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2-13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 Ca(OH)2 B . CuSO4 C . Na2O D . HNO3
  • 2.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酒精 B . 铜丝 C . KOH D . 食盐水
  • 3. 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物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是(   )
    A . Cl2 B . SO2 C . CO2 D . HCl
  • 5.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0高一上·东莞月考)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金属的冶炼 B . 钢铁的锈蚀 C . 食物的腐败 D . 钟乳石的形成
  • 7. 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Fe→FeCl2 B . SO3→H2SO4 C . ClO →Cl2 D . CO2→C
  • 8.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C . 氯化氢的分子结构模型: D . 氯化氢的电子式:
  • 9.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 KCl B . H2 C . NaOH D . H2O2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B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C . 电解质的电离需要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 D . KNO3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钠玻璃可观察到火焰为紫色
  •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B . 14N与考古中常用到的14C互称为同位素 C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 . 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加以调节
  • 12.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2H2O=Na++2OH-+H2 B .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 =BaSO4 C . 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D . 铁在氯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 2FeCl3
  • 13.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OH-、Cl-、HCO B . H+、Na+、Mg2+、SO C . K+、Na+、OH-、Cl- D . Cu2+、Ba2+、Cl-、CO
  •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图为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 B . 钠燃烧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实验室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D . 实验时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
  •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FeO俗称“铁红”,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B . BaSO4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C . 炼铁高炉中用CO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 D . Na2O2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 16.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B .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C . W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Z元素的稳定 D . X、Y元素既表现出金属性又表现出非金属性
  • 17. 几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
    A . 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 . 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 . 一定有相同的原子序数 D . 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
  • 1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氯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B . 氯气、液氯、氯水的物质成分均相同 C . 新制的氯水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 D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19. 据报道、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Rb)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给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IA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铷的原子序数为37 B . 铷放到水中会比钠跟水反应更剧烈 C . 铷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与CO2反应 D . 铷的氢氧化物是弱碱
  • 20. 实验室配制8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洗净后的容量瓶需要干燥 B . 需称量3.2gNaOH固体 C . 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 . 读数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会使配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
  • 21. 向 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不会出现的结果是(   )
    A . 铁、铜都有 B . 铁、铜均无 C . 有铜无铁 D . 有铁无铜
  • 22.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 . 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以起到杀菌、抗氧化作用说明二氧化硫是种无毒的气体 C . 用NaOH和铝粉作家庭管道疏通剂,说明NaOH溶液和铝粉反应能产生大量气体 D .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不稳定,会转化成氢氧化铁说明氢氧化亚铁具有强氧化性
  • 23. 4℃时,1000mL水中溶解了22.4L氯化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测得),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 . 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 . 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 . 该溶液的体积为23.4L
  • 2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16:1 B . 10g2H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 C . 32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4NA D . 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氧原子数为0.5NA
  • 25. 某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Cl- 、Na+、Mg2+、Fe3+ , 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0 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Ba(OH)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

    ②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可能是CO2或SO2 B . 溶液中一定存在 、Na+、Mg2+ C . 溶液中可能存在Na+和Cl- , 一定不存在Fe3+和Mg2+ D . 在第①步和第②步的滤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二、填空题
  • 26.           
    1. (1) 写出MgCl2的名称,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2. (2) 写出Al(OH)3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27. 氯及其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普的灭菌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将过量的二氧化锰和100mL12mol/L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3mol,其原因有
    2. (2) 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以制得较稳定的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写化学式)。
    3. (3) 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与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混用易发生中毒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4) 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普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CO2 , 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种物质中的同种元素的反应),每消耗1molNaClO2产生ClO2的物质的量为mol;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8. 已知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丁为O2 , 乙常温下为淡黄色单质固体。写出乙中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甲的分子式
    2. (2) 若丙和丁均为金属单质,且丙为我国目前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甲和乙均为盐溶液。比较丙和丁还原性强弱:丙丁(写>、<、=),甲跟丙反应生成乙的离子方程式
    3. (3) 若甲、乙、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且丙可制胃药。写出甲和丙反应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
  • 29. 固体化合物A含三种元素,为探究其组成实验如图:

    1. (1) A的化学式为
    2. (2) D溶液暴露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黄,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3. (3)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
  • 30. 某研究小组探究金属Na与CO2反应。

    1. (1) 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打开弹簧夹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 , 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的洗气瓶。CO2收集满后关闭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将一小块Na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Na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取该白色物质溶于水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据此写出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体现了钠的性。
    3. (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一步检验黑色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装置②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装置⑤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四、计算题
  • 31. 将CuO和Fe2O3的混合物ag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混合物中加入2mol/L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将另一份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bg。求:
    1. (1) 硫酸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mol。
    2. (2) b=g。(用a表示此小题需写出解题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