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温州龙湾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1-12-24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
三、组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42分)
  • 30. 如图,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

    1. (1) 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
      A . 受到外力 B . 振动 C . 弯曲
    2. (2) 轻轻敲鼓,鼓发出声音,纸屑( )。
      A . 反复跳动 B . 位置不变 C . 跳动一次就停止
    3. (3) 用力敲鼓,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幅度(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4. (4) 用力敲鼓和轻轻敲鼓,听到的两次鼓发出的声音( )。
      A . 高低不同 B . 强弱不同 C . 一样
    5. (5) 停止敲鼓,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 . 鼓面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 B . 鼓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 . 人耳的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
  • 31. 土电话

    1. (1) 小东和小红用棉线和纸杯制作了“土电话”,“土电话”中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 . 棉线 B . 空气 C . 纸杯
    2. (2) 若小红捏住棉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到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A . 捏住后空气不能产生振动 B . 捏住后棉线不能产生振动 C . 棉线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3. (3) 小东说话的声音是由喉咙里的( )发出的。
      A . 舌头 B . 喉结 C . 声带
    4. (4) 在听小东说话时,小红耳朵里的各个器官都参与了活动,请你帮助她把各个器官的作用与对应的器官联系起来。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内耳

      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郭                  收集声波

      听觉神经               传递声波到中耳

      耳蜗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5. (5) 现实生活中过高过强的声音可能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我们有哪些方法减少噪音,保护耳朵。我的方法:
  • 32. 我们的呼吸
    1. (1) 呼气的过程是( )。
      A . 鼻子/口腔→气管→肺 B . 肺→气管→鼻子/口腔 C . 膈肌→肺→气管
    2. (2) 下图装置中分别模拟了哪些呼吸器官?请填写完整。

    3. (3) 把上题图①中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 )动作。
      A . 吸气 B . 呼气 C . 吸气和呼气
    4. (4) 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一般在( )次左右。
      A . 8 B . 20 C . 60
    5. (5) 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含量增加的是,含量不变的是

    6. (6)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氢气
    7. (7) 在人体的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A . B . 支气管 C . 鼻腔
    8. (8) 下列行为能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A . 经常挖鼻孔 B . 经常蒙头睡觉 C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出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