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

更新时间:2021-11-08 浏览次数:19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

    A . 柠檬汁 B . 雪碧 C . 食盐水 D . 肥皂水
  • 2. 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B . C . D .
  • 3. 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

    A . H2O B . AgNO3固体 C . 浓盐酸 D . NaOH固体
  • 4. 已知硫酸溶液中存在H、SO42和H2O,某同学欲证明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 , 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组合能证明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的是( )

    A . 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③
  • 5.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①NaOH,②H2SO4 , ③CuSO4 , ④NaCl四种溶液,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②①③
  • 6.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 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OH D .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 7.

    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 B . 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 . 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D . 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 8.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稀氨水(弱碱)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④
  • 9.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 .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 .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 .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 .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 10. 某同学做Ba(OH)2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下列物质,灯泡会出现“亮——暗——熄灭——亮”现象的是( )
    A . H2SO4 B . HNO3 C . K2CO3 D . 稀盐酸
  • 11. 某同学发现对已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 B . 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 .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已经完全变质 D .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 12. (2014·丽水)

    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 .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 .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 .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 . 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 13. 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科同学只做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A . 盐酸 B . 碳酸钠 C . 硫酸钠 D . 氯化钠
  • 14. 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 . 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 . 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 . 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 . 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 15. 将一定量的某盐酸加水充分稀释,所得溶液的pH( )
    A . 一定等于 7 B . 一定大于 7 C . 一定小于 7 D . 一定等于 0
  • 16. (2014·绍兴)

    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属于氮肥 B . “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 C . 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 D . 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4∶3
  • 17. 如图所示,X溶液分别与AgNO3、Na2CO3、Na2SO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

    A . HNO3 B . HCl C . BaCl2 D . NaOH
  • 18.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Na2CO3+2HCl=2NaCl+H2O+CO2 B . 2NaOH+H2SO4=Na2SO4+2H2O C . CO2+2NaOH=Na2CO3+H2O D . Fe2O3+6HCl=2FeCl3+3H2O
  • 20. 某同学进行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图(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C2H5OH)。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Ⅰ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B . 步骤Ⅱ、Ⅲ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氧化钙 C . 白色固体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D . 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 2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寻找证据,并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

    1. (1) 如图所示,在盛有10 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 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混合后溶液呈色;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离子的存在(写出离子符号)。
    2. (2) 用试管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为。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性。
  • 22. 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饮料,已成为大众化的食品。
    1. (1) 酸奶是由新鲜全脂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制得,此过程属于(“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酸奶显酸性,则酸奶的pH(填“>”、“<”或“=”)7;
    3. (3) 过量饮用酸奶易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 “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如图所示:

    1. (1) 请你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走的路线。
    2. (2) 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4. 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请回答:
    1. (1) 请你写出浓硫酸与氯化钠加热得到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 (2) 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白雾”,“白雾”的主要成分是
    3. (3) 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原因是浓盐酸有
  • 25.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 、H、Cl、SO42四种离子。现欲检验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 (2) 再取上层清液再滴加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的存在。
  • 26.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则:

    1. (1) 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在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 (2) 在右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
  • 27.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而常被误食。亚硝酸盐能致癌,因有良好的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食品添加剂,但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或遇强酸则分解出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气体。请根据信息回答:
    1. (1) 亚硝酸钠的保存方式是,原因是
    2. (2) 试设计出1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简单方案(简单叙述即可):
  • 28.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1)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传感器应是采集数据来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3.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 . 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 29.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 (1) 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
    2. (2) 能证明B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 (3) D烧杯反应后溶液呈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 30. 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准备自制酸碱指示剂:她们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 (1) 用研钵捣烂的目的是
    2. (2) 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A . 催化剂 B . 参加化学反应 C . 溶质 D . 溶剂
    3. (3)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过滤的目的是

    4. (4)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和食醋中。

      花名称

      花颜色

      浸取液颜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蓝紫

      红棕

      黄绿

      粉红

      月季花

      大红

      玫瑰红

      橙黄

      粉红

      萝卜花

      紫红

      黄绿

      粉红

      丝瓜花

      黄绿

      黄绿

      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名称)。

    5. (5) 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色。
  • 31.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 (1) 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2. (2) 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2. 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

    1. (1) 检验物质:按图1实验,可确定X是盐酸,则Y可以是
    2. (2) 确定溶质成分:由图2实验,A中固体全部溶解,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硫酸铁。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接着向试管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且产生沉淀的量随氢氧化钠溶液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A中溶质有。实验中,a~b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溶质可能的组成有
    3. (3) 由以上实验总结酸的化学性质有
  • 33. 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2. (2) 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       
      A . KOH B . Ba(OH)2             C . Ca(OH) 2             D . NaOH
    3. (3) 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四、分析与计算题(共16分)
  • 34. 往1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

    1. (1) 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发生反应。
    2. (2) 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5. 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1. (1) 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 (2) 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O3溶液质量/g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淀质量/g

      0

      1

      n

      3

      4

      5

      m

      则m=。加入10g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