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15 浏览次数:7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成多怨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相秦”的历史时期。
    2. (2) 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小历同学由此认为商鞅变法最后失败了。小历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 27.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 (1) 请将材料一图A和图B中的房屋与居住其中的原始居民对号人座(填序号A.B即可)。影响这两种原始居民建造两种不同房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人”的人是谁?
    3. (3) 材料三所述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秦国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一个工程,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该: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28.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③统一度量衡

    政治

    A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B

    军事

    C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 (1) 材料一出自我国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之口,这位改革家是谁?材料一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2. (2) 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填充到表格中。(填写序号即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可以怎么做?
    3. (3) 材料三中的诗歌歌颂的是秦王的哪-历史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鳊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 (1) 材料中的“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哪一年?
    2. (2)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秦朝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