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

    ②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③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

    ④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中央强调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在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助于维系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生活有助于维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摘编自朱启臻《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光明日报》2021年2月25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文化的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主要途径。 B . 乡村文化总体上包括农耕文化、乡村手艺、乡村景观文化和乡村节日四大类。 C . 关注乡村的空间形态、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将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 D . 进行乡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弄懂乡村文化的内涵,还要遵守坚持农民自主等原则。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 B . 文章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从乡村文化的种类、载体和建设原则等角度展开论述。 C . 文章第④段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充分有力,生动透彻。 D . 文章观点鲜明,文脉清晰,阐述乡村文化建设这样重大而又抽象的论题,能够条分缕析,言之有物。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B . 农耕文化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值得我们深人挖掘。 C . 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乡村生活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因此,要尊重农民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 D .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好承载着丰富的农业文化的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13部门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对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新个体”自主就业、分时就业模式予以明确的肯定和支持。疫情期间,诸多产业近乎停摆,不少人随之失业或降薪。然而在此期间,社交电商、直播等线上新个体经济却迅速崛起,对不少失业、待业在家的人们开创副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了创业岗位。投资低,门槛低,容易操作,是新个体经济的特色,如今它正被大众逐步认可接纳,它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是“可持续性生计”,而非一锤子买卖。新个体经济的发展,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开辟就业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活力。新个体经济此次能够得到国家的鼓励发展,说明已经具备一定量的规模和可持续性。

    (摘编自《多部门鼓励大力发展新个体经济。社交电商行业风头正劲》“财讯网”2020年7月28日)

    材料二:

    新个体经济从业者的技能形成体系尚未建立。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知识分享等新个体经济集中的行业发展时间短,与之相关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目前仍然相对滞后,缺乏规模化的人才培养能力。以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为例,2020年的智联报告显示,该职业人才需求量比去年增长了1.3倍,但全国仅有个别职业技术学院能够提供相关的职业培训,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人才供给,更多靠从业者个人实践探索,效率低且成本高。

    加快新个体经济人才技能提升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对接平台的培训资源。今年4月,人社部发出《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试点通知》,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与互联网平台培训资源对接,可以帮助解决新个体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不足以及新个体经济从业者分散,难以组织传统形式职业培训的问题。目前,试点已经在多个省区落地。今后,公共就业服务应考虑技能的市场供给情况,找到市场短时间内难以供给但平台企业有供给能力的新就业形态进行合作。

    新个体所面临的市场节奏更快,不确定性更强,风险更大。因此,支持新个体经济发展,需要制度支持与保障,探索、建设更适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制度、政策,以解决新个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摘编自《新个体经济发展需要制度建设保障》,“河北新闻网”2020年8月3日)

    材料三:

    42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个体经济”的“1.0时代”,有着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从事自主经营,点亮街头巷尾,激活了强大的个体经济。随着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崛起,“个体经济”的“2.0时代”随之而来,升级版的“新个体经济”横空出世、风起云涌,市场更加纵深广袤。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型个体劳动者,依托移动互联网,凭借知识,经验,技术、特长带来收益。

    今年年初疫情暴发,传统经济、传统业态、传统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如何保就业、调资源、做出改变,成为很多人的前路之问。现实中,李子染、李佳琦、薇娅等逐渐被推举为标杆范例,微商代购、直播带货等从实践中涌现出的新职业,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打破第一步”提供机会,也化作顺应社会变革之举。

    新个体经济的大门已经敞开,走出舒适圈,事业的新战场就在眼前,就在每个人的手机屏幕之中。它突破传统的“雇佣关系”惯性思维,从“公司十个人”转变为“平台十个人”的自由结合,为就业释放内生动力,有能力的个人,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可以自主就业,分时就业,拥有创业创新,展现才华的无限可能。而当代人个性张扬,具备新型知识结构,能够驾驭网络作家、视频博主,旅游达人等职业新形态,在从事自身爱好兴趣的同时,还能养家糊口,成就一种新的人生状态,可谓两全其美。

    (摘编自《在“新个体经济”时代弄潮搏浪》,“华声在线”2020年8月21日)

    1. (1) 下列对“新个体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个体经济具有投资低、门槛低、容易操作的特点,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了创业岗位。 B . 2020年智联报告显示,新个体经济人才十分紧缺,它的需求量比去年增长了1.3倍。 C . 新个体经济随着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崛起而产生,它是一种“可持续生计”。 D . 新个体经济的商业模式让有能力的个人拥有创业创新,展现才华的无限可能。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目前,我国新个体经济已经具备一定量的规模和可持续性,它的发展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开辟新的就业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B . 我国新个体经济因为集中的行业发展时间短,目前还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人才供给,更多靠从业者个人实践探索,效率低且成本高。 C . 1978年的改革开放催生了“个体经济”的“1.0时代”,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出现了微商代购、直播带货等新职业。 D . “新个体经济”突破了传统的“雇佣关系”惯性思维,新个体从业者在从事自身爱好兴趣的同时,还能养家糊口,成就一种新的人生。
    3. (3) 怎样才能使我国新个体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0高二上·昔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彩的山林

    李海庆

    你若问七彩,你娘在哪里,他会晃着胖乎乎的手指头指向翠绿的山林。你若很疑惑,他会噘起小嘴发出啁啾婉转的声音。

    你会很讶异,真的好像有一只飞鸟在你的耳畔飞放,和你轻声细语地交谈。

    你若问明德叔,七彩为什么叫七彩?

    明德叔说,那年,七彩在襁褓中的啼哭声划破了寂静的山林,驱散了飘渺的雾气,如声声召唤。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雀鸟,在七彩的头顶盘旋,鸟儿们清脆的叫声,仿佛让襁褓中的七彩得到了慰藉,七彩顿时安静下来,细细听着鸟儿们的温声细语。

    过了一会儿,雀鸟们的啼鸣声愈来愈大,让整片山林喧闹起来,鸟儿们啼啭的声音,在山林里久久回荡。

    明德叔回忆说,从来就没看过那样热闹的山林,好像有许多人在一起热聊着,习惯了寂静的他,被那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他走过去才发现,半空中盘旋着许多羽毛靓丽的雀鸟,它们团团围着一个包裹,包裹中有一个弃婴,舞动的小手像扇动着的彩色的翅膀。

    明德叔赶紧跑过去抱起了他。那些羽毛靓丽的雀鸟飞走了,望着天宇,明德叔脑子里瞬时冒出一个名字:七彩。

    明德叔说,雀鸟的鸣叫或许就是七彩的母语。很多时候,七彩的嘴里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像极了雀鸟发出的声音。而树上的雀鸟也好像能听懂七彩所表达的意思,叽叽喳喳地在树上欢跳,和七彩和鸣着。

    七彩慢慢长大,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和明德叔巡护山林。两个人每天都要绕山走一圈,七彩跟在后面,屁颠屁颠地走,一点儿都不嫌累。休息的时候,明德叔就教七彩写字、算术,折一个树枝就是笔,找一片土地就当纸,课堂呢,就是这片山林。

    七彩天生带着灵劲儿,明德叔教什么他会什么。明德叔总是对七彩说,将来走出这大山,外面有你的世界。渐渐的,七彩长高了,个子超过了明德叔一头。

    明德叔看着心里高兴,对七彩说,你长大了,应该走出这片山林了!

    七彩瞪着眼珠说了声,不。明德叔说,去外面闯一闯,再去找你的娘吧!

    七彩说,她遗弃我了,就不是我的娘了!

    明德叔叹了口气,说,去吧,生你的人就是你的娘!我不留你在山林里了!明德叔连夜为七彩准备行囊,一晚没合眼。

    第二天,明德叔的眼睛红肿,劝着七彩走,七彩不愿走,他硬是推着七彩上了城里的车。车启动了,七彩从车窗里伸出头,拼命地向明德叔摆手。车渐渐远了,明德叔才感觉到双眼湿乎乎的,回头看山林,一片模糊。

    七彩走了不到一个月,就给明德叔来了信。七彩在信里说,他在城里落了脚,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收入。明德叔收到信,心落了地。

    第二个月,明德叔又收到了七彩的来信,七彩说他换了工作,一个马戏团的团长相中了他,让他模仿山林里鸟雀的声音,给许多观众听,观众们都夸模仿得惟妙惟肖!城里人管这叫口技,每个月马戏团都给他开工资。明德叔收到信,心里暗暗为七彩叫好。

    几乎是每隔一个月,七彩都要给明德叔来一封信。

    七彩说,在城里也能看到鸟,但城里的鸟都是在笼子里。

    七彩说,城里太嘈杂,没有山林里清静。

    七彩说,感觉城里的空气没有山林里清新。

    七彩说,城里的景色没有山林好,大树都没几棵,草地也没有几处。七彩说他要回来,和明德叔一样。当个护林员。

    明德叔写信劝七彩,努力适应城里的生活,在那里生活才有出息。

    一年后,七彩来信告诉明德叔一个好消息,他找到了娘,要带着她回山林看明德叔。

    明德叔笑出了泪,回信说,好啊,好啊!来吧,你们娘儿俩终于团聚了。明德叔日日盼,终于盼到了七彩归来。在打着秋霜的黄昏,七彩回来了,离得很远都能看到他满是欢喜的笑,他显得更高大壮实了,像他身后挺立的大山。而让明德叔诧异的是,七彩双手拎着东西,孑然一身。

    明德叔小跑着迎上去,问七彩,你娘呢?你娘呢?七彩笑着说,领回来了!说话的声音还是那样婉转动听,像极了山林里的雀鸟。

    明德叔满脸疑惑,哪里呢?七彩拽下一块布,立时露出一个鸟笼。明德叔定睛细看,鸟笼里有一只色彩斑斓的鸟,在笼子里不断地跳跃着。

    七彩说,这是马戏团里的鸟,鸟本应在天上飞,在山林里飞,干吗要把鸟关在笼子里,我就用挣的三个月的工钱,换来了这只鸟。明德叔暗叹,花了好多钱,买了一只鸟。

    明德叔不由得再细细瞧,倏忽间,仿佛又见到那年曾在小七彩头顶飞来飞去的羽毛色彩艳丽的雀鸟。七彩用力拉开笼门,欣悦地高声说,咱们到家了,娘!那只雀鸟“嗖”的一声从笼子里窜出来,扇动着彩色的翅膀,在七彩的头顶盘旋,自由欢快地鸣叫,应和着七彩。

    七彩泪涔涔地看着明德叔和他身后的山林说,这里就是我的家,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7期)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彩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山林中雀鸟鸣叫的啁啾婉转声音,这为下文七彩到马戏团表演口技并且获得观众的一致认可做了铺垫。 B . 明德叔让七彩去找他娘,后来七彩真带回了马戏团的雀鸟当娘,这一情节体现作者设计的匠心,也突显雀鸟在七彩心里地位的重要。 C . “明德叔总是对七彩说,将来走出这大山,外面有你的世界”,表明了明德叔希望七彩能够建功立业,亦希望他将来能造福于山林。 D . 七彩花三个月工资买回的翠鸟被放出笼子后“自由欢快地鸣叫,应和着七彩”,这一描写,表现了七彩成功释放鸟儿的愉悦的心情。
    2. (2) 文中画线部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看,分析题目“七彩的山林”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 , 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 , 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已,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魏略》)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诚二弟/ B .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C .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诚二弟/ D .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诚二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借指太子本人,也称为“青宫”。 B . 江东:也称“江右”,古时称长江九江至南京段的东南方的地区为“江东”。 C . 崩:古代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天子的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之死称“崩”。 D . 阙下:古代皇宫大广]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叫“阙”,“阙下”泛指帝王的住所。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丰名声在外,受人瞩日。他年轻时品行端正,善于鉴别人才,得到国人的一致称颂,没有人不关注他;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吴越之地。 B . 李丰名过其实,不被重用。魏明帝死后,朝廷认为李丰的名声超过了他的实际才能,就很少重用他;李丰在台省任职,常托病不上朝。 C . 李丰不畏权贵,善于周旋。他儿子被选中娶公主为妻,他心里一点都不害怕;曹爽与司马宣王有矛盾,他周旋于二者之间,不依附任何一方。 D . 李丰治家有方,教子严格。他经常约束儿子不能有侵吞行为,所得赏赐都分给亲族;他死后,有关部门查抄他家,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②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阆山歌

    杜甫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注释】①公元764年春,杜甫第二次到阆州,其间,参加了阆州地区清明前后被唐玄宗赐名“仙穴山”的灵山祭祖祭神活动,写了本诗。②“阆州”二句:点出阆州名山及其方位,灵山在阆州城东北十里,玉台山在阆州城北七里,上有玉台观。③根:石根,即山根。④嵩华:嵩山与华山。⑤中原格斗:指安史之乱。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一二两句写阆中清明祭祀活动之盛,灵山和玉台山上都挂满了白花、白幡和青绿色的纱幔。 B . 诗歌三四两句写景,动静结合,“云”实指挂在松树上的白花和青纱,“江动”意为江水涌动。 C . 诗歌第三句写山上的白花和青纱存在时间之长,诗歌第四句写出山脚下震撼人心的祭祀场面。 D . 诗歌五六两句把灵山、玉台山的气象和嵩山、华山的气象进行对比,突出祭祀活动的磅礴气势。
    2. (2)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赤壁赋》中,表现苏轼与客人希望和神仙为伴、厮守明月的句子是:“。”
    2. (2)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3. (3)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道我们这一生究竟要讲多少句话?最常见的该是两个人的对话。其间的差别当然是大极了。对象若是法官、医师、警察、主考之类,对话不但紧张,有时恐怕还颇危险,乐趣当然是谈不上的。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如果是几个人聚谈,又不同了。有时座中一人侃侃而谈,众目睽睽,众人恭听,那人不是上司、前辈,便是________,自然拥有发言权,其他的人就只有斟酒点烟、________的分了。有时见解出众、口舌便捷的人,也能独揽话题,语惊四座。往往座上有二人焉,有时是主人与客人,一来一往,我答你问,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谈话,也能________。剩下的一种谈话,便是跟自己了。我不是指出声的________,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相,需要性格的力量。(    )。一般人的心灵承受不了多少静默,总需要有一点声音来解救。所以卡莱尔说:“语言属于时间,静默属于永恒。”可惜这妙念也要言诠。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众望所归     随声附和    扣人心弦    自言自语 B . 德高望重     拾人牙慧    引人入胜 窃窃私语 C . 德高望重     随声附和    引人入胜    自言自语 D . 众望所归    拾人牙慧    扣人心弦    窃窃私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往往座上有二人焉,有时是主人与客人,一来一往,我答你问,我守你攻,左右了全席谈话的大势。 B . 有时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与客人,一来一往,我答你问,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谈话。 C . 往往座上有二人焉,有时是主人与客人,一来一往,你问我答,我守你攻,左右了全席谈话。 D . 有时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与客人,一来一往,你问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谈话的大势。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唯勇者始敢单独面对自己;唯智者才能与自己相伴 B . 唯智者能与自己相伴;唯仁者始敢单独面对自己 C . 唯仁者才能单独面对自己;唯智者始敢与自己相伴 D . 唯智者始敢与自己相伴;唯勇者才能单独面对自己
八、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记忆历来被认为是高等生物特有的功能。但是,材料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20世纪60年代,科研人员用55%的镍和45%的钛制成了一种镍钛合金丝。他们将这种镍钛合金丝绕成一个螺旋形的线圈,把它加热到150℃,然后冷却、拉直。当合金丝再次被加热到95℃时,金属丝自动卷曲成原来螺旋形线圈的形状。科研人员又一次把它冷却、拉直,谁知当加热到同样的温度后,。之后,科学家发现其他一些合金,也具有这种记忆形状的功能,他们称。这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合金可以广泛应用于卫星天线、医疗器械等许多领域。

  • 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10月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公路面试通车,这是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据悉,该段公路是我国高速公路网京台线重要组成部分,通车后福州至平潭的用时将缩短半小时,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对促进海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据介绍,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大桥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为减少海上高空作业时间,项目部采取钢桁梁整孔全焊接制造,现场海上浮吊整孔架设,这种方式填补了国内斜拉桥大节段钢桁梁整孔吊装架设的技术空白。该局历时3年、耗资3.6亿元打造的“大桥海鸥号”起重船,是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该局还自主研发了一套环境综合监测和预报系统,对桥址海域的天气和海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逍遥游》中描绘了两种形象,一是“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它“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心向南冥,奋飞不止;一是学鸠、斥鹞这些“蓬间雀”,它们飞到榆枋顶上就已经达到极致,安然自适。有人说,青年人就要学大鹏,心存大志,不懈追求;也有人说,做“蓬间雀”也不错,知足常乐,尽力就好。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你赞同谁的观点呢?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