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 Na2O B . SiO2 C . NaCl D . KOH
  • 2. 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 . 纯碱:Na2CO3 B . 钡餐:BaCO3 C . 铁红:Fe2O3 D . 胆矾:CuSO4·5H2O
  • 3. (2020高一下·淳安期末) 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 . 需要95 mL 0.1 mol·L-1NaCl溶液,可选用100 mL容量瓶来配制 C .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D .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 5. 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Al B . 熔融态NaCl C . 蔗糖 D . 盐酸
  • 6. 工业制粗硅的反应原理为:SiO2+2C Si+2CO↑,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A . SiO2 B . C C . Si D . CO
  •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B . 普通玻璃与钢化玻璃主要成分相同,都为Na2SiO3、CaSiO3和SiO2 C . 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其pH约为5.6,而酸雨的pH小于5.6 D . 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
  • 8.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次氯酸的电子式: B . 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为 C . 空间充填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 . 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
  • 9.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 焰色实验中使用的铂丝也可以用无锈的细铁丝代替 B . 做金属钠的相关实验时,多余的钠要放回广口瓶 C . 除去 Cl2 中混有的HCl,可将混合气依次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 D . 在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 CO2 和 NH3 后有 NaHCO3 晶体析出
  • 10. 下列有关 Na2CO3 和 NaHCO3 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B . 相同条件下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C .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Na2CO3<NaHCO3
  • 11. 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取样,先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 SO B . 取样,加入 BaCl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 CO C . 取样,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含Cl- D . 取样,加入 NaOH 溶液,若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不含NH
  • 12.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 .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2S气体 C . 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 D . 硅单质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可用作生产光导纤维
  • 13. 下图为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大球”表示碳原子,“小球”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表示的烃叫丙烷 B . 图2烃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C . 图1与图2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 D . 图1与图2表示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钙中加盐酸:CO +2H+=CO2↑+H2O B . 稀硫酸中加氢氧化钡溶液:SO +H++Ba2++OH-=H2O+BaSO4 C . 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是:2Fe3++Cu=2Fe2++Cu2+ D .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MnO2 + 4H++4Cl- Mn2+ + Cl2↑+ 2H2O
  • 1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2O 很稳定,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有关 B . 干冰升华时克服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 C . 固体KNO3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 D . HCl气体溶于水时破坏的是共价键
  • 16.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若 X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上有 5 个电子,则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   )

    X

    Y

    Z

    W

    A . Y 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是H2Y B .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 . 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X<Y<Z<W D . X、Z元素分别与Y元素均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 17.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 2.3 g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C . 1L1 mol·L-1 C2H5OH 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6NA D . 22.4 L C2H6 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 NA
  • 18. (2019高一下·北京期末)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 .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 . 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 . 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 19. 关于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Zn为负极,反应为Zn-2e-=Zn2+ B . 铜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C .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中SO42-向正极移动
  • 20. 下列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 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 . 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D .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 21. 将 3.0 mol A 气体和 1.5 mol B 气体在 3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经 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 0.3 mol/L,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用A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5 mol·L-1 B . 2 s 时物质 A 的浓度为 0.7 mol·L-1 C . 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1·S-1 D . 2 s 时,A 的转化率为 70%
  •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 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说明HNO3被 Cu 还原为NO2 B . 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C . 实验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 = 3Cu2++2NO↑+4H2O D . 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 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现象1有淡红色,说明有少量的Fe2+被氧化了 B . 现象2有血红色沉淀 C . 现象3为血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2Fe3++Fe =3Fe2+ D . 由现象4可推测加入过量的双氧水后硫氰根离子可能被氧化生成了气体
  • 24. 萜品醇结构简式如图,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和溶剂。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使溴水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 . 光照时能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C . 该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别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D . 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 25. 某l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 、Fe3+、CO 、SO 、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溶液一定存在CO 和SO ,一定不存在Fe3+ B . 是否存在Na+只有通过焰色试验才能确定 C . 原溶液一定存在Na+ , 可能存在Cl D .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Cl , 则c(Na+)=0.1mol·L1
二、填空题
  • 26.              
    1. (1) 写出以下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 气的主要成分 :

      ②小苏打 :

    2. (2) 写出乙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7. 在2 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 (1) 800℃,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 (2) 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3. (3)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v(NO2)=2v(O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消耗2molNO的同时消耗1molO2    d 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e 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4. (4) 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容器的容积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 28. 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 (1) 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2) Z 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 Na2S2O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 (填字母) 。

      a.Na2S+S b.Na2SO3+S c.SO2+Na2SO4 d.Na2SO3+Na2SO4

    4. (4) 已知 Na2SO3能被 K2Cr2O7氧化为Na2SO4 , 则 24 mL 0.05 mol·L-1的 Na2SO3溶液与 20 mL 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应时,Cr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29. 由三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C、D均无色、无臭,B、D是纯净物;浓硫酸增重3.60g,碱石灰增重17.60g;溶液F焰色反应呈黄色。

    请回答:

    1. (1) 组成A的非金属元素是
    2. (2) 固体A与足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一定条件下,气体 D 可能和 Fe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试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 30.              
    1. (1) Ⅰ、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确认该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SO2 和 C2H4.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Ⅰ、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Ⅳ;(请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对应装置内,可重复选用)。

      A.品红溶液    B.NaOH 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 KMnO4 溶液

    2. (2) 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
    3. (3) 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4. (4) Ⅱ、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夹持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A 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 (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浓硝酸

    5. (5)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C 中黑色粉末变红,D 中白色粉末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性。
    6. (6) 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下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 (填序号)。

三、计算题
  • 31. 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取 30 mL 同浓度的盐酸,加入不同质量的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合金质量(g)

    0.255

    0.385

    0.459

    生成气体体积(mL)

    280

    336

    336

    试回答:

    1. (1)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 (2) 镁 、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