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压强 (中等难度)

更新时间:2021-05-09 浏览次数:10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镇海模拟) 关于一本初中《科学》课本,下列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
    A . 长度约为26厘米 B . 质量约为2千克 C . 重力约为0.2牛 D . 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帕
  • 2. (2020八上·江北月考)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0八上·江北月考) 如图所示,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 4. (2020八上·江北月考) 如图,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 . 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 . 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 . 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减小
  • 5. (2020八上·余杭月考) 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然后按照如图所 示的过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是F1和F2。下列计算式正确且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 F1LV B . F2LV C . (F2+F1)LV D . (F2−F1)LV
  • 6. (2020八上·绍兴月考) 有一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0到10毫升刻度线的距离为8厘米。小明先把活塞推到底,再把注射器出药水的小孔封住,则他匀速拉出活塞时所用的力约为(   )

    A . 1.25牛 B . 1250牛 C . 125牛 D . 12.5牛
  • 7. (2020八上·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关于下列四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等 C . 图中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D .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 8. (2020八上·滨江月考) 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使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 . 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 . 被真空吸力吸入采血管 C . 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 . 被血压压入采血管
  • 9. (2020八上·慈溪月考) 如图所示的实验能(   )

    A . 说明甲杯装的液体密度较乙杯的小 B . 测量出当地的大气压强数值 C . 说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关系 D . 说明此时甲杯液体中探头承受的压强较大
  • 10. (2020八上·温岭期中) “压强变化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下列现象不是由压强变化引起的是(  )
    A . 不小心打气筒将车胎打爆 B . 喝完汽水后容易打嗝 C . 打开易拉罐饮料时,大量气泡喷出 D . 高山上很难将鸡蛋煮熟
  • 11. (2020八上·拱墅期中) 对如图四幅图情境描述正确的是(  )
    A .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B . 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 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增大对手的压强 D . 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 12. (2020八上·拱墅期中) 医院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药瓶底部D点处通过C管与大气连通,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在输液的过程中,随着药液减少,D点的压强将(  )

    A . 不变 B . 变小 C . 变大 D . 无法判断
  • 13. (2020八上·浙江期末) 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时,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 B . 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 C . 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 D . 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
  • 14. (2020八上·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 .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 .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 . 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 15. (2020八上·镇海期中) 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 .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 . 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 . 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 16. (2020八上·镇海期中) 如图所示三个容器,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A . 一样大 B . A最大 C . B最大 D . C最大
  • 17. (2020八上·慈溪期中) 如图所示,将瓶内的气球口外翻套住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当停止抽气并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仍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 , 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 , 大气压强为p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1=p2=p0>p4 B . p3=p4<p0 C . p1=p3 , p2=p4 D . p1=p2 , p3=p4
  • 18. (2020八上·慈溪期中) 下列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具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A . 啄木鸟的喙 B . 骆驼的脚掌 C . 鳄鱼的牙齿 D . 蚊子的口器
  • 19. (2020八上·慈溪期中)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2020八上·新昌月考) 2015年12月,世界上最大全透型载客潜水器“寰岛蛟龙1”在海南下水。潜水器搭载9名乘客缓慢下潜至水面下一定深度处悬停,待乘客观光一段时间后,缓慢上浮到水面。下列关于潜水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下潜时有惯性,悬停时没有惯性 B . 在下潜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C . 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二、填空题
  • 21. (2020八上·仙居期末) 如图所示,高压锅的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 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部分气体被放出,控制锅内气体压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 , 限压阀的重力为G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

    1. (1) 高压锅比普通锅更快地能煮熟食物,原因是
    2. (2) 使用该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用所给字母表示)。
    3. (3) 小乐在厨房找到了一些面粉、色拉油和食盐,将这三种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可以得到悬浊液的物质是 。
  • 22. (2020八上·拱墅期末) 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罐内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 23. (2020八上·江北月考) 如图所示,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和m的大小关系是mm;两次所受的浮力F和F的大小关系是FF;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和V的大小关系是VV;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 p (以上空格均填“>”、“<”或“=”)

  • 24. (2020八上·江北月考) 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1. (1) 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
    2. (2) 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
  • 25. (2020八上·慈溪月考) 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的缘故。(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05Pa)
  • 26. (2020九上·椒江期中) 某制作小组所设计的电饭锅,其结构如图所示,控制系统中的感温磁体与受热面固定在一起,当温度低于103℃时,感温磁体具有磁性。煮饭时用手向下按动开关,通过轻质传动杆AOB使永久磁体和感温磁体吸合,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发热板开始发热。当温度达到103℃时,感温磁体失去磁性,永久磁体受重力及弹簧的弹力作用而落下,通过传动杆使触点分开,发热板停止发热。
    1. (1) 若用4牛的力按下开关,B端受到的阻力为1牛,则AO和OB的长度之比为,已知手指与开关的接触面积为0.5厘米2 , 则开关受到的压强是帕。
    2. (2) 用电饭锅烧水(在标准气压下),水沸腾时(能/不能)自动断电。
  • 27. (2020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体高度上升,设B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p , C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p酒精 , 则pp酒精(选填“>”“=”或“<”),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

  • 28. (2020八上·浙江期末)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 (1)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的。
    2. (2) 要完成本次推进剂补给任务,天舟一号储箱内的压强应该要比天宫二号储箱内的压强
  • 29. (2020八上·浙江期末) 高铁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能起到推进和均衡的作用。请回答下列与高铁列车有关的问题:
    1. (1) 列车进站时由于附近的气流速度快,小,为了候车乘客安全,不被“吸”向列车发生事故,所以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2. (2) 高速行驶的列车进站前即使关闭了电源,由于,列车仍能以较大的速度前进。
    3. (3) 列车的车窗旁配备如图所示的“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逃生锤”前端设计成锥形,是为了

  • 30. (2020八上·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该仪器的名称叫做。当手指挤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当金属盒伸入液体内部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也出现了高度差,这表明

三、解答题
  • 31. (2020八上·江北月考) 如图所示,从压强角度分析说明水电站混凝土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好处。

  • 32. (2020八上·江北月考)   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根据任务计划,返回器将携带2千克左右的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此设计出的探测器质量达到了8.2吨,着陆过程中由于燃料的消耗,质量有所减小。

    1. (1) 样品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 (2) 月球上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假设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时质量减小为7.2吨,与月面的接触面积是500cm2 , 则嫦娥五号着陆器对月球表面的压强有多大?
  • 33. (2020八上·余杭月考) 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 , 限压阀的质量为72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大气压值取1.0×105Pa)

  • 34. (2020九上·慈溪月考) 如图所示,先用体重秤测出小明的质量为60Kg,再将木棒支在0点,物体挂在A点,OB=100cm,OA=20cm。让该同学站在体重秤上用手将木棒抬到图示位置,此时体重秤的读数为76.2Kg。试求:

    1. (1) 测体重时,小明双脚与体重秤的接触面积为0.04m2 , 他对体重秤的压强为多大?
    2. (2) 试求物体的质量?
    3. (3) 若此时小明用双手竖直向上缓慢抬起木棒,体重秤的读数将?
  • 35. (2020九上·婺城期中) 折叠亲子三人电瓶车特别受二胎家庭的青睐,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型号

    旗舰版

    续航

    80公里

    爬坡角度

    35°

    最大功率

    350W

    工作电压

    48V

    最大承重量

    250kg .

    1. (1) 电瓶车以最大承重量停放在水平地面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 , 则骑行的电瓶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2. (2) 电瓶车在水平公路.上以最大承重量骑行,匀速行驶10Km,此时受到的阻力约为总重力的0.08倍,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多少?
    3. (3) 若上述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则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
  • 36. (2020八上·杭州期中) 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 (1) 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  
    2. (2) 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Pa.

      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不可能是.(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 (3) 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Pa.   
    4. (4) 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km.   
  • 37. (2020八上·浙江期末) 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

    1. (1)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
    2. (2) 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老师告诉小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他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b)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h。他发现hh , 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水。请你指出小明的实验过程是否正确,并写出正确的判断方法:
  • 38. (2020八上·慈溪期中) 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的砝码固定在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使其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现象依次如图甲、乙、丙所示。

     

    1. (1) 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大小的。
    2. (2) 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若继续增大斜面倾斜程度,直到斜面与水平方向垂直(如图丁),则物体对斜面压力为N。
    4. (4)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一个猜想:
  • 39. (2020八上·慈溪期中)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1) 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2. (2) 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3. (3) 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A . 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 . 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 . 盐水(ρ盐水=1.1×103kg/m3 D . 红墨水(ρ红墨水≈1.0×103 kg/m3
  • 40. (2020七下·越城期末) 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

    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克),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

    ③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②,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1. (1) 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2. (2) 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是同学所做的实验。
    3. (3) 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

      支柱形状

      四棱柱

      圆柱

      三棱柱

      塑料板与细沙总质量/克

      392

      400

      243

      根据丙同学测得的数据,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牛(取g=10N/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