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朔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

更新时间:2021-08-26 浏览次数: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玉林) 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  )
    A . 一枚大头针 B . 两个鸡蛋 C . 一头奶牛 D . 一个篮球
  • 2. (2018·遵义)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重力越大,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B . 大型载重汽车增加轮胎数量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 . 爬杆运动中,从杆顶下滑的过程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D . 用手把玻璃杯握住停在空中,增大手对玻璃杯的压力,玻璃杯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 3. 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组成滑轮组(结构如示意图),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下列有关汽车起重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滑轮组中A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B . 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 C . 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小 D . H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
  • 4. (2018·白银) 小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 . 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车轮不受摩擦力作用 D . 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 5. (2020·宜昌) 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 B . 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 C . 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 D . 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效率越高
  • 6. (2021·枣庄)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 吸饮料 B . 拔火罐 C . 高压锅煮饭 D . 吸盘紧贴在墙面
  • 7. (2020·内江) 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   )
    A . 拖拉机有两条很宽的履带 B . 剪刀有锋利的刃 C . 刺猬身上有许多刺 D . “森林医生”啄木鸟有尖锐的喙
  • 8. (2020·株洲) 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 . A孔 B . B孔 C . C孔 D . D孔
  • 9. 如图所示,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创造了 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假设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相同,则“奋斗者”号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A . 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 . 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 .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 .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 10. (2018·黄冈) 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缷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 . 铁牛被冲到河底后,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 . 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 . 御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 11. (2020·十堰)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关于高空物体的下落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只受重力作用 B . 动能越来越大 C .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 .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 12. (2020·安顺) 仅用8天就建成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彰显的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如图所示,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地面基础建设,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其目的是增大所有挖掘机总的(   )

    A . 机械效率 B . 功率 C . D . 有用功
二、填空题
  • 13. (2020·恩施) 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 14. (2020·海南) 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弦被手拉弯,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手拉弯了弦的同时,弦也勒疼了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 15. 在墙上挂像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的。“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是由于它较低的缘故。

  • 16. (2020·北京) 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7. (2020·盐城) 在透明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塑料袋缓慢放入水中,水袋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减小)。当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水面时,水袋中水的重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相等,用塑料袋进行实验的好处是(说出一点即可)。

  • 18. (2020·黔西南) 如图所示,工人们用同一滑轮组,根据需要有两种方式来提起等重的建筑材料,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F1F2 , 机械效率ηAηB。(填“>”“=”或“<”)

  • 19. (2020·成都) 旅游景区的“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空气产生的;民航客机起飞,是利用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的。(两空均选填“升力”或“浮力”)
三、作图题
  • 20. 如图所示,甲图是正在使用的核桃夹,上、下两部分都是杠杆,乙图是上半部分杠杆的示意图。请在A点画出最小动力 的示意图,在B点画出阻力 的力臂

四、综合题
  •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和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的拉力也越大。物体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形变叫做弯曲形变。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得越历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例知,把弓拉得越满,箭就射得越远;把物体放在支持物上,物体越重,支持物弯曲得越厉害,支持力就越大。

    在金属丝的下面挂一个横杆,用力扭这个横杆,金属丝就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叫扭转形变。放开手,发生扭转形变的金属丝产生的弹力会把横杆扭回来。金属丝扭转角度越大,弹力就越大。

    定量的研究各种形变中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 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 ,其中 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也有上述比例关系。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有它的适用范围。物体形变过大,超出一定的限度,上述比例关系不再适用,这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适用。弹性限度内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1. (1)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遵从定律;
    2.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是为了避免超过弹簧的
    3. (3) 弹簧的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它与受力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
五、简答题
六、实验题
  • 23. 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1

    2

    3

    接触面

    木板

    木板

    毛巾

    压力/N

    1.0

    1.5

    1.0

    弹簧测力计示数/N

    0.4

    0.6

    0.6

    1. (1) 实验中,小明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 (2) 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比较第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 (4) 若在第1次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0.4N(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5. (5) 第2次实验中,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N。
  • 24. 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 (1)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 ,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②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25. (2020·南充)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 (2) 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
    4. (4) 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6.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 (1) 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 (2) 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3. (3) 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27.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 (1) 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使不同质量的小球
    2. (2) 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质量相同时,
    3. (3) 三次实验中,碰推前动能最小的是图(填“甲”“ 乙”或“丙”)中的小球,原因是
  • 28. (2020·吉林)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16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是: .水的密度用 表示。

    1. (1) 比较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 (2) 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有关。
    3. (3) 分析甲、丙两图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 物体的密度
    4. (4) 深入分析丙、丁两图,比较水对烧杯底的压强 和某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的大小关系,则
七、计算题
  • 29. 如图所示,一款新型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总质量为1.5×103kg,在性能测试中,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1倍,(g取10N/kg)求:

    1. (1)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2. (2) 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做功功率。
  • 30. (2020·聊城) 潜水艇为增强国防力量,维护祖国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面使其下沉或上浮。我国某型号潜水艇的总体积为2×103m3 , 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为1.26×107N,最大下潜深度可达400m。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g取10N/kg。求:

    1. (1) 最大下潜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2. (2) 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 (3) 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