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2 浏览次数:74 类型:月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高二下·莲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在统一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礼乐制度崩溃以后,主要从下层平民中崛起的“士”阶层,为寻求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一系列自成系统的思想体系。他们放言无惮,自由争辩,出现了独立的思想发展空间。因此,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对话,基本上自始终贯着一个主人公形象。他往往扮演一个先知先觉者或真理的代言人,对同自己对话的另一方进行道德训导或批评,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强烈自信和独立的个体意识。

    如《论语》中循循善诱的孔子,《孟子》中“舍我其谁”的孟子,《庄子》中虽然出现了众多虚构的言说者形象,但它们也仅仅是作者的代言者而已。透过它们的对话,作者的意图仍能在其中某一方中鲜明地体现出来。这种以真理自居,视他者为“异端”甚至“无知”的对话传统,也决定了这种对话是封闭的、单向的。

    同学派内部严守家法的传统相反,先秦诸子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批判却是自由、激烈的。一向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百家争鸣”,其主要的精神大概就是指这种自由、大胆的批判意识。但在传世诸子之文中,学派之间发生直接论战的辩论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对所闻思想加以批评或评论。虽然只是片言只语或单篇流传,但从中亦可窥见这种自由大胆的论争精神。如《庄子》“剽剥儒墨”(《史记·老庄中韩列书传》),对儒家“以《诗》《礼》发冢”(《天道》)极力予以讽刺。

    学术评判,贵在客观公允。而先秦学派的争鸣往往以攻伐为能。对此,梁启超通过与希腊哲学之辨难特征相比较得出结论说:“希腊哲学之所以极盛,皆由彼此抗辩折衷,进而愈深,引而愈长。亘数百年,皆此之由。”然而“先秦诸子之论战,实不及希腊之剧烈、而嫉妒褊狭之情,有大为吾历史污点者”言辞不免有所偏激,但却道出了诸子辩论的弊端所在。

    在“七国争雄”的战国时代,国家之间遇有争端或冲突,往往以游说谈判,和平解决,这为当时士人骋辞辩难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话又不仅仅是一种交际手段,而且成为优化人类生存的精神动力。

    巴赫金也说:“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墨子曾用他那质实的言语总结:“夫一道术学业仁义也,皆大以治人,小以治官,远用遍施,近以修身,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此君子之道也。”(《非儒下》)《论语》《孟子》中凡是孔子、孟子回答弟子之问,也无不从人固有“仁”之端处入手,因为离开了道德实践性,“仁”便成为游戏空谈。

    同先秦诸子对话以内求做人,外求救世的道德性追求不同,古希腊哲学之辩的价值取向是“尚知重于尚用,求真重于求好”。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苏格拉底所要探讨的“知识”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x是什么?”即探讨概念的逻辑定义。苏格拉底曾用穷根究底的问答论辩方法探讨“美是什么”。他一开始就承认自己由于“愚笨”,不能替“美”下一个定义。论辩的最后,他不无感慨地说:“我面面受敌,受那人的骂,又受这人的骂。但是忍受这些责骂于我是有益的。”苏格拉底这种开放、兼容的对话精神与先秦辩论完全不同,但奠定了希腊哲学的创新精神。

    (摘编自宁登国《先秦诸子散文对话的价值取向》)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纷纷著书立说,以表现自己强烈的自信和独立的个体意识。 B . 诸子散文的作者总觉得自己是先知先觉者,相互批判与辩论,其争辩自由而激烈。 C . 和希腊哲学辩难不同,先秦学派的争鸣以攻伐为能,这违背了学术评判的公允性。 D . 战国时代,国家之间的争端或冲突、只要通过士人的骋辞辩难就能得到和平解决。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指出了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对话所具有的特征,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了立足点。 B . 《论语》《孟子》等的言说者之例论证了先秦诸子散文对话中贯穿着一个主人公形象。 C . 文章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法,形式多样,有名著名言的引用,也有人物话语的引用。 D . 最后一段对比先秦诸子对话和古希腊哲学之辩价值取向,得出后者优于前者的结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都会有一个主人公形象存在,而这个形象可能是真实的人物,也可能是虚构的形象。 B . 先秦的“百家争鸣”具有自由、大胆的批判精神,但只是片言只语或单篇流传,学派间鲜有直接交锋。 C . 梁启超认为,古希腊哲学之辩愈辩愈发展,而先秦诸子之辩愈辩愈封闭,诸子之辩成为中国历史污点。 D . 苏格拉底也通过辩论来探讨古希腊哲学中的“知”与“真”,但其兼容的对话精神不同于先秦诸子辩论。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2021高一下·隆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如今,“萌”不仅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消费力。近几年“萌经济”在国内发展飞速,其拉动力量不可小觑。2020年,持续整个国庆假期的第九届“动漫北京”游园活动,现场动漫衍生品、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更是超过千万元。

    “萌经济”由“萌文化”衍生而来,主要通过招徕顾客或粉丝的方式培养忠诚度,并进一步借此开发各种实体经济产品。“萌经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属于年轻人的消费热点,但实际上,目前在市场上,我们已经可以在宝可梦“皮卡丘”等形象上看出“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强大能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萌”是触发人们正面情绪的开关,可以让人拥有安全感,放松戒备、激发快感,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得到治愈。当今市场正是看中了广大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将萌IP作为载体,促进了“萌经济”的发展。线上线下的互动已经成为“萌经济”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未来还会继续在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方面不断延伸。

    (摘编自《“萌经济”席卷假日消费升级带动亿元市场》

    材料二:

    从手机外壳到零食包装,从玩具玩偶到猫爪杯,以这些物品为代表的“萌经济”已悄然崛起,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此类“萌经济”的知名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大多来自国外,这也给中国企业提了个醒。企业在满足年轻人的“萌经济”需求中,也要注重对他们精神价值需求的满足,以更丰富的“萌经济”产品,给消费者更多的惊喜,从而提高他们的获得感。这考验着我国相关企业及产业的创意及内容原创能力。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挖掘现存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与“萌经济”对口的内容及IP,比如《西游记》的师徒四人,能否以“萌萌哒”形象进行二次创作?应当说,这方面的文化资源数量不少,是值得重视的IP宝藏,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光想着“吃老本”,需要吸引更多创意,运营、内容人才,从打造整个产业链入手、全面推动“萌经济”的规模化、体系化运转。当然,这注定是一个相对较“慢”的产业投入周期,但文化产业本身就不能仅仅盯着赚快钱,故宫之所以在“萌经济”上取得成功,也是得益于故宫长时间在文创领域的深耕和创新。

    (摘编自《崛起的“萌经济”呼唤更多创意IP》)

    材料三:

    “萌”是由日本的动漫文化发展而来的,对包括日本、中国等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逐渐蔓延到欧美等国家的流行文化之中。

    中国的“萌”文化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其背后的消费市场却十分广阔。“萌”经济的发展、“萌”只是外在形式,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控力和推陈出新的创造力。企业要想在层层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充分把握受众动态,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动态,不断推陈出新。另外,企业也可以在包装或消费场景上加大创新力度,迎合各种节庆、季节等推出不同的产品;利用场景营销的优势打造网红店等。由于可观的利润,很多不法商家纷纷效仿起来,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注意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恶意泄露等现象的发生;相关的法律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惩罚力度;另外,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提高自己辨别真假的能力,对盗版现象要积极举报。

    现阶段,我国的“萌”文化还在持续升温,不仅丰富了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化和青年亚文化,也满足了当代人面对现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时,爆火的“萌”经济推动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前行的步伐。但是,我国“萌”文化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未来还需不断完善。

    (摘编自《基于“萌”文化的网红产品消费行为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萌文化”带来了“萌经济”,近几年我国的“萌经济”发展十分迅速,2020年,“萌经济”带动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B . “萌经济”具有强大能量,是比较典型的属于年轻人的消费热点,但现在有“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趋势。 C . “萌经济”所涉及的产品种类很多,但国内相关企业没有“萌经济”IP,这对我国“萌经济”的发展是个考验。 D . 我国的“萌经济”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要更好地发展,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历史悠久,文学艺术作品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优秀文化资源能够用来进行二次创作打造成“萌萌哒”形象。 B . “萌”发展自日本动漫文化,对世界流行文化有所贡献,不但对亚洲有影响、还蔓延到欧美等国家流行文化之中。 C . 我国“萌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前者对后者有推动作用,只不过,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D . 企业只要把握住消费者心理,触发他们的正面情绪,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不断创新,就能在层层竞争中脱颖而出。
    3. (3) 围绕着“萌经济”,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岁出门远行

    李永康

    鸡叫第二遍,妈就把我喊起来。妈说,先洗一帕冷水脸清醒清醒。我知道妈不会为了一小盆水浪费一小捆柴火。一小捆柴火可以卖两角钱,两角钱可以买两斤多盐,买十多盒火柴了。但我确实需要冷静冷静。昨晚,妈试探着问我,敢不敢一个人进城去看看你爸。我夸下海口说,敢!妈说,我还是担心。我缠着妈说,就让我出一趟远门嘛。妈好不容易同意了,我兴奋得一夜也没睡落实。

    洗过脸,妈拿出一个鼓鼓的半旧军用帆布包斜挎在我的肩上。妈边挂边叮嘱,一路上要小心。我边啃昨晚蒸的玉米窝头边“嗯” 着。遇到啥事,你要端端地走,千万不要去凑热闹,千万不要去爬车。妈说着,又将我的腰带—一根帆布绳子解开,从裤裆里出一个布袋对我说钱就装在这里面,路上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见到你爸才把它拿出来。妈试着将布袋扽了扽,感觉结实了,才又塞进去。然后,蹲下,将腰带绾了几个死结,用牙咬着扯得紧紧的。妈直起身子又说,路上口渴了也不要去田边水塘捧生水喝,走拢你爸那里有糖开水。我用兴奋的口吻催着妈问,可以走了吗?妈紧紧地捏了捏我的手弯,似乎才刚刚下定决心说,走吧。

    推开院门,雾像浓烟一样涌过来包围着我和妈。四周白茫茫一片,脚下的路只能见着簸箕大一团。妈陪着走了几步,犹豫了一下把我叫住,说等雾散开了再走。我极不情愿地停下。路边的马蹄子、线线草,还有不知名的小花像刚刚被一场小雨淋过一样,绿的黄的叶子颜色越发的亮,叶尖、花瓣挂着水珠儿像举着放大镜一样——我有点吃惊自己的发现,正要蹲下身拿食指去逗亮晶晶的水珠玩。妈又说,算了,走!我在前,妈在后——上了大路——碎石路,我才发现。我要妈回去。妈说,等雾再散一下。我在前,妈在后,又走。

    路上没有行人,也没有车。不晓得走了多长时间,可以朦朦胧胧地看到远处一些人家的竹笼和房屋了,我才想起该叫妈回去了。转过身,不知啥时候已经回了。空荡荡的路上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心里一片茫然。

    我静立了一分钟,把搭在屁股上的包移到肩胛下,那里面装着两件给爸用来换洗的衣服和两个我的午饭—玉米面窝头,最最重要的是衣服里还藏着一张纸条,那上面记着爸的地址,弄丢了,我去城里就会成为瞎子——找不着爸。我在包上轻轻压了压,又摸了摸裤裆处,就挺挺胸,迈开大步带劲地走了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门远行啊!

    起初,我目不旁视,只埋头走路。渐渐地,顽皮性就显露出来。时不时把一小块浮石踢着在路上滚得远远的。有时,劲用得大,石子碰着石子飞溅到路边的农田里。我就不由得伸伸舌头,四下里瞄瞄,生怕被人看见挨骂。农田里还有一些稻草垛,东一块西一块堆放着,像教科书上画的蒙古包一样。收割后的稻茬儿已长出一些尺把长的粗粗的墨绿色秧苗。田里东一团西一团正由嫩黄返油绿的,远看如针一样细的秧苗密密的,那是打谷机作业过的地方。

    公路弯了又直,直了又弯,好像没有尽头。

    一段坡路上,有辆驴车拉着尖尖一车蜂窝煤在道路中间很吃力地往上爬。我赶快过去帮忙。推上坡后,车把式抹把汗,看了我一眼笑着问我,去哪里?

    和车把式说了地点后,我才想起妈的叮嘱,就有点后悔。

    车把式看也不看我一眼拖长声调漫不经心地说,还远着呢。

    我脸上有些不快地问,还有多远啊?

    车把式又说,其实说远呢是逗你的,我天天走这条路,不紧不慢的,我从来就不晓得这条路有多远。你跟着我走吧,消磨一定的时间自然而然就会到的。

    我跟着驴车走,它快我也快,它慢我也慢。听着驴踢跶踢跶,还有车轱辘吱呀吱呀的声音,我心里的不快也烟消云散。

    过了桥,就进城了。

    我从书包里搜出纸来问了一位老大爷。经他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爸住院的医院。一打听,爸早上已经出院回家了。我二话说,撒腿就打了转身。

    那天,我回到家夜已经很深了。爸妈还坐在灶房的煤油灯下焦急地等待着。见着我,爸说:我也是走走停停休憩着回的家,咋在路上就没有看见你呢?

    我默默地摇头。

    妈把书包接过去打开,取出压扁的玉米窝头问,你中午都没有吃饭?我才感到肚子饿得发慌。爸用虚弱的声音吩咐妈,赶快去抱捆柴火进来烧盆滚水给娃烫烫脚。爸说,娃娃今天走了八十多里地呢。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伏在饭桌上就呜呜呜地大声哭了起来。

    那年,我虚岁十二刚上初一。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插叙前一晚母亲让“我”自己一人出远门的情景,代了故事情节的起因,也写出了“我”的兴奋和母亲的担心。 B . 小说首尾照应,以洗冷水脸开始,以洗热水脚结尾,一冷一热,都流露出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倾注的深沉而隐秘的爱。 C . 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大量使用细节描写,如“我在包上轻轻压了压”,写出了“我”独自出门时的悠闲自在与信心百倍。 D . 小说通篇以“我”的孩童视角进行叙事,呈现出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
    2. (2) 请概括主人公“我”的心情变化。
    3. (3) 本文画线部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奋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 , 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宫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陇蜀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氏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氏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弟奇,游学洛阳。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闾 , 卒于家。奇博通经典,作《春秋左氏删》。

    (节选自《后汉书·卷三十》)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B .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C .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D .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B . 《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 . 胡,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如《过秦论》中“胡人”即为此意。 D . 乡间,古以二十五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闾,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奋从小好学,深受老师赞赏,他跟从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得到刘歆的称赞,刘歆对他的学生说,孔奋已经从他那里学到了大道理。 B . 孔奋身处乱世,出淤泥而不染。他因躲避战乱到河西地区,在姑臧这个富庶的地区任职四年,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孝敬老母,受到上司的敬重。 C . 孔奋为官清廉,感动姑减吏民。被征召入京的官员,唯独他没有资产钱财,姑臧的官吏百姓凑集很多的牛马器物追送给他,他一概不接受。 D . 孔奋疾恶如仇,改变一方风气。他自从担任府丞就受官民敬重,担任太守后热爱有美德的人,痛恨不良行为。全郡被称颂为清廉安定之地。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②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高一下·邢台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注]①本诗创作于陆游四十岁左右,他罢官回到家乡,赋闲在家,心情非常矛盾。②差科:指差役和赋税。③佛粥:“腊八粥”,早在宋代,每逢腊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以作供佛和施舍给人。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腊月”扣题,“风和”“意已春”以乐写悲,反衬作者被贬官回乡的痛苦复杂心情。 B . “漠漠”“重重”两个叠词,描画出乡村炊烟袅袅、牛迹重重的生活图景,层次感强。 C . 尾联上句写腊八节人们互赠、食用“佛粥”的习俗,生活气息浓厚,也让本诗更富有文化味。 D . 尾联下句着一“更”字,写出了万物更新的气象,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春天早日到来的渴盼。
    2. (2) 颈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描述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2. (2) 李白《蜀道难》中,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峰回路转的两句是“”。
    3. (3) 《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和本质      , 是指引新时代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旗帜和思想风帆。雷锋精神,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      和有力解读。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是博大精深、厚重殷实、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形成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共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党深入持久地组织开展群众性学雷锋活动,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时代典型不断      , 人心向善、人心思进成为社会心理主流,雷锋精神成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成为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的标签。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向心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雷锋一生秉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信条,其精神中存在着丰富的友爱与互助的因子,      出亮丽的人性之美,具有引导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体现     展现     涌现     呈现 B . 展现     涌现     呈现     体现 C . 涌现     呈现     体现     展现 D . 呈现     体现     展现     涌现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交汇融合 B . 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交汇融合,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C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汇融合,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D . 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交汇融合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民族具有凝聚力,一个政党具有向心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B . 一个民族具有凝聚力,一个政党具有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 C . 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向心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D . 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
八、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有精神才会有动力。事物运动和发展需要推动力量,。人的成长,除了外在的推动力之外,。饱满的精神可以调动全身机能,激发人的聪明才智。昂扬的精神会增强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勇气和力量。人们常说,实际上是将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斗志,奋勇前行。

  • 9.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给“低碳生活”下定义,要求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50个字。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是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对于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20年“中国电视好演员”系列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以饰演小角色闻名的85岁高龄的牛犇。当被问及塑造了那么多人物,最喜欢哪一个时,牛犇不假思索地说,每个人物都值得他用心去演,都让他获得过心灵的感悟,每一次演戏都像与角色同体过、生活过,所以对每个角色都非常喜爱。又被问到,一辈子演配角,而且都是小角色,有没有一点点遗憾时,他坦诚地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一个好演员连背影都可以出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说话时不紧不慢,脸上仍带着谦逊、憨厚的笑容。

    阅读材料后,相信你对牛犇的人生之路一定深有感触。某班级拟举行一场“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的讨论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与同学们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