内六个大小相等、互成60°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正六边形.已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F的大小为(  )

    A . (R-l) B . k(R-l) C . k (R-2l) D . 2k (R-l)
  • 4.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为△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Δv。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 B . C . D .
  • 5. (2020高二下·宁波期中)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力;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模型:头部看成质点P,颈椎看成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杆OP,头部在沿OP方向的支持力和沿PS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低头时,颈椎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PS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     )

    A . 3.3倍 B . 2.8倍 C . 1.7倍 D . 1.2倍
  •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1,跟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 B .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1gcosθ C . 车厢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 D . 物体2受车厢底板的摩擦力为0
  • 7. (2021高一下·洛阳期中)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系统最后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变轨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在圆轨道I的a处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在椭圆轨道II的b处再次变轨进入圆轨道II。则此卫星(   )

    A . 在轨道I上运动的速率小于在轨道III上运动的速率 B . 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II上运动的周期 C . 在轨道I上和轨道II 上通过a点时速率相等 D . 在轨道I上和轨道II上通过a点时加速度相等
  • 8. 自行车运动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廉价的方法,对提高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都有重要作用.图示是某自行车的部分传动装置,其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分别为R1、R2、R3 , A、B、C分别是三个轮子边缘上的点。当三个轮子在大齿轮的带动下一起转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 A,C两点的周期之比为R2:R1 C . 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R22:R32 D . A,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R22:(R1R3
二、多选题
  • 9. (2020高一上·南阳期中) 小明将一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下滑 经过B点,又下滑 经过C点,已知小球通过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 . 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 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10. (2020·驻马店模拟) 甲乙两车在相邻的平行车道同向行驶,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二者最终停在同一斑马线处,则(   )

    A . 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B . 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8.4m处 C . t=3s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6m处 D . 前3s内甲车始终在乙车后边
三、实验题
  • 11.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金属板B与铁块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kg,金属板B的质量mB=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

    1. (1) A、B间的摩擦力 N,A、B间的动摩擦因数 (g取10m/s2)。
    2. (2) 该同学还设计性地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一下些计时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某次实验打下的纸带及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如图(b)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E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m/s,纸带的加速度a=m/s2 , 由此可知水平拉力F=N。
  • 12.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在一块平木板上固定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使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

    1. (1) 在实验中下列要求不必要的是_________。
      A . 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 . 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调成水平 C . 记录痕迹的白纸必须在竖直平面内 D . 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静止滚下
    2. (2) 正确安装装置后,小球在斜槽末端的(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的位置即为平抛运动的起始点。
    3. (3) 将木板依次放在位置1、2、3时,小球依次从斜槽挡板处静止滚下,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依次为A、B、C。已知1、2、3位置的水平距离均为x,测得A、B间的竖直距离 ,A、C间的竖直距离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可求得小球的初速度为
四、解答题
  • 13. (2020高一上·洛阳期末) 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质量为2kg的滑块A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在通过滑轮的小球B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03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0.4s,g取10m/s2

    1. (1) 求滑块的加速度;
    2. (2) 计算小球B的质量。
  • 14. (2020高一上·洛阳期末)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路而上,一小车以v0=6m/s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与此同时,在小车后方相距s0=40m处有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了x1=6m时撤去外力,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的质量m=5kg,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 (1) 推力F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1大小;
    2. (2) 物体刚停止运动时与小车间的距离d。
  • 15. (2017高一下·杭锦后旗期中)

    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 16. (2019·镇平模拟)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B、C,A、B间用一根轻绳水平相连.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物块A上,使三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已知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 =0.5,A和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 . 求:

    1. (1) 力F的最大值;
    2. (2) 从撤去F到三物块停止运动的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