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6 浏览次数:9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后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反映了(   )
    A . 西周分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 商朝未能实现对地方有效管辖 C . 血缘分封制成为中央集权的基础 D . 商周君臣关系是宗法制主要区别
  • 2. 唐中宗时,中亚粟特人的男装被改造为唐朝女性的时髦服装,女子穿胡服、戴胡帽的现象大量涌现。刘禹锡诗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这反映了当时(   )
    A . 外来文化成为思想主流 B . 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 . 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 D . 诗歌描写以服饰为主
  • 3. (2021·济南一模) 宋初,延续了唐代良贱不婚的传统。南宋后期,“婚姻不问阀阅”已经成为不少家庭恪守和遵从的信条。这一变化(   )
    A . 深受理学发展的影响 B . 得益于科举制的完善 C .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 . 冲击了封建纲常礼教
  • 4. 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朝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的参考功能已经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是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关注宗亲族道的提倡。家谱的修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到民间私修。这反映了宋以后(   )
    A . 宗法观念日益淡薄 B .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 . 家谱社会功能衰退 D . 地方政府的职能扩大
  • 5. 严嵩、张居正两人,一个谋私,一个为国,都是名为内阁首辅而实为宰相。这两人一个为了迎合皇帝,一个为了国家利益,都以不惜得罪整个文官阶层为代价,最后的下场都极惨,都落得一个声败名裂、家产被抄、子孙受罪的结局。这说明明朝的文人阶层(   )
    A . 刚烈正直不畏权贵 B . 形成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 C . 以制衡内阁为己任 D . 有效地制约了朝臣的专权
  • 6. 经济学家刘逖以现代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对1630至1840年中国GDP进行了估算,并由此得出结论:清代人均收入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康乾盛世时--度跌至最低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 赋税政策发生改变 C . 中原自然灾害频发 D .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7. (2021·甘肃二模)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其意在(   )
    A . 拓展洋务领域 B . 主张全盘西化 C . 否定洋务运动 D . 推翻清朝统治
  • 8. 19世纪末,外国资本被允许在中国投资设厂,国人和部分企业家对各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看得更为清楚,从“实业振兴”到“棉铁主义”,“重工”逐渐从“重商”的话语体系中摆脱出来。这一转变(   )
    A . 说明重商思想发生根本变化 B .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 . 完善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比例 D . 推动了清末民初的工业化进程
  • 9. 新中国成立后,小说家和诗人们大都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情,开始寻找新的叙事资源。他们决心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写出歌颂英雄、歌颂时代、具有史诗意义的革命颂歌。如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孙犁的《风云初记》柳青的《铜墙铁壁》等。这些作品(   )
    A . 逐渐突破了“左”的思想束缚 B . 重构了国家集体化的记忆 C . 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 塑造社会主义国家新风尚
  • 10. (2021·通州一模) 下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农民得以成功脱贫致富

    B

    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新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推动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制企业

    D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主要强调(   )
    A . 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 . 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C . 阿拉伯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D . 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 12.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
    A . 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 B . 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 . 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 D . 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 13. 历史学家赵琳认为:“一个依法运行的宪政社会使得人类的进步成为可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督教末世论盼望上帝降临的传统历史观,用一个不断进步的人间理想取代了虚无缥缈的天国蜃景”。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建立的宪政社会不包括(   )
    A . 法国 B . 英国 C . 美国 D . 德国
  • 14. 大致来说,《共产党宣言》地域传播总的路线是:在伦敦面世,1848年后登陆欧洲大陆,开始在欧洲各国流传;之后,传播按两大主线进行,一路跨过大西洋传向美洲,一路传向俄国,再扩散到亚洲和非洲;最终,传遍了整个世界。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
    A . 在德国诞生 B . 具有科学性 C . 反映时代性 D . 传播速度快
  • 15. “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   )
    A . 《悲惨世界》 B . 《战争与和平》 C . 《老人与海》 D . 《母亲》
  • 16. 《世界不是平的》的作者尖锐地指出:“技术进步并不能决定全球化,因为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全球化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全球化也并不是一条单行线。”作者意在说明(   )
    A . 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无法持续 B . 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的新思维 C . 科技进步是全球化发展动力 D . 经济多元化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初年,由于地主势力受到打击,各地都有不少荒田可以开垦,自耕农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但明代中后期以后,在赋役负担、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的共同冲击下,自耕农阶层越来越萎缩,地权日益集中于各级地主的手中,乡村社会分为地主与佃雇农两大社会阶层。明代地主占有的土地,绝大多数都通过租佃的方式经营,当时的佃户大致可以分为钦赐佃户、官田佃户、佃仆、一般佃户四类,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各不相同。

    ——摘编自高寿仙著《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

    材料二  明清时期,大批破产贫民涌入长江流域的山区,进行垦殖,政府发给路费、耕牛、种子等并免征赋税。甘薯、玉米等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低、南方种植更为便利的作物推广,也加速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垦。随着南方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应增加,经济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永佃制和货币地租也开始推广,城市工商业进一步繁荣,江南新兴市镇星罗密布:

     ——摘编自齐涛《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古代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自耕农经济的变化及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流民涌入长江流域的原因。
  • 18. 某校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设计党史纪念馆。提供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紧要历史关头,在异常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清楚地指明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和办法,团结并带领人民前进。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能够把如此众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朝着一个正确坚定的方向团结奋进,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国共产党。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校党史纪念馆中1978年至2000年的展板设计撰写一份设计报告。(包含设计主题、设计目的、展板内容;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 19. (2021·深圳二模) 太平洋地区贸易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列强对这一地区贸易的争夺深刻影响着相关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殖民政府开辟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航线,这条航线连接东亚和美洲的贸易市场。西班才人用大帆船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运送大量银元到马尼拉,再到澳门购买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经马尼拉运到阿卡普尔科,然后转销到美洲各地和西欧。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将马尼拉一中国贸易航路与葡萄牙人开辟的太平浑西部跨洋贸易航线联结起来,使以中国为中心的环球贸易航线得以形成。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等

    材料二  伴随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美国越来越重视对太平洋地区的开发。1890年,美国海军上将马汉提出,占地表三分之一面积的太平洋世界才是20世纪美国的生命线。此后,美国政府逐步实施其太平洋地区拓展战略,力图将大洋彼岸巨大的中国市场纳入美国掌控中,并建立太平洋舰队以保护商船。1898年美国挑起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波多黎各,并取得关岛、菲律宾的控制权。20世纪初,美国取得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马汉提出的建立太平洋海洋帝国的目标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兴盛的历史条件,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施太平洋战略的背景,指出这一战略的实质。
三、论述题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鄂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武汉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代表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中国开放汉口、九江等为通商口岸。

    ✦1861年3月,英国官员威力司等人抵达汉口,查看地势,立行通商,并在汉口圈划了租界地皮。次年,江汉关建立,开始征收关税。

    ✦1890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钢铁工业—汉阳铁厂,以及民用企业—湖北织布局。此后,以食品、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的工厂纷纷建立,武汉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工业中心之一,号称“东方芝加哥”。

    ✦1900年,张之洞主张修建的粤汉铁路开始动工,武汉开始成为中国铁路的枢纽。此外,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成为武汉大学的前身。

    ✦20世纪初,清末新政期间,在谘议局代表赴京请愿时,汉口商界1万多人送行。1910年,武汉商民多次集会,抗议清政府“铁路国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士兵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次日,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布脱离清政府。

    ✦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北伐,10月占领武汉三镇,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汉口;次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下,以湖北总工会为代表的武汉各界人士,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运动,最终收回了汉口英租界。

    ✦1938年6月到10月,为保卫武汉,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的长江两岸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血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战役。中国的空军、海军及苏联志愿空军也参加了战斗。

    ✦1947年5月,以武汉大学为首的全国各高校学生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学生运动为主的第二条  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结束。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请为小鄂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武汉与近代中国工业化、民主政治、民主革命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