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习近平强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均属于可再生资源 B . 燃煤产生的CO2向空气中排放会形成酸雨 C . 石油和煤应更多地用于生产基本化工原料 D . 使用催化剂可提高石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 2. 反应3Cl2+8NH3=6NH4Cl+N2常用来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 B . N2的结构式:N═N C . Cl-的结构示意图: D . NH4Cl的电子式:
  • 3.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 . H2O2中加入MnO2 , 产生O2的速度加快 C . 合成氨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高压低温的条件 D .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 4.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B . E1为反应物的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 . 正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 , 且E2>E1 , 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 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 ,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 5. 下列关于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 , 则 H2SO4 和 Ba(OH)2 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 .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 , 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 C .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H 全部是正值 D .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6. 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FeCl3、KCl、Na2SO3、Ba(OH)2 B . Na2SiO3、Na2CO3、KNO3、NH4Cl C . NH3·H2O、H3PO4、Na2SO4、H2SO4 D . NaHCO3、Na2CO3、KCl、HCl
  • 7. T℃在 2 L 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反应过程中 X、Y、Z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1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 T2 , 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Z(g) B . 图 1 中 0~3min 内,v(X)=0.2 mol•L-1•min-1 C .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且达到新平衡前v正>v逆 D . 若改变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 3 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 8. 100 mL 2 mol/L 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粒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适当升高温度 B . 加入少量 ZnSO4 溶液 C . 改用 98%的浓硫酸 D . 多加锌粒
  • 9.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 Fulvio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 N4 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 1 mol N−N 单键吸收 167 kJ 热量,生成 1 mol N≡N 放出 942kJ 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4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破坏 N4 分子中化学键需要释放能量 C . N4 分子中 N−N 键角为 109°28′ D . 1mol N4 转变成 N2 将放出 882 kJ 热量
  • 10. (2018·海南) 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gCl的溶解度、Ksp均减小 B . 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 C . 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不变 D . AgCl的溶解度不变、Ksp减小
  • 11. 在25℃时,将pH=13的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
    A . 9:1 B . 1:11 C . 1:9 D . 11:1
  • 12. 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配制一定浓度的 FeSO4 溶液时,将 FeSO4 固体溶于硫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B . 将 Fe2(SO4)3的溶液蒸干,灼烧可得到 Fe2(SO4)3固体 C . 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生成 Al(OH)3 胶体,从而起到杀菌消毒功效 D . 草木灰(有效成分 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是因为 K2CO3 与 NH4Cl 发生水解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 13. 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 NH4Cl ②(NH4)2SO4 ③NH4Al(SO4)2 三种溶液中,c(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 B . 0.1mol⋅L-1 的 Na2CO3 溶液:c(OH-)=c(H+)+c( )+c(H2CO3) C . 0.1mol⋅L-1 的 CH3COOH 与 0.05mol⋅L-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pH<7): c(CH3COO-)>c(Na+)>c(CH3COOH)>c(H+) D . 0.1mol⋅L-1 的 Na2CO3 与 0.05mol⋅L-1 的 NaH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5c(Na+)= 3c( )+3c( )+3c(H2CO3)
二、多选题
  • 14.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保持温度不变,向稀氨水中缓慢通入 CO2 , 溶液中 c(OH-)/c(NH3⋅H2O)的值增大 B . 室温下,用 pH 均为 2 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 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小 C . 一定温度下,反应 CO(g)+3H2(g)═CH4(g)+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0 D . 反应 NH4NO3 N2O↑+2H2O,生成 11.2 L N2O 转移电子数为 2×6.02×1023
  • 15. 甲、乙是体积均为 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 0.1mol CO2 和 0.3 mol 碳粉,向乙容器中加入 0.4 mol CO,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时 CO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 II 对应的是乙容器 B . a、b 两点对应平衡体系中的压强之比:pa:pb<14:9 C . b 点对应的平衡体系中,CO 的体积分数小于 4/7 D . 900 K 时,起始向容器乙中加入 CO、CO2、碳粉各 1 mol,此时 正<
三、综合题
  • 16.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上有许多用途。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2S,含少量 Fe2O3、SiO2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Cu2

    Mn2

    开始沉淀

    7.5

    2.7

    5.6

    8.3

    完全沉淀

    9.0

    3.7

    6.7

    9.8

    ② Ksp[Fe(OH)3]=4.0×1038

    1. (1) 加快“浸取”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一种)。
    2. (2) 滤渣I中的主要成分是MnO2、S、SiO2 , 请写出“浸取”反应中生成S的化学方程式:
    3. (3) 常温下“除铁”时加入的试剂A可用CuO等,调节pH调的范围为,若加 A 后溶液的 pH调为4.0,则溶液中 Fe3的浓度为mol/L。
    4. (4) 写出“沉锰”(除 Mn2)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5) “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
    6. (6) 过滤Ⅱ得到的沉淀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碱式碳酸铜,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
  • 17. 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和 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A 点水的离子积为 ,C 点水的离子积为 ,对纯水由 25℃升高温度至 100℃时水的离子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各离子浓度由 点(填 A、B、C、D)变为 点(填 A、B、C、D)。
    2. (2) 100 ℃时,若向 B 点溶液中滴少量稀硫酸,体系将由 B 点移向 点(填 C 或 D)。
    3. (3) 25 ℃时,0.001 mol/L 的盐酸溶液 pH= ;25℃时,0.0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 pH= ;若将二者温度都升高至 100 ℃, (填“盐酸”、“氢氧化钠”或“盐酸和氢氧 化钠”)的 pH 会改变。
  • 18. 研究和深度开发 CO、CO2 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CO 可用于高炉炼铁

      已知: Fe3O4(s)+4CO(g)=3Fe(s)+4CO2(g)  △H1=akJ/mol;

      3Fe2O3(s)+CO(g)=2Fe3O4(s)+CO2(g)   △H2=bkJ/mol;

      则反应 Fe2O3(s)+3CO(g)=2Fe(s)+3CO2(g)的  △H3 kJ/mol(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2. (2) Ⅱ.一定条件下,CO2 和 CO 可以互相转化

      某温度下,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按甲、乙两种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

      容器

      反应物

      8molCO2(g)、16molH2(g)

      wmolCO2(g)、xmolH2(g)、ymolCO(g)、zmolH2O(g)

      甲容器 15min 后达到平衡,此时 CO2 的转化率为 75%.则 0~15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 v(CO2)= mol/(L·min),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欲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相等,则ω、x、y、z 需满足的关系是 y z(填“>”、“<”或“=”),且 y= (用含 x、w 的式子表示)。

    3. (3) 研究温度、压强对反应的影响:C6H5CH2CH3(g)+CO2(g)⇌C6H5CH=CH2(g)+CO(g)+H2O(g)   △H C6H5CH2CH3(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影响如下图所示:则△H0(填“>”“<”或“=”),压强 p1、p2、p3 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4. (4) CO 可被 NO2 氧化,反应为 CO+NO2⇌CO2+NO,当温度高于 225℃时,反应速率 v =k ⋅c(CO)⋅c(NO2)、v =k ⋅c(CO2)⋅c(NO),k 、k 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在上述温度范围内,k 、k 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之间的关系为
  • 19. 研究含硒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对控制水体中硒超标具有重要意义。
    1. (1) 已知:H2SeO3为二元弱酸,Ka1(H2SeO3)=3.5×10-3 , Ka2(H2SeO3)=5.0×10-8。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 Na2SeO3浓度较高的废水时,发生的交换反应为 +2RCl=R2SeO3+2Cl- (R 为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骨架)。经离子交换法处理后,废水的 pH 将 (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2. (2) 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除硒法是一种改良的含硒废水处理方法。

      ①已知木炭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以木炭和FeCl3·6H2O 为原料,在N2氛围中迅速升温至600 ℃, 保持 2 h,过程中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制备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过程中,木炭的作用有吸附和

      ②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在碱性废水中形成许多微电池,加速 的还原过程。 在微电池正极上转化为单质 Se,这个转化过程属于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 (3) 绿锈 (X 代表阴离子,Ⅱ、Ⅲ表示铁元素的价态)中铁元素以结构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由于结构态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层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形成了巨大的比表面积,同时结构态的 Fe还原能力优于游离态的 Fe , 使得绿锈成为一种良好的除硒剂。

      ①结构态的绿锈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而且游离态的 Fe3+还易水解生成 Fe(OH)3胶体进一步吸附 。写出 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②不同 Fe/Fe组成的绿锈对 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 所示。随着绿锈组成中Fe/Fe比值的增大,绿锈的除硒效果先减小后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③废水的初始 pH 会对绿锈去除 的效果产生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当初始 pH 增大至 11 时, 的去除效果突然迅速减小的原因是

  • 20.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的SO2 , 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 (1) 仪器B的名称是,冷却水的进口为。(填“a”或“b”)
    2. (2) 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硫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 (3) 除去C中过量的H2O2 , 然后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若选择酚酞为指示剂,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4. (4) 经3次平行实验,消耗NaOH溶液体积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1

      0.00

      20.01

      2

      1.00

      20.99

      3

      0.00

      21.10

      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g·L1(保留两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