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六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1-06-03 浏览次数:63 类型:月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④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⑤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一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⑦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 . 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C . 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礼俗社会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D . 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 . 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C . 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D . 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3. (3) 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 .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C .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 . 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4.76%-10.9%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且青少年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专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医院,其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曹庆久给出这样一组数字:2010年12月,该院儿童病房的住院病人中抑郁症比例是23%,平均年龄14.3岁;2015年12月,这两个数字分别是45.7%和13.8岁;2019年12月,这两个数字为66.7%和13.6岁。

    (摘编自《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网易新闻2020年12月9日)

    材料二: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在一片称赞声中,专家提出,不仅高中以上,初中甚至更小孩子的精神健康同样值得关注,近年,我国抑郁症有低龄化趋势。

    抑郁症发病原因很复杂,可能由生物学、心理、生活环境等因素共同导致,其中压力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专家表示,抑郁往往会袭击那些有压力、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这种压力来自自身。青少年要学会适应压力,做好自我情绪照护,这样才不会得抑郁症。

    抑郁研究所发布的《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蓝皮书》显示,家庭原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首要因素。从近年来咨询者的情况看,导致青少年抑郁前三位的因素是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和情绪困扰。而这三方面是问题表象,追溯根源,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离才是根本原因。除原生家庭的极端教育环境外,校园霸凌事件也会引起青少年心理的极大波动。同时,网络上充斥的负面内容也会对青少年心理造成影响。

    (摘编自《关注抑郁症低龄化》,《光明日报》2020年11月30日)

    材料三: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级院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目前一些基层中学仍缺少专业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甚至形同虚设。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小事,要尽快补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

    首先,中学应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部分学校缺少专业教师,只能将学生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视为纪律问题或行为习惯问题,由班主任按照学生违纪来进行处理。专业的事情必须要专业的人来做,心理问题必须要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学校应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抑郁症进行筛查。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其意义不是只多了一个体检项目,而是将心理健康纳入到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地位。

    最后,中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生只有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才能使用相关知识调节情绪,并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心理疾病不是难以启齿的疾病,要让学生相信科学,认识到心理健康疾病和普通的身体疾病一样,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

    (摘编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补齐短板》,教育信息速报2020年12月10日)

    材料四:

    牛津大学近期发布最新的《学生幸福与心理健康战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增加实践活动以增强幸福感、缓解学习压力的理念,比如:努力改善学生参加社团、体育等活动的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以缓解学习压力;加强与社区、校外团体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志愿服务机会。

    英博夏尔大学则推出了“平衡学习和生活”“睡个好觉”等主题冥想音频,学生可以免费下载收听。同时,学校还设计了“控制焦虑”等主题的在线课程。

    同是开设课程,布里斯托大学推出一门名为“幸福科学”的选修课,选课学生要从“花时间享受快乐、对人和事表示感谢、随意行善、增加体育活动”等主题活动中选择一项进行周期性的实践练习,并记录实践心得,探究这些策略对他们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是否有效。

    (摘编自《心理健康教育怎么做?世界顶尖大学经验了解一下》,腾讯网2020年3月30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侧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呈现: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问题严重值得关注。 B . 材料二侧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压力问题不容忽视,家庭因素是青少年抑郁症的首要因素。 C . 材料三侧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措施:针对基层中学问题,呼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补齐短板。 D . 材料四侧重谈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做法:既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介绍,又有对特色课程的例举。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曹庆久给出的一组数字,有力证明我国青少年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 B . 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和情绪困扰这三方面只是问题表象,家庭亲子关系的疏离才是导致孩子情绪抑郁的根本原因。 C . 在学生健康体检项目中增加抑郁症筛查意义重大,因为心理健康疾病和普通身体疾病一样,都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 D . 牛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相通之处,这两所大学都认为实践活动可能会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3. (3)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高中生如何预防心理疾患,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轻蔑的一瞥

    (德)库尔特·库什贝格

    电话铃响了。警察局长拿起听筒:“喂?”

    “我是警察凯尔策西。刚刚有个行人轻蔑地看着我。”

    “或许您搞错了,”警察局长考虑了一会儿说,“碰上警察的人几乎都有些负疚感,所以走过警察身边时看看他,您就以为是种藐视的神情了。”

    “不,”警官答道,“并非如此。他轻蔑地从上到下打量了我一会儿呢。”

    “您为什么不逮捕他呢?”

    “我当时大惊失色,当我意识到这是一种侮辱时,那人已经溜走了。”

    “您能认出他来吗?”

    “那当然,他留着红胡子。”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很不好受。”

    “您坚持一下,我派人接您的班。”

    警察局长接通电话,派了辆救护车到凯尔策西所属的管区,并下令逮捕所有蓄着红胡子的市民。巡逻队一接到命令便迅疾投入战斗。他们封锁了大街,来到商店、饭店和居民家中,只要发现蓄着红胡子的人便强行带走。交通到处中断,警笛声让人惊恐万状,有谣传说警方在追捕一名杀了许多人的凶手。

    搜捕几个小时后便取得了辉煌战果:58名红胡子男人被带到了警察局。警官凯尔策西由两名男护士搀扶,仔细查看嫌疑犯,但他没能认出罪犯来。警察局长把这归因于凯尔策西警长的健康状况,命令警察们拘留并审讯这批嫌疑犯。他说:“就算他们在这件案子里清白无辜,他们肯定也犯过别的错误,审讯一下总是会有收获的。”

    但审讯毫无收获。那名正受缉捕的男子回到家里已经好久了。警察揿他家门铃时,他正往浴缸里放水,没有听见。待洗澡水准备好,他听到邮递员的按铃声,电报带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有人为他推荐了一个国外的好职位,条件是必须马上动身前往。“好,”他说,“现在还需做两件事:剃掉讨厌的胡子,马上搞到护照。”他舒舒服服地洗了澡,穿上衣服;为表示对节假日的敬意,又着意挑选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领带。他打电话询问,该乘坐哪一次航班,然后出了家门去理发,最后前往警察局办护照。

    这里还得追忆一下,事实上这位男子的确是鄙夷地瞧过那名警察的人,因为凯尔策西酷似他的堂兄埃贡。对于这个没用又欠他债的堂兄,他心怀蔑视之意,这在他看到凯尔策西时无意从眼神中流露出来了。凯尔策西观察敏锐,他的告发是无可非议的。

    办护照的事可不像那名男子所想的那么轻而易举。任凭他随身携带着各种各样的证件并出示电报也无济于事:警察局里忙乱不堪的情景把负责办理护照的官员吓坏了。他解释说:“护照是很重要的证件。签发护照需要时间,这只能让警察局长来决定。请他来办吧。”官员收起文件,站起来,“您也同去,”他说着,“我们抄近路穿过机关办公室。”

    他们走过三四个房间,里面坐着的全是红胡子男人。“真滑稽,”那男的想,“我不知道竟会有那么多的‘红胡子’,但我现在已不再是他们中的一员了。”

    警察局长显得很善于交际应酬,他说:“小官员胆小怕事,避免做任何决定。您理所当然应该立即得到护照。您去伊斯坦布尔任职是我市的荣耀。祝贺您。”他在护照上盖了章,签了名,懒洋洋地将证件递给了客人。“您戴的这条漂亮领带,”他说,“上面似乎绘着一幅地图。”

    “对,”那男的回答,“是一张伊斯坦布尔的市区图。”

    “好主意。那么现在,”警察局长站起来,将手伸给他,“祝您一路顺风。”他把客人送到门口,热情地挥手告别,接着便到审讯被拘留者的房间去了。

    为了减轻自己的痛楚,那些“可怜虫”替某些犯罪行为承担了责任,但对被指控的罪行却一致矢口否认。“继续审讯!”

    警察局长下过命令,便径直吃午餐去了。餐后回来,他发现一份报告。有个理发师作证说,上午他应一名顾客的要求,刮去了那人的红胡子。他无法描述那男人的长相,可还记得他系着一条绘有地图的领带。

    “我真蠢!”警察局长喊道。他急匆匆地走下楼梯,汽车正在大院里待命。“快去机场!”他大声命令司机。汽车风驰电掣地向前冲去,先后碾死了两条狗、两只鸽子和一只猫,擦伤了一辆有轨电车,损坏了一辆装有废纸的手推车,使成百上千个行人惊慌失措。到达机场时,远远望去,只见那架开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正从滑行道上缓缓升空。

    (原文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警察凯尔策西因为一位过路人轻蔑地瞧他便相当难受,且需要救护,是因为这个人一贯高高在上,心理素质极差,是惹起祸端的罪魁祸首。 B . 当警察为全城搜捕“犯人”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时,“那个人”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并且轻松去警局,这样既形成反差,又使情节波澜曲折。 C . “就算他们在这件案子里清白无辜,他们肯定也犯过别的错误,审讯一下总是会有收获的”一句,可见当权者混淆黑白、善恶不分、强词夺理的丑陋嘴脸。 D . 本文以“轻蔑的一瞥”为线索组织情节,描写了一个抓捕“红胡子”嫌犯的故事,揭示了警察作威作福、民众连基本的人身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社会现实。
    2. (2) 小说具有一定的荒诞色彩,试从原文中举出三例,谈谈这种荒诞手法的作用。
    3. (3) 有人认为,小说在倒数第三段即“继续审讯!”处收尾会更好。跟本文相比你认为哪一个结尾好,谈谈你的理由。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鱼 , 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

    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注)是桓听命,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若拙质状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侵南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咸平初,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注释】繇:读yóu,古同“由”,从,自。

    1.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 B . 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 C . 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 D . 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
    2. (2) 对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荫补:古代一种选官制度,指下辈因上辈功业或地位而获得的特殊待遇。 B . 执政:指执掌国政的大臣。宋朝专指宰相以外的执政大臣。 C . 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因之。 D . 逾僭:亦作“踰僭”,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与“逾越”意思相近。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被任命为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 B . 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他因为来不及参加恩例而上书自陈罪过,调任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结果未被允许。 C . 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交州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 D . 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主客郎中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0高一上·凯里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国风·秦风·无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B . 诗歌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这正是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C . 诗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写出战场上士兵们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 D . 诗歌采用问答式的句法和强烈动作性的语言,情感充沛激动人心。
    2. (2) 重章叠句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这首诗分析其效果。
六、句子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中的“”两句指出读书人要有宏大的志向和坚忍的品格。
    2. (2)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述“高官厚禄如果不合礼义就不应该接受”这一道理的句子是:“!”
    3.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
    4. (4) 名岂文章著,。(《旅夜书怀》)
    5. (5) ,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艺术生发与绽放的沃土,作为民间艺术的年画,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绽放于斯的一朵奇葩。年画历史悠久。年画         于远古,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清,改良于近代,创新于当代。年画题材广泛。其题材         军事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犹如一部民间百科画典。年画产地众多。最著名的为天津杨柳青与江苏桃花坞。各地年画的艺术风格与制作工艺各不相同,作品         , 辨识度极高。年画特点鲜明。虽然年画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但一直保持着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许多特点,鲜明地反应了民众的风俗习惯、审美倾向、信仰观念、价值取向。其一,年画不仅是春节时用于装点节日家居、营造节日氛围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年”的视觉载体,更是以普通民众为中心的民俗文化的符号集成,是民俗习惯的特别呈现;其二,年画表达的是以中华民族为基、以人为本的家国情怀,(      ),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彰显。总之,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滋养,民风民俗的熏陶,一代代年画艺人的坚守与奉献,一代代民众的热爱与呵护,让年画的文化底蕴愈加深厚,其时代文化价值愈加珍贵。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举足轻重    发轫    含盖    独具匠心 B . 潜移默化    发轫    涵盖    千姿百态 C . 举足轻重    滥觞    含盖    千姿百态 D . 潜移默化    滥觞    涵盖    独具匠心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关注个体生活的幸福和追求,讲述民族英雄、圣人先贤的故事,把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呈现在纸上,歌颂爱家与爱国、孝与忠、真善美 B . 关注个体生活的幸福和追秉,讲述民族英雄、圣人先贤的故事,歌颂爱家与爱国、孝与忠、真善美,把未来的美好希冀呈现在纸上 C . 讲述民族英雄、圣人先贤的故事,关注个体生活的幸福和追求,把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呈现在纸上,歌颂爱家与爱国、孝与忠、真善美 D . 讲述民族英雄、圣人先贤的故事,关注个体生活的幸福和追求,歌颂爱家与爱国、孝与忠、真善美,把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呈现在纸上
    3. (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年画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但一直保持着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许多特点,鲜明地反应了民众的风俗习惯、审美倾向、信仰观念与价值取向 B . 虽然年画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但一直保持着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许多特点,鲜明地反映了民众的风俗习惯、审美倾向、信仰观念与价值取向 C . 年画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但一直保持着许多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点,鲜明地反映了民众的风俗习惯、审美倾向、信仰观念与价值取向 D . 虽然年画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但一直保持着许多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点,鲜明地反应了民众的风俗习惯、审美倾向、信仰观念与价值取向
八、语言表达
  • 8. (2020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我们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就等于验证了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识别是一种证明“我是我”的便捷方式。,首先要获取指纹的图像,在获取了指纹图像之后,,通常包括指纹纹路的端点、孤立点、分叉点等,其中指纹的纹路端点和分又点是最稳定,也最容易获取的。特征提取完就相当于完成了指纹的采集。

九、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央视新闻《夜读》栏目选出了2020年的99个年度汉字,无论哪个字,都是我们拿2020这一年换来的。

       假如你校校园广播站举办“回首2020”征稿活动,请从年度汉字“暖”“醒”“惜”中选择一个于你而言最特别的字,写一篇文章向广播站投稿,阐明观点,表达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