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

更新时间:2021-09-22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面对数学时最直接、最基本的感受是“求真”“求实”“崇尚真理”,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有丝毫虚假和错误,说话有据,言之有理,讲究逻辑,只讲真理没有权威,在真理面前一切理性之外的物质和意识都不能改变。对数学而言,其真的一面是             的,也是             的。求真本身就代表一种善意。而真的事物,才会具有善和美的光华。数学既具有纯粹理性又有严谨完美的形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门学科中被广泛运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又能显著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因此,数学的善就不难理解。同时,数学蕴含着促使美德生成的正能量和使人道德化的神圣力量。在人们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数学的思想方法、态度和观念会             地影响到人格,有助于形成善的道德观。(     )。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数学和音乐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典型,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是呈现自然规律的自由形式。同时,数学以             的方式描述自然,会把自然界的美展现转化成数学美,同样具有艺术美的某些特性。简单、对称、和谐、统一,数学中随处可见。希腊格言“美是真理的光辉”为无数数学家和数学发现的故事所印证。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容置喙        昭然若揭        耳濡目染        别具一格 B . 不容置疑        显而易见        潜移默化        别具一格 C . 不容置喙        显而易见        耳濡目染        别开生面 D . 不容置疑        昭然若揭        潜移默化        别开生面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得好,几何会把灵魂引向真理,学了几何就更易于认识善这个观念。 B . 学了几何就更易于认识善这个观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得好,几何会把灵魂引向真理。 C . 学了几何就更易于认识善这个观念,几何会把灵魂引向真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得好。 D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得好,学了几何就更易于认识善这个观念,几何会把灵魂引向真理。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典型产物,是呈现自然规律的自由形式,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 B . 数学是呈现自然规律的自由形式,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典型,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 C . 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典型,是呈现自然规律的自由形式,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 D . 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典型产物,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是呈现自然规律的自由形式。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政府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异,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愿望很好,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起,民本主义迅速崛起,天意与民意几乎相同,人的自主意识抬头,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认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的依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人是按照礼来生活的,通过礼自别于禽兽。 B . 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C . 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 D . 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仍起重要作用。 B . 人生第一要义就是礼,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要按照礼,也就是按理性要求来生活,其他动物则不需要。 C . 中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方风俗各异,但国家能保持统一的趋势,其深层原因是在礼的层面上彼此认同。 D . 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圣经》认为人性本恶,人的灵魂只有上帝能拯救。
    3. (3)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因此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B . 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证明了孔子关于“礼”的那一套理论在当时根本行不通。 C . 因为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所以中国在总体上维持了文明的高水平。 D . 独具特色的中华礼仪影响深远,对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态势如何?先来看一组数据。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从中不难发现,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有人说,阅读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数字阅读的蓬勃发展为更多人迈过这道门槛提供了机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数字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推动了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4个小时从上海到北京,1秒钟信息可以传到世界各地,在生活工作节奏如此快速的前提下,碎片时间造成的快阅读是时代的必然。就像文言文变成白话文,繁体字变成简体字一样,悲观地看,好像是文化的流失或遗失,但简化的背后是信息的高度浓缩及高效传播。”畅销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作者陈磊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对做知识公众号的陈磊来说,阅读的动机起初异常简单粗暴——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碎片化时代,读者没时间去看长篇大论,倒逼公众号创作者尽可能缩短信息的深度、高度,以便让读者在5分钟内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复杂的道理或者是现象,但他警告说:“5分钟读完一篇介绍经济形势的文章,你得到的是一种非常虚假的满足感,真正的学习绝对不可能在5或者10分钟之内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阅读学习、文化与娱乐,一方面却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这个时代,一切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在以“快”为常态的当下,每个人对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极短时间里,鸡汤式短文、吸引眼球的资讯、书或影视剧的梗概都被迅速扫进眼底。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知识和信息,但静下心来思考梳理时,却发现一无所获,那些支离破碎的所谓“精华”,往往是“残羹剩饭”,没有一点营养。那些海量资讯,在短时间冲击眼球后,对我们的判断、行动、决策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帮助,反而容易让人形成“惰性”习惯,即完全不动脑,甚至连注意力都很难集中。如果说经典阅读是吃大餐并消化的过程,碎片化阅读就相当于吃别人嚼过的馍,或仅用几片维生素代替正餐,省事舒坦却对自身成长百害无益。

    (选自《河北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阅读是全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 B . 快阅读是当今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时代的产物,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一些知识。 C . 碎片化阅读让人们在极短时间里,阅读鸡汤式短文或吸引眼球的资讯,从而得到了知识和信息。 D . 碎片化阅读省事,但是容易让人形成“惰性”习惯,即完全不动脑,甚至连注意力都很难集中。
    2. (2)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数字阅读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近年来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B . 数字阅读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推动了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 C . 知识公众号具有信息高度浓缩及高效传播的特点,但是真正的学习绝对不可能靠这种知识公众号。 D . 短视频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此类节目迎合了人们少花时间进行阅读学习、文化娱乐的愿望。
    3. (3) 以上材料中,《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河北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熬冬

    江岸

    大雪应该是在半夜时分开始降临的,早晨起来的时候,陈奶奶打开大门,站在自家廊檐上,看见黄泥湾宛如一只小小的船,淹没在漫天漫地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树了。从早到晚,她开门望了好几次,大雪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怕滑倒,便一天也没出门。

    这样的天气,即便把鸡放出来,它们也无法去野外觅食,只能龟缩在廊檐上,还得在地上屙一堆堆鸡屎。陈奶奶懒得放它们出来。快到晌午的时候,鸡群在鸡埘里乱扑腾,一只只脑袋都贴在竹编的鸡埘门上,尖嘴从门缝里露出来。显然,它们已经饿坏了。她只好把它们放出来,在廊檐上多撒了几把稻谷。

    傍晚,陈奶奶又在廊檐上撒了几把稻谷。几只鸡应该都吃饱了,鱼贯进入鸡埘。陈奶奶堵了鸡埘的门,却发现廊檐上还有一只鸡在啄食。她咕咕唤了两声,那只鸡非但没有向她走来,反而怯生生地往后退,退几步之后,又笨拙地跳下廊檐,跳到白雪皑皑的院子里。在白花花的积雪照耀下,院子里亮光光的,她看清楚了,这是一只麻褐色的鸟儿,比她的鸡形体小了许多。

    这个小可怜,恐怕是大雪封山,无处觅食,饿极了,才落到院子里偷食吃。陈奶奶蹑手蹑脚地进了家,轻轻关上门。她从门缝里往外看,那只鸟儿又飞到廊檐上,寻觅吃的。鸡群几乎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鸟儿好不容易才从地缝里啄食一粒两粒被鸡们遗落的稻谷。她看了一会儿,急忙到谷仓里抓了一把稻谷,轻轻拉开门,将稻谷撒在鸟儿面前。鸟儿吓得慌忙飞到了院子。过了片刻,它又飞到廊檐上,尽情啄食起来。

    第二天晌午,雪停了,天气却变得分外寒冷。陈彩凤奶奶出来喂鸡,不禁哆嗦一下,又哆嗦一下。她扬手撒了一把稻谷,鸡们一下子往稻谷撒落的地方扑去。她突然发现鸡群里多了一只黑褐色的鸟儿。这下,她彻底看清楚了,这是一只斑鸠。斑鸠的毛羽稀拉拉的,有些潮湿凌乱。它挤在鸡群中间,依然怯生生的,躲在鸡的身旁,不时啄上一口。

    显然,这是一只苍老的斑鸠,一只在野外无法觅得足够食物的老斑鸠。这天晌午,陈奶奶比平时多撒了好几把稻谷。鸡们都吃饱了四散走开了,只有老斑鸠还在啄食。这会儿,它才不再那么矜持了,啄食的速度明显加快。

    从此以后,每天早晨,每天傍晚,这只老斑鸠总会适时出现在廊檐上,和鸡群一起进食。陈奶奶怀疑它没有飞远,可能就躲在她家旁边的山坡上,守望着她的小院。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准时地不请自到呢?有一次,它不知怎么来晚了,陈彩凤奶奶隐隐约约有些失落。等它出现的时候,鸡群已经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她赶紧又往它身边撒了一把稻谷。这一次,它没有惊慌逃走,和一只喂了很久的鸡一样镇定站立着,开始进食。

    每天除了给自己做两顿饭,给鸡喂食,陈奶奶多了一件事情,就是给这只老斑鸠喂食。

    转眼间,要过年了。儿子开车回村里来接她,要把她接到竹园镇,和他们一起过年。陈奶奶捡了一筐鸡蛋,让儿子带走,带给孙子孙女吃,她却不愿意离开村子。

    儿子说,娘,平时您说在镇上住不惯,要留在村子里,我也依您了。过年您再不去镇上,您自己一个人怎么过呢?

    陈奶奶说,我走了,没人给它喂食,它会饿死的。

    还像去年一样,我把鸡也逮走,您就放心吧。

    我说的不是鸡。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我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着它,帮它把冬天熬过去。陈奶奶说着,叹息了一声。

    这一声叹息,让儿子实在琢磨不透。儿子追问,娘,您说吧,到底是啥?咱们带它一起走。

    斑鸠,一只老斑鸠,你带不走它,我也撇不下它,你别管我了,你走吧,你们自己好好过年吧。有它陪我过年,挺好。

    儿子半天无语,不知怎么劝慰她。和一只老斑鸠一起过年,这老太太,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雪大,为下文老斑鸠的出现做好了铺垫,也含蓄地写出这个冬天不好过,照应了标题。 B . 作者观察入微,对老斑鸠初次在院子里进食的过程描绘得神形毕备,将老斑鸠的惊慌、谨慎和试探写得生动形象。 C . 画线句子含蓄地写出了陈奶奶对老斑鸠有了感情,所以才挂念,同时也写出了陈奶奶的心地善良和她的孤独寂寞。 D . 小说娓娓道来,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饱含感情,如陈奶奶与儿子的对话,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陈奶奶儿子的失望之情。
    2. (2) 小说的标题“熬冬”有什么含意?作者以此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 (3) 陈奶奶为什么选择和一只老斑鸠一起过年?作者如此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畏知,宝鸡人,高迎祥率众起事,转战陕西北部,流民大军进犯陕西宝鸡,杨畏知率乡勇拒敌,勇猛识略,为知府称赞,遂成名。明崇祯九年,尝屡与明将孙传庭拒闯军。崇祯十三年,历官云南副使,分巡金沧。乙酉秋,武定土官吾必奎反,连陷禄丰、广通诸县及楚雄府。畏知督兵复楚雄,驻其地。必奎伏诛,而阿迷土官沙定洲继乱,据云南,黔国公沐天波走楚雄。巡抚吴兆元不能制,许为奏请镇云南。定洲遂西追天波,畏知说天波走永昌,而己以楚雄当定洲。定洲至,畏知复绐之曰:“若所急者,黔国尔,今已西。今顺逆未分,不能为不义屈也。待尔定永昌还,朝命当已下,予出城以礼见。”定洲恐失天波,与盟而去。分兵陷大理、蒙化。畏知乘间清野缮堞,征邻境援兵,姚安、景东俱响应。定洲闻,不敢至永昌,还攻楚雄,不能下。畏知伺贼懈,辄出击,杀伤多。乃引去,还攻石屏、宁州、嶍峨,皆陷之。复西攻楚雄,迄不能下。明年,孙可望等入云南,定洲还救,大败,遁归阿迷,可望等遂据会城。

    初,唐王闻畏知抗贼,进授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以巡抚吴兆元为总督。及可望等至,以畏知同乡,甚重之。寻与刘文秀西略,畏知拒战败,投水不死,踞而骂。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畏知曰:“果尔,当从我三事:一不得仍用伪西年号,二不得杀人,三不得焚庐舍,淫妇女。”可望皆许诺。乃与至楚雄,略定大理诸郡,使文秀至永昌迎天波归。迤西八府免屠戮,畏知力也。

    时桂王已称号于肇庆,可望闻肇庆有君,李锦、李成栋等并加封爵,念得朝命,加王封,庶可相制,乃议遣使奉表。畏知亦素以尊主为言。岁已丑,遣畏知及永昌故兵部郎中龚彝赴肇庆进可望表,请王封。议封可望景国公,赐名朝宗,遣大理卿赵昱为使,加畏知兵部尚书 , 彝兵部侍郎,同行。昱矫命改封可望秦王,可望大喜,郊迎。亡何,畏知等至。可望骇不受,曰:“我已封秦王矣。”畏知曰:“此伪也。”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敇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次年二月乃真封可望秦王。而畏知旋至,痛哭自劾,语多侵可望。遂留为东阁大学士,与吴贞毓同辅政。可望闻之怒,使人召至贵阳,面责数之。畏知大愤,除头上冠击可望,遂被杀。楚雄人以畏知守城功,为立祠以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B . 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C . 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D . 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宋代开始成为统治少数民族的官职、官员的称呼,土官中有少数民族,也有汉人。 B .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二天干与十地支,简称“干支”,本文中“乙酉年”指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2年。 C .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D .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畏知勇猛识略,率乡勇拒敌。高迎祥率领的进犯宝鸡的农民起义军及李自成的军队都遭到杨畏知的英勇抵抗,杨畏知被知府称赞,于是成名。 B . 杨畏知富于智慧,善于抓住战机。杨畏知欺骗沙定洲赢得时间调集军队,又趁敌人松懈时果断出击,大量杀伤敌人。 C . 杨畏知忠于明室,关心百姓安危。杨畏知和孙可望约法三章:不用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使迤西八府免于战火。 D . 杨畏知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赵昱奉命宣布封可望为秦王时,孙可望非常高兴,但杨畏知直言封他为秦王是伪造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畏知乘间清野缮堞,征邻境援兵,姚安、景东俱响应。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四、古代诗歌阅读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青花

    林景熙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注:公元1276年南宋灭亡。公元1278年,杨琏真伽把会稽的南宋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林景熙冒险拾取骨骸,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这首诗。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开头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化用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突出悲痛之极。 B . 三、四两句写故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隔了一条钱塘江,景色却是光明的,从而寄托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C . 五、六两句写蝼蚁为微贱之物,他们不敢在“龙所藏”的地方穴居,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大宋皇帝的尊敬。 D . 七、八两句写冬青树是从宋帝旧殿移来,故云“非人间”。万年觞指御用酒杯,意为祝天子万寿无疆。
    2. (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古人常在诗文中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体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如杜甫在《蜀相》中借用典故写道“。”
    2. (2) 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之意。
    3. (3) 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这两句是:“。”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都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了网络,就称不上为电子商务;

七、名著阅读
  • 9. 《三国演义》展示了刘备、关羽、张飞不同的英雄风采,特别是关羽一直都是“忠义”的化身,千百年来为人所膜拜,请结合原著分别写出关羽“忠”和“义”的表现。
八、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此事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但2018年袁隆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消息,迅速湮没在流量明星的种种热搜绯闻里。几乎无人提及,无人关心。这位让中国的13亿人口吃上了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最近却接二连三地被网民辱骂。他买了两部手机,有人诅咒他暴毙;他在车展上摸了一下豪车,就被恶意揣测生活奢靡;他有一栋政府奖励的改成办公场地的别墅,就被攻击腐败堕落、德不配位。

    对此,有人在问:我们这个时代,怕是对科学家有什么误解?

    有人问:凭什么,科学家就应该默默无闻,而明星们打个喷嚏都能上热搜?凭什么,科学家就应该甘于清贫,而明星们发个呆就能日进斗金?

    也有人说:袁隆平,你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一群白眼狼喂得太饱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