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2-01-29 浏览次数: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于义    喻:知晓 B . 文胜质则    史:粗野,鄙俗 C . 者也      贼:伤害 D . 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
  • 2.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众人之所过               复:补救

    ②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树立

    ③吾为其无用而之           掊:击破

    ④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⑤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

    ⑥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     攻:攻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⑤⑥ D . ③④⑤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当察乱何自起 B .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C . 若火之始然 D . 常于几成而败之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攻人之疾者然     君不慈臣 B . 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 C . 斯语矣        远之 D . 使天下兼相爱      爱人爱其身
  • 5.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 . 跨者不行 B . 《诗》可以 C . 小子何莫学夫诗 D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明德             形容词作动词 B . 夫子固拙于用矣     形容词作名词 C . 不能自举也       形容词作名词 D . 与越人战           名词作动词
  • 7.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B . 是以圣人欲不欲 C . 足以保四海 D . 剖之以为瓢
  • 8.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自贼者也

    A . 生于毫末 B . 自胜者强 C .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D . 或以封
  • 9. 下列加点词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其意者 B . 其家 C . 难得之货 D . 君而自立
  •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完成的一部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B .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述的结集,一般认为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本人的主要思想。 C .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D . 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B . 现在老队友归来,颇有白驹过隙的感觉,追风少年如今人近半百,已经是拖家带口,两鬓斑白。 C . 在“双创”活动中,我们的青年志愿者暴虎冯河 , 与不文明、不卫生的商家进行有礼有节的说服教育,经过一年的整治,海口变成了一个文明卫生的漂亮城市。 D . 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 , 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 , 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②这篇文章从内容上来讲,空洞肤浅;从语言上讲,缺乏文采;从逻辑上讲,颠倒跳跃,真是不刊之论

    ③他自己是不名一钱的,惟有向亲朋借贷。

    ④他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 , 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⑤一时之间,叫喊声如穿云裂石般地响彻云空。

    ⑥从年初业内喊出全年600亿票房的目标,到最终以457亿差强人意地收官,电影市场沧海横流 , 希望与失落、野心与焦虑众声喧哗。

    A . ①②⑥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 13. (2017高三上·鹰潭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 .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 .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 .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 14.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越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②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③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④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⑤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遇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08月23日05版,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它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B . 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机器人专家对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忧虑。 C . 人工智能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 D . “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 B . 文章既肯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 C . 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D . 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专家的观点,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我们能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深刻探索自身存在的本质,将会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B . “人机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令普通人关注的问题,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C . 我们应深入探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D . 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人工智能,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加快转型,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全球传统媒体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讲话提出,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融媒体中心建设,是破解传统媒体内部运行机制创新难题的龙头工程,直接决定媒体融合程度。从2015年两会报道开始,人民日报开始尝试“中央厨房”工作机制,打通全社采编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传播”,形成“移动端讲快、PC端讲全、报纸讲深”的既融合又错位的发展格局,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融合产品。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都相继成立全媒体或融媒体工作机构,努力使“中央厨房”运行常态化,带动采编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地方各级媒体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以及各地广播电视台,都围绕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多层次推进的“融合发展方阵”。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数字技术与不同媒体融合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融合成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被运用到全媒体采编平台之中,移动直播、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这些技术进步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技术也为融合发展的传播效果评估提供了便利条件。融合发展的效果如何,包括内容传播效果和项目建设效果是否达到了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都要进行准确的反馈与评估。应以传播效果评估为重要环节,倒逼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尽管同国外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处于“第一方阵”,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甚至更胜一筹,但在内容生产上还要进一步努力。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主,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内容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第一指标”技术与渠道都是为了方便内容到达受众。

    (摘编自崔士鑫《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人民日报》2017年2月19日)

    材料二:

    4月2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报告对全国296份中央、省级、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主要报纸、301个中央及省级广播频率、37家拥有上星卫视的电视台的融合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分析2017年媒体融合传播的总体水平和特点。

    表1 报纸、广播频率、电视融合/网络传播力TOP10

    排序

    报纸

    广播频率

    电视台

    1

    人民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中央电视台

    2

    环球时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

    浙江电视台

    3

    参考消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湖南电视台

    4

    光明日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劲曲调频

    江苏电视台

    5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

    北京电视台

    6

    中国青年报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

    上海电视台

    7

    陕西华商报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广东电视台

    8

    经济日报

    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湖北电视台

    9

    浙江日报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之声

    山东电视台

    10

    广州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

    河北电视台

    表2 传统媒体渠道拓展情况

    微博

    微信

    入驻聚合新闻APP

    入驻音频/视频APP

    自建APP(含集团)

    报纸(N=296)

    97%

    98%

    94%

    -

    87.5%

    广播频率(N=301)

    94%

    77%

    47%

    99%

    96.7%

    电视台(N=37)

    97%

    95%

    95%

    100%

    97%

    (摘编自人民网研究院《2017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

    材料三:

    日前,《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蓝皮书指出,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媒体改革的必经之路。虽说新兴媒体依靠互联网和移动新载体而生,依靠先进的传播技术具有信息海量化、传播立体化、传播高效化等先天优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信息同质化、内容低俗化等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传统媒体在信息加工处理上具有专业优势,多年积累的媒体公信力与品牌影响力更是不容忽视,传统媒体在数字化环境下依然拥有自己的情怀和梦想。从融合演化路径来讲,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过程,而是全面的深入“相融”过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既不是“弱弱联合”,也未必是“强强相加”,而是优势互补,强弱结合,最终形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协同共进的良性发展局面。

    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打造一个新型的适应受众、用户需求的信息传播平台的过程,也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并发现经济新增长点的过程,更是创造内容与载体相互助益的媒体新生态的过程。2016年以来,报纸杂志停刊的消息密集发布,这是纸媒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痛点”,给行业内从业者带来紧张和压力的同时,部分纸媒的停刊也给其他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启示:传统媒体通过资源整合,以转移或者搭建传播平台的形式开拓融合道路,继续进行新闻内容生产,或许可以成为一条发展的新思路。

    (摘编自“中国皮书网”,2018年2月11日)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传播力榜单上形成垄断性优势,体现出了央媒引领融合传播的态势。 B . 中西部地区在部分媒体融合传播上,在某些领域累积起了影响力,如陕西《华商报》、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湖北湖南的电视台。 C . 江浙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较而言在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传播中表现突出,各渠道传播力较为均衡,具有综合性优势。 D . 除广播频率入驻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以及报纸自建客户端(含集团)的比例偏低外,各媒体在其他平台上的占有率均在95%以上。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工作机制,带动了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次的传统媒体积极推进制度改革,推出创新产品,提高媒体融合程度。 B . 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使得媒体面对的目标群体更加具象、更具个性,从而实现针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分析。 C .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兼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发现经济新增长点,但是也出现了信息同质化、内容低俗化等弊病。 D . 传统媒体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出媒体融合新思路,继续进行新闻内容生产,这是部分纸媒停刊给从业者带来的新思考。
    3. (3) 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为什么能走在世界前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合  同

    [美国]罗伯特•伯顿•罗宾森

    我把车开进了“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的停车场。

    “你想好了吗,伙计?”我问。

    马克咧嘴笑了。“当然想好了。距离我上次献血已经有六十天了,我终于可以再去啦!”

    “你不觉得这地方有点儿让人瘆得慌吗?”

    “一点也没有啊,”马克说,“这种献血方式很好!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不是吗?这是在鼓励我们帮助自己的同胞。”

    “在帮助同胞的时候还琢磨着要赢一千块!”我说。

    “兄弟,你也可以来玩玩啊,先献一点儿血,然后再赢一点儿钱。赔率是一比五十,这可比一般的彩票好玩多了。上一次我从这里出来的时候,口袋里多了一千块。一千块现金。”

    办公桌后面的年轻女子对马克说:“先生,根据规定,我要问您这个问题:您是否已经完整、仔细地看过合同,而且理解您即将认可的那些条款?”

    “是的,我认可。”马克说。

    “那请您在这里签字就行了。”

    马克拿起电子笔,在平板电脑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了,托尼,他可以进去了。”

    “请这边走,两位先生。”托尼领着我们走进一个大约三米见方的房间。

    马克在真皮躺椅上坐了下来。

    托尼将游戏机移过来,在马克前面摆好。

    马克立即按了一下“开始”,但游戏机上什么动静也没有。

    “等一会儿,”托尼说,“我们首先要把你身上的管子接好才行。”

    “哦,对呀。”

    托尼在马克手臂上扎了一根针,用胶布固定好。躺椅旁边有一台看上去很沉的机器,机身上贴着“有限抽血电子设备”标签。托尼在机器上按了几下按钮。

    “好啦,马克,都给你弄好了。你每按一下‘开始’,就会获得一次中奖的机会,同时也捐出了一盎司的血。”

    “知道啦,”马克说,“谢谢。”他按了“开始”,游戏机屏幕上的三个转盘亮了,继而开始旋转。“加油!加油!我要中一千块的大奖!快!快!”

    第一只转盘停在了“猫”的图案上,第二只转盘也停在了“猫”的图案上。

    “太棒了,伙计!”马克说,“来了!”

    第三只转盘停在了“狗”的图案上。

    “他妈的!”马克说,“差一点就中奖了!”

    “有限抽血电子设备”嗡嗡地响着。根据机器上的读数,它刚刚从马克的手臂上抽了一盎司的血。

    “没事儿,”马克说,“我真的觉得我运气很好。”他又按了“开始”。

    这次是两条“狗”,一只“猫”。

    我站了起来。“好啦,马克,该收手了。”

    “不,不,还不到时候呢。我好几回都快赢了。我在血管里都能感觉到我的好运就快到了。”

    “哎,那是你的血——你的血正从血管里流走。你看,马克,”我指着“有限抽血电子设备”上的读数说,“你已经捐了五十盎司啦,伙计。”

    “但我感觉挺好啊。”

    “嗯,你的脸色不太好。”

    “我就要赢了,再试几回吧。”

    他按了“开始”,大喊道:“来吧!”

    我在一旁不停地劝他别玩了,但没用。

    这时,马克不作声了。我看了一眼读数:六十八盎司。已经超过四个献血单位啦!

    “马克?”

    他没有动弹。

    “马克,醒醒!”

    还是没有动弹。

    我连忙跑到门口。门锁上了。我用力拍门。“来人啊,救命!”

    很快托尼就打开门进来了。

    托尼按了一下墙上的按钮。“我在十二号房间,需要担架床。”

    我站到托尼跟前,盯着他问:“你们想把他带到哪里去?”

    “请向后退,先生。我们只是在按照合同上的条款办事。”

    “合同条款?什么条款?”

    两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男子推着担架床走了进来。

    “请后退,先生。”一名男子说。他们一起动手,将马克抬到了担架床上。

    我尖声说:“我要求你们必须现在告诉我,你们准备对我朋友干什么。”

    一名男子从担架床旁边挂着的塑料袋里掏出一只信封递给我。“你自己看合同上的条款吧。”

    我打开信封,扫视着马克签的那份合同。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如果献血者失去知觉,本合同的第三部分立即生效。

    我赶忙找到合同的第三部分。

    我,献血者,同意将我全部的身体捐献给“献血十玩彩票有限公司”,该公司可以全权处理捐赠者的身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该身体的可用器官将被采摘下来,在公开的市场上出售……

    我飞快地朝我的汽车跑去。

    我跳上车,疯狂地逃离了那里。我没有时间系安全带。我冲出了停车场,却又一头撞在了一辆路过的垃圾车上。

    两天后,我从头到脚缠满了绷带,在一家医院的病房中醒来。

    一名护士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啊,太棒了!您醒了!”

    “现在别急着说话,您的喉部在事故中受伤了。

    她走到病房里的桌子旁,指着上面摆放着的一束美丽的鲜花。

    “您看见了吗?多漂亮的鲜花啊!”

    我想点头,结果只有眉毛动了动。

    她打开花束上的卡片。“好像是一张信用卡,卡上写着:您可以来‘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前面十次摇奖免费!”

    我浑身剧烈颤抖起来。

    “先生!先生!您没事儿吧?”

    不!我有事儿!

    一切像潮水般涌上心头。

    我的朋友马克。

    彩票游戏。

    “有限抽血电子设备”。

    担架床。

    还有——

    那份合同!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轻率地在合同上签字,一拿到游戏机就立即按了一下“开始”,马克的动作表明他已经被赢钱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后面失去控制是理所当然。 B . 小说中“我”的紧张疑心和马克的满不在乎构成了鲜明对比,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也突出了小说警示人们不可轻信的主旨。 C .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写人,读者仅能看到“我”视野之内的事物,这就制造了悬念,同时第一人称叙事也更亲切自然真实。 D . “合同”既是小说的题目,又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揭示主旨。
    2. (2) 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3. (3) 这篇小说“虚拟”与“现实”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一特征。
五、文言文阅读
  • 17.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谔,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谔性公方,明达世务,为时论所推。上谓群臣曰:“昔为大司马,荷重任,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谔上书曰:“臣闻追远慎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朝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兹,实损风化。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五品以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

        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曷若明告天下,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高祖,约遣归农,有愿依旧者,所在州县录附市籍,仍撤毁旧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正值冬寒,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以为四民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且行旅之所依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

    (选自《隋书∙李谔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B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C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D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又称表字,是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别名。在我国古代,男女都可有表字。 B .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 .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D . 诸侯死称薨,天子死称崩,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称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鄂喜欢学习,善写文章。曾在北齐担任中书舍人,经常接待和应对陈朝的使者。曾写作《重谷论》讽刺国家耗竭财用。 B . 李谔重视礼教,讲究孝道。他反对公卿子孙嫁卖祖父、父亲死后留下的妓妾奴婢获取钱财的行为。 C . 李谔注重文风,为官有功。针对当时轻薄之风,他先后上奏,建议革除文风之弊。四海之内,闻风仰慕。 D . 李鄂体察民情,造福百姓。苏威撤除毁掉路边的旅店,李鄂认为这种做法不合道理,只能徒然造成骚扰烦劳,让路边的旅店依然保留。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

      ②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六、古代诗歌阅读
  • 1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远(注)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乾元二年(759)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头构造了一幅遍地兵甲、时局动荡的离别背景图,笔力雄健。 B . 三、四句写亲朋痛哭流涕,诗人跨上鞍马告别孤城,细致地描绘了离别场面,感人至深。 C . 五、六句既描写了远行所见的自然环境,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 D . 诗歌写了启程分别、途中所见、自己回忆等情景,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脉络清晰。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七、情景默写
  •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1) 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2. (2) 在《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
    3. (3) 《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的句子是:
    4. (4) 《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
    5. (5) 李白《将进酒》说: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八、材料作文
  • 20. (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无底气,生无根据。”底气是自信的表现,是内生的巨大力量。底气,不是嗓门高、脾气大、口气粗,更不是狂妄、耍横和傲慢,而是表现为一种骨气、硬气和勇气。有底气的人有数、有谱、有据,有底气的人不忧、不惑、不惧。人固如此,家国亦然。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