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7-19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对钢管的防护措施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B . 硅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D . 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都属于新能源
  •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于 键比 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 B .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 . 硝酸水溶液中含有 ,故 为离子化合物 D . 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 3. 下列有关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制取 时,阳极材料可以是石墨或铁 B . 可以用电解熔融的 来制取 C .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D . 电解精炼铜时,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不变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已知 的燃烧热为 B . 已知 ,则 C .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的热量,则 D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5. 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以及活化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活化分子总数不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从而反应速率增大 B .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 C . 升高温度,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反应速率增大 D .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分子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
  • 6. 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对可逆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少量N2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B . 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NO,同时消耗x molNH3到化学平衡状态 C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 任意时刻,化学反应速率关系:3v(NH3)=2v(H2O)
  • 8. (2020高二下·雅安期末) 已知:2SO2(g)+O2(g) 2SO3(g)      ΔH=xkJ·mol–1 , 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的ΔH<0 B . 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 C . 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D . 过程b发生两步反应,第一步为吸热反应
  • 9. 下列装置不能符合题意完成相关实验是(   )

    A

    B

    C

    D

    装置

    实验

    测定中和热

    验证铁的活泼性强于铜

    结合秒表测量 和硫酸反应的速率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A.

    A .    B . B   C . C   D . D
  • 10.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 . 如图所示,干电池使用时电子从锌筒流向石墨电极,再通过电解质到锌筒 C . 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 电子,负极质量增重 D .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1.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为: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 . 平衡后再加入 ,反应速率会变大 C . 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 D . 时测得高炉中 ,此时v大于v
  • 12.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快速充放电的超性能铝离子电池, 为电极,有机阳离子与阴离子( )组成的离子液体为电解质,该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充电时, 电极接外接电源正极 B . 充电时,每生成 铝,同时消耗 C . 放电时,电解质中的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D .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二、多选题
  • 13.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与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关系式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对于所有化学反应,k是数值不变的常数

    B . a、b是化学方程式中A、B物质的系数 C . 对于某个给定的化学反应,k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D . 反应速率与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关系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的结果,不能随意根据方程式直接写出
  • 14. 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 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电解时精铜作阳极 B . 粗铜连接电源的负极 C . 电解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 .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有少量 等金属的阳极泥
  • 15. 一定条件下,将 气体和 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 . 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 C . 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3:1 D . 从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三、综合题
  • 16. A、B、D、E、F、G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F同主族,E、G同主族。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且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由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回答下列问题:
    1. (1) 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2) 由A、D、E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 (3) 的电子式为,含有化学键(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4. (4) 由A、F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X,常温下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D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可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生成无毒物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最好选择碱性溶液,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17. 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源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知:常温下, 。则常温下水的分解不能自发进行的热力学依据是
    2. (2) 已知反应:

      ①在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则其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用含K的式子表示)。

      ②下图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反应生成 的活化能为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3) 燃料燃烧将其所含的化学能转变为我们所需要的热能。已知:

    4. (4) 已知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414

      489

      565

      155

      请根据键能数据写出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

  • 18. 在 密闭容器中, 时,反应 体系中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 (1) 上图中,A点处vv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图中表示 变化的曲线是。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
    3. (3) 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下同)。

      a.           b.

      c.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4. (4) 下列措施不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及时分离出 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5. (5) 此反应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填序号)。
  • 19. 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已知:钾离子交换摸只让钾离子通过分子及其它离子均不能通过。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在A池中实现铁上镀铜,b电极的电极材料为
    2. (2) 若A池中a、b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有气体产生,则向溶液中加入(填化学式固体可以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情况。
    3. (3) B池中,c电极为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为
    4. (4) 若在C池中用 溶液制取 溶液和氯气,高浓度的 溶液从口出(填图中字母),当d电极消耗标准状况下 时,C池中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g。
  • 20.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 淀粉溶液、 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 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当溶液中的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 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 2(填“>”“<”“=”)。
    2. (2) 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序号

      体积/

      溶液

      溶液

      溶液

      淀粉溶液

      10.0

      0.0

      4.0

      4.0

      2.0

      9.0

      1.0

      4.0

      4.0

      2.0

      8.0

      Vx

      4.0

      4.0

      2.0

      表中Vx = 。若实验①中观察到溶液变蓝的时间为 ,则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3. (3) 已知某条件下,浓度 ~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 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