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1-11-05 浏览次数:1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原理解释的是(   )
    A . 在新制氯水中加入适量CaCO3可以增大HClO的浓度 B . 升高温度有利于合成氨 C . 将FeCl3和KI混合后,加入CCl4后, 减小 D . 打开健力宝,有大量气泡溢出
  • 2. 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 B . 对于可逆反应,减小生成物浓度,会使其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C . 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可能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受影响
  • 3.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CH3OH)的反应机理一般表示为如下步骤:

    若反应②为快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4. 已知:

    则反应 的K为(   )

    A . B . C . D .
  • 5. 已知: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B . 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 . D .    可知: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中存在阳离子时一定存在阴离子 B . Pb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故PbSO4是弱电解质 C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的一定是弱电解质 D . 电离平衡正移,电解质分子浓度不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不一定增大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的溶液一定是中性 B . 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 . 同温同浓度的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 . 任何水溶液中,都一定同时存在H+和OH-
  • 9. Burns和Dainton研究发现Cl2与CO合成 的反应机理如下:① 快;② 快;③ 慢。其中反应②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③的活化能 B .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C . 要提高合成 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③的速率 D .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并提高 的平衡产率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 ,在低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B . 该反应的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C . 该反应的 ,在低温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D . 该反应的 ,在高温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 11.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K

    A . B . C . D .
  • 12. 下列措施中,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 对于可逆反应,减小生成物浓度 B . 对于锌和稀硫酸反应,改用浓硫酸实验 C . 对于可逆反应,增大压强 D . 对于可逆反应,升高体系的温度
  • 13. 已知: ,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温度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下列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5℃时,在一定体积 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当溶液中的 恰好完全反应沉淀时,溶液 。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 溶液和溶液 的体积之和,则 溶液与 的体积之比是(   )
    A . 1∶1 B . 1∶13 C . 1∶49 D . 1∶24
  • 16. 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 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 加少量烧碱固体 B . 升高温度 C . 加少量冰醋酸 D . 加CH3COONa固体
  • 17.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线虫和真菌的危害COS(g)可用CO(g)和H2S(g)来制备,同时生成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气体燃料。已知:

    化学键

    kJ/mol

    1076

    339

    536

    728

    436

    其中CO的结构为 ,则该制备COS(g)的 为(   )

    A . +82kJ/mol B . +54kJ/mol C . -285kJ/mol D . -110kJ/mol
  • 18.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的NaOH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 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比如 的分布系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的电离常数 B . 溶液的浓度为 C . 曲线①代表 ,曲线②代表 D . 由图可知 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 19. 25℃时,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 分别加水稀释,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I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B . b点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a点溶液 C . a点溶液的导电性比b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D . 将a、b两点所示溶液加热至30℃, 的值变小
  • 20. HgCl2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即使在很稀的溶液中,它的电离度也不超过0.5%;HgCl2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gCl2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能是 B . HgCl2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说明其难溶于水 C . HgCl2中含有金属Hg,一定不是共价化合物 D . HgCl2是强电解质
  • 21. 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的Na2CrO4溶液中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溶液中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B .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由橙色逐渐变为黄色 C . 若到达A点时间为5s,则 D . 由图可知,溶液酸性越大, 的转化率越大
二、填空题
  • 22. 已知有下列物质:盐酸、稀硫酸、硫代硫酸钠、氨水、二氧化硫、铜、碳酸、醋酸、碳酸钡、硫化氢。请回答问题:
    1. (1) 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且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填化学式
    2. (2) 硫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写出氢硫酸第二步电离的方程式
    3. (3) 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4) 氨水中存在个平衡,向氨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H4固体,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向移动。(填“右”“左”或“不移动”)
    5. (5) 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A、B、C三点中 浓度最大的是点,电离程度最大的是点,如果对C点的溶液进行长时间加热,其导电能力会。(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 23. 恒温下向容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通入A和B气体各1mol,发生反应: ,5分钟后达到平衡。若起始压强105Pa,平衡时总压减少了20%。回答下列问题:
    1. (1) 平衡常数K。(用分数表示)
    2. (2) 从开始反应到平衡,以气体B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3. (3) 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A、B、C、D各1mol。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填“向左”“向右”“不”)
    4. (4) 在水溶液中,C容易发生二聚反应: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C的浓度(mol/L)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B . a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的逆反应速率 C . c点的速率>a点的速率 D . c点时,C2的浓度为0.65mol/L
三、综合题
  • 24.            
    1. (1) I.为测定某盐酸的浓度,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酸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是

    2. (2)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即为滴定终点。
    3. (3) 下列操作造成滴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b.其他操作均正确,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c.未用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d.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液体

      e.未用待测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

      f.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有气泡

    4. (4) KMnO4常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滴定时应将KMnO4加入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在规格为25毫升的滴定管中,若KMnO4溶液起始读数是5毫升,此时滴定管中KMnO4的实际体积为毫升(填标号)。

      A.1.5mLB.20mLC.大于20mL D.小于20mL

    5. (5) II. 中和热的测定

      某实验小组用0.55mol/L的NaOH溶液和0.25mol/L的H2SO4的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取50mLNaOH溶液和50 mL H2SO4溶液在中(填仪器名称)进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5.2

      25.0

      25.1

      28.5

      2

      26.2

      26.4

      26.3

      32.5

      3

      25.3

      25.3

      25.3

      28.8

      4

      26.1

      26.5

      26.3

      29.6

      近似认为50 mL0.55mol/L NaOH溶液和50 mL0.25mol/L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g/mL,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测得中和热 kJ/mo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25. 工业合成氨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若将 通入体积均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进行反应 。如图所示,曲线Ⅰ表示T1温度下n(NH3)的变化,曲线Ⅱ表示T2温度下n(H2)的变化,A点为反应在T2温度下恰好达到平衡的点。

    1. (1) 由图分析可得,温度T1 T2 (填“>”“<”或“=”,下同)。若曲线Ⅰ上的B(m,n)点为反应在T1温度下恰好达到平衡的点,则m15,n2。
    2. (2) T2温度下,反应从第5min至恰好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3. (3) T2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若某时刻,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75%则此时v(正)v(逆)(填“>”“<”或“=”)。
    4. (4) 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像一定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    b.    c.

  • 26.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氧化工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将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SO2(g)和O2(g)通入恒温恒容反应器,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 . SO2(g)和O2(g)的转化率为2:1时 B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 . 生成2mol SO3(g)的同时消耗1mol O2(g)
    2. (2) 据图(a),请写出VOSO4(s)和V2O4(s)反应生成V2O5(s)与S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当SO2、O2、N2(不参与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75%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b)所示。反应在0.5MPa、550℃时的α=,判断的依据是。下列因素中能影响α的因素有

      A.压强B.反应物的组成         C.催化剂D.温度

    4. (4) 若将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SO2(g)和O2(g)通入反应器,在恒温t、恒压p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SO2转化率为α,则SO3压强为,平衡常数Kp=(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