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雅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07 浏览次数:1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每小题2分)
  • 1.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健全人格、学好本领的“黄金年华”。对于青春期,以下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我们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关注青春的内在美 B . 乙:人的身体外形发生了明显变化,是人生最丑的阶段 C . 丙: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矛盾,应听之任之 D . 丁:当与同学的身体发育出现差异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 2. (2020八上·大洼开学考)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烦恼,我们可以(   )

    ①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②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③封闭自己,不与外界接触

    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说明在学习中,我们应(   )
    A . 深度开发潜能 B . 接纳他人意见 C . 培养独立思维 D . 培养批判精神
  • 4.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物,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这一论述启示我们要(   )
    A . 参加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矛盾 B . 表达独到见解,发展独立思维 C . 投身社会实践,开发创造潜力 D . 提出合理建议,培养批判精神
  • 5. 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①男生女生差别大,很难找到共同点

    ②男生女生性格不一样,相互交往矛盾多

    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④男生女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更要学会欣赏对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6.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别人用“他不像男孩”或“她是个假小子”来评价某个男孩或女孩。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

    ①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②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接受

    ③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④男生女生不存在任何差别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开始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有欣赏、有爱慕、有向往……这是(   )
    A . 不足挂齿的事情 B . 可以放纵的事情 C . 成长中正常的现象 D . 说不出口的事情
  • 8. 七年级(1)班学生王强经常对自己说:“我虽然个子矮,但也有许多优点,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打造更好的自我。”王强的这种表现是( )
    A . 自高自大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 B . 充满自信、欣赏自己、悦纳自我的表现 C . 维护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知耻的表现 D . 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缺点的表现
  • 9. 下列对情绪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的基本情绪有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

    ②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是人的复杂情绪

    ③我们的情绪不会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④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法表达情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黄帝内经》中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的记载,这说明(   )

    ①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               ②要积极主动调控情绪

    ③同一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同               ④情绪只对人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有一位中学生这样描述自己:“情绪高涨起来像火山爆发一样,情绪低落时像泄气的皮球;上午还兴高采烈,下午却闷闷不乐。”这告诉我们青春期的情绪具有(   )
    A . 表现性,有时会带上表演痕迹 B . 波动性,情绪体验常常不稳定 C . 闭锁性,会掩饰自己情绪感受 D . 细腻性,会沉浸在某种情绪中
  • 12. 北京市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总是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有时乘客不讲理,她总是认为人人都有自尊心。售票员不能得理不饶人,让乘客下台阶,服务就上台阶。她采取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合理宣泄 B . 自我暗示 C . 心理换位 D . 转移注意
  • 13. 有人说,情绪是把双刃剑,它有着神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它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②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③它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④它总是使人精神不振、甚至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情绪带有极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常常由某一时刻、某些特定的情境引起,时过境迁就会意转情移;情感则不随情境的改变而转移,带有很大的深刻性和持久性。这表明(   )

    ①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②情绪会相互感染,不可调节

    ③人类具有丰富的情绪,不具有丰富的情感

    ④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情感相对稳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春节原本就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们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湖北武汉,各地医疗团队在一线昼夜奋战,为市民守卫第一道防线,责任感驱使他们尽职尽责,敬业奉献。这说明(   )
    A . 我们的情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太稳定 B .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对职业的责任感属于感激情感 C . 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D . 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 16.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情感相一致的是(   )
    A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17.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 .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D .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 18. 集体生活成就我。集体生活对我们的影响表现在(   )

    ①有利于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有利于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③有利于展示和发展自己个性

    ④决定着我们的人际交往和未来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随着集体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变得不合时宜,需要适当修改、完善。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   )

    ①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      ②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③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          ④置之不理,放任不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我们在不同的集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集体的角色往往会发生冲突。每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   )
    A . 从局部利益出发,维护班集体的利益 B . 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管其他因素 C . 只考虑班集体的荣誉问题,不顾学校的利益 D . 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 21. 在南昌大学有这么一个学霸宿舍,4位男生营造出强大的学习氛围,彼此互相吸引、共同努力,生活中相互帮助,愉快相处。毕业时,4人分别被保送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研究生。下列对“学霸宿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积极向上的小环境促进了个体的成长发展

    ②集体中的小群体都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

    ③小群体把自己的交往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

    ④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相互交往,互 学共进,增长才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2. 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共同的愿景能确保每个成员都能自觉承担集体责任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③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④共同愿景的引领之下,每个人都能开拓进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下列对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生活的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是用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④法治能有效解决社会的所有矛盾,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主要说明了(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 法律的尊严需要依靠公民自觉来维护 D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 2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在我国,法律区别于道德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 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D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26. 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这一行动(   )

    ①说明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②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杜绝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④说明法律是靠人们的自觉维护来保证实施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7. 除恶务尽,打伞破网。从中央督导组对云南孙小果案重点督办,到云南高院依法对孙小果案启动再审,被查涉案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增至20人,彰显出督导工作的鲜明态度:不管涉及什么人,坚决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这表明(   )
    A . 扫黑除恶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C .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 .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 28.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从其自身因素来看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②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④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9.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国家烟草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就管控青少年“第一支烟”从多角度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 30. 《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   )
    A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C . 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的维护 D . 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二、填空题(共5分  每空1分)
三、材料简答题(共24分)
  • 36. 某学校就“异性同学交往”问题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调查问题

    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

    认为与异性同学交往是必要的

    能够主动大方地和异性同学交往

    调查结果

    99.6%

    98.7%

    18.9%

    1. (1)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 (2) 与异性同学交往有哪些重要意义?
    3. (3) 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37.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被不同的情绪所影响。当我们被消极情绪所困扰时就会处于低落时期,这时候我们特别需要朋友的安慰。

    如果你要去安慰某情绪低落的朋友,应该如何安慰呢?请简要回答。

  • 38. 某校举行班级篮球比赛。七年级(1)班篮球队员们每天利用中午和放学后的时间,不断认真练习,相互配合,每场比赛后,分析对手特点,总结经验,经过奋力拼搏,最后获得年级冠军。比赛结束后,班主任老师对篮球队员们提出了“不仅要做篮球达人,也要做学习达人”的口号。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很快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一起赏析优秀作文,一起思考数学难题,一起练习英语口语……慢慢的,班级中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也融入到了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成绩一天天有了进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中班级凭借什么力量获得了篮球赛冠军?这种力量源自于什么?
    2. (2) 结合材料,谈谈这种力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 39. 最近,某校七年级(1)班的部分同学在值日时,经常敷衍了事,班级卫生情况经常受到学校的批评。对此,这部分同学说:“垃圾又不是我们丢的,我们凭什么打扫。”班主任说:“班级是个集体,作为集体一员,我们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告诉学生怎样在集体建设中尽责?

四、 辨析题(共6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 40.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有关法律的问题。小刚同学说:“将来我又不当律师,我也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法律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的生活不需要法律。”

    你是否赞同小刚同学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五、探究与分享(共5分)
  • 41. 《厉害了,我的国》所记录的不仅有腾跃跃九天的航天飞机、凌空飞架的港珠澳大桥、潜入五洋的载人潜水器....还有在春风的鼓荡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的巍峨华表、高悬在人民大会堂上的庄严国徽。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中国,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C600下线同样在中国,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天眼"在中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材料让你产生怎样的情感?
    2. (2) 结合材料,谈谈体味美好情感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去传递美好情感?请至少列举两种。
六、理解与分析(共20分)
  • 42. “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止于至善”意思是使人达到或处于完美的境界。

    社会中有这样的一些行为和现象:①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知廉耻,懂荣辱 ③自我省察 ④有道德底线,遵纪守法 ⑤拒绝不良诱惑 ⑥学雷锋做好事

    1. (1) 以上行为和现象属于“行己有耻”的有哪些?属于“止于至善”的有哪些?请按序号分类。
    2. (2) 青少年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3. (3) 我们该如何去追求“止于至善”的美好状态?
  • 43. 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法治教育进校园,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某校七年级准备举行一次“法治教育进校园”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大家集思广益,为活动的开展积极献计献策,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调查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

    1. (1) 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关于义务教育和青少年自我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你会重点推荐哪几部法律? (至少列举两部)
    2. (2) 请你分析图表内容,归纳其中蕴含的信息。(至少两条)
    3. (3)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做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好公民,请你从以下角度分别谈一谈我们该怎样做?

      ①在学习法律方面

      ②在遵守法律方面

      ③在维护法律方面

      ④在依法维权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