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1-12-01 浏览次数:82 类型:月考试卷
一、<strong>非连续性文本阅读</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孔子儒学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这棵大树的底部是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孔孟老庄这些先哲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上古时期文明的土壤。

    当我们理性冷静地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中国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看待中国儒学,我们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起。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中间位置。孔子学术的特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就是传述,就是继承,就是发扬光大,孔子尊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述而不作。

    我们说孔子好学,好学得先有所可学,就是学习先贤。学习先贤思考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则,“养生送死”,无非是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何以生活得更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需要养生、送死。孔子还思考由民生而人生的问题,抓住根本,治理一个小小区域,进而治理整个鲁国、整个天下,这是空间的放大。

    除此而外,孔子还说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管理的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就是损和益,损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去掉一些,益则是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增加一些,但深层的东西不会变,“虽百世,可知也”。在这里,孔子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时间的绵延连续。孔子说的三代、十世、百世则是时间的绵延。

    不管是时间的绵延还是空间的放大,孔子最为关注的还是能够超越暂时与区域性的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有自己的自然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社会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接合与调和,孔子思考的深刻恰恰就在于此。

    儒家的“儒”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是一种职业。

    但到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情况不一样了,孔子不但要洗净身体,也要洗净心灵。儒家,以先王之道濡其身,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先圣之道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跟他的学生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只是把儒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君子儒应该致力于素养的提升,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影响大家,他怎么做老百姓就怎么做。所以政者正也,为政者正,则天下不能不正。

    儒家追求的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个人不自私就是公,这就是公共意识、公德意识。一个人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这个人才是优秀的人,如果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天下的人都这样,天下为公,那便一定是大道之行,这就是儒家的追求。所以“天下为公”实际上说的是,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这种公共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追求成为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

    (摘编自杨朝明《时空维度下的孔子与儒学》,《光明日报》2020年6月27日)

    材料二:

    从孔子创立儒学一直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的这段时期是儒学登上历史的主旋律舞台的时期。儒学的创立是孔子对西周以来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思想传统的全面总结和继承发展,孟子和荀子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孔子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奠定了儒学的基本理论格局。

    春秋时期没有统一的主流文化,儒学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只是多元文化的一元”。春秋末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旧的价值观解体了,而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利益纷争空前激烈,对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因而以对人的价值和德行为诉求的儒学就遭到了冷遇。在那个各国追求迅速强大争取霸主地位的时代,在那个没有统一、稳定的时代儒学是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这也恰恰说明了儒学更适合在一个稳定统一的国家中发展成为治理理论,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或者动荡时期是会被冷落的。

    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才宣告结束。到了汉武帝时期,制度稳定发展国力进一步强盛。这样一个稳定强盛的国家急需要一个统一和平与发展的思想来适应当时的专制统治。董仲舒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自此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正式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

    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能够成为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因为儒学适应于中国当时经济、政治制度的需要。当时封建社会的统治是一种集权的统治,统治者需要这种绝对权力、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思想。儒学还具有调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的功能,在不动摇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情况下,让统治者适当地实行仁政爱护人民,让人民被这个“仁”迷惑,甘于受统治者统治。在封建社会,一个稳定的时期内没有什么理论思想比儒学更适合的了,儒学自此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统治。

    (摘编自赵颖《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孔子儒学为主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的种种思想。 B . 中华文明其实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夏商周时期就已有。 C .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人们讲儒学一般从孔子开始讲起,其实孔子处于中间位置。 D . 从孔子创立儒学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说明儒学符合统治者施行仁政的要求。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开头用大树作喻,意在强调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华文明中所处的地位。 B . 材料一基于对“儒”这一概念内涵变化的分析,得出君子之德对于老百姓的作用。 C . 儒学比其他的理论思想更加适合稳定的封建社会,因此才能持续两千多年的统治。 D . 材料一在论证说理时,善于引用孔子的话,这样显得真实可信,又容易让人接受。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儒家追求”范畴的一项是(   )
      A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 . 政者正也,为政者正。 C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D . 士需弘毅,以为己任。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strong>文学类文本阅读</strong>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情真意切释猜嫌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黛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道:“人家才拿你当个正经人,把心里的烦难告诉你听,你反拿我取笑儿。”宝钗笑道:“虽是取笑儿,却也是真话。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宝钗道:“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只怕你烦了,我且去了。”黛玉道:“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宝钗答应着便去了,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1. (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的开卷诗,甄士隐解注《好了歌》时也说“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B . 《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分别是:宝玉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凤姐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C . 第二十二回,探春制的灯谜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其谜底是风筝。 D .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贾林二人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2. (2)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段能够成功地塑造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得力于对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 B . 宝钗建议黛玉的病适宜吃燕窝粥,黛玉觉得难为的根本原因是这病每年都犯,吃燕窝粥不一定能有多大效果。 C . 选段中的黛玉一反平时的孤高自傲,呈现出坦率真诚的一面,这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立体感强。 D . 选段中的语言既有典雅含蓄的一面,如宝钗劝黛玉不要作“司马牛之叹”,用典说事,非文化人不能解;又有生动活泼、口语化的一面,如黛玉说“何苦叫他们咒我”,浅近自然。
    3. (3) 宝钗的“情真意切”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黛玉“猜嫌”已“释”呢?
    4. (4)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请分析黛玉这番话的内涵及作用。
三、<strong>文言文阅读</strong>
  • 3. 文言文阅读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 , 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B . 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C . 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D . 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2. (2)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墨子:一书里的“子墨子”就是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所记,故在“墨子”前加上“子”。“子”即为“巨子”,墨家领袖。 B . 陵阜:有“山丘”和“坟墓”的意思,文章中指“山丘”。 C . 台榭: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春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 D . “饰车以文采”与“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中的“文采”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 B . 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 C . 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 D . 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

      ②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

四、<strong>古代诗歌阅读</strong>
  • 4.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满纸荒唐言》是作者的高明预见,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红楼梦》。 B . 《满纸荒唐言》的作者借《红楼梦》给世人消愁解闷,同时寄托了内心的感慨。 C . 《咏菊》的颔联描写黛玉临霜作诗、对月吟咏的情景,富有美感。 D . 《咏菊》的尾联借写陶渊明歌咏菊花的高风亮节,暗示作者高洁的品格。
    2. (2) 有人说,曹雪芹借《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请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之处。
五、<strong>情景默写</strong>
  • 5. 默写。
    1. (1) 《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2. (2) 《大学之道》中的“”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3. (3) 《老子》四章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屋室等日常事物,老子发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的结论。
六、<strong>选择题组</strong>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家,于国人而言不仅是生活单位,更是____之所。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被西方世界理解,国人却能____。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再先进的通信设备、再清晰的视频画面,也无法替代面对面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常常把“不忘初心”挂在嘴边,但回到生命的原点,才更能真正回忆起奋斗的目标、珍贵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春节,不仅是短短一周的相聚,更是在新的一年重新出发的起点。

    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勤劳勇敢。传统文化,无须    地宣传,也无须_____地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敢于拥抱新生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有数据显示,“年俗游”已经成为春节出行新热点,故宫“宫廷式春节”让故宫旅游热度同比增长126%。我们大可不必为年味的“消退”而唉声叹气,(    )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魂牵梦萦    心领神会    大张旗鼓    不厌其烦 B . 魂不守舍    心照不宣    大肆渲染    不厌其烦 C . 魂牵梦萦    心照不宣    大张旗鼓    不胜其烦 D . 魂不守舍    心领神会    大肆渲染    不胜其烦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B .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C .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D .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能在故乡发现自己、找回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要时代脉搏被把握住,传统文化就能找到新“语态” B . 只要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就能把握时代脉搏 C . 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就要能把握时代脉搏 D . 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
七、<strong>语言表达</strong>
  •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最终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 8. 当下常见的阅读方式有三种: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如果是阅读《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请写一段话,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例清晰,200字左右。
八、<strong>材料作文</strong>
  • 9. (2019高三下·大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教师代表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同学:

    ①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

    ②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

    ③愿你们快乐地生活,愿你们始终拥有真诚与坦荡。

    ④“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以上几则祝愿语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假设你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请你以此身份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