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诊...

更新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8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造(chì)   享(xīn)  或(jiàn)   草(kē)   懂(měng) B . 便宜(biàn)  背(jǐ)   新(zhēng)  髓(suí)  光(sháo) C . 懒(bèi)   生(jiàn) 炮(lào)    视(chēn) 躇(chòu) D . (tà)    胳(bo)   盛(fù)      瘦(xiāo) 执(niù)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些须  膏梁  纨绔  窈陷  走头无路 B . 栈道  颦蹙  诡秘  撕混  不经之谈 C . 诱惑  放诞  寒暄  杜撰  沸反盈天 D . 崔嵬  布让  两魇  尘芥  不肖无双
  • 3.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机宸翰之(宝物)   烟眉(缠绕) B . 风流态度(举止神情)   少不事(经历) C . 形容尚小(形体容貌)   开国茫然(怎么) D . 行为偏僻(偏激)   以手抚膺长叹(坐着)
  • 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敕”,本来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南北朝之后作为朝廷发布命令的专称。 B . “总角”,把头发扎成髻。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可借指童年。 C . “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可代指时间。 D . “监生”,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 B . 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C . 海明威,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1954年获得第五十四届诺贝尔文学奖。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D . 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人致力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并为证券市场的建立付出了不少心血,为沪深两市立下汗马功劳。

    ②目前,移动电子支付在中国越来越普及,有逐步取代现金支付的趋势,甚至有人断言纸币支付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③戏曲进校园,有助于让学生在近距离的体验中,在优秀剧目的耳濡目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增强文化自信。

    ④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⑤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空巷 , 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⑥春节期间,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一些大城市十室九空 , 进入“空城模式”:马路空荡、路人零星、商铺紧锁……

    A . ①⑤⑥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④⑤⑥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 . 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更持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C . 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甘愿认真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了,王学远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 . 西安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平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 8. (2019高一上·长治期中)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 . 《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 .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 . 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 9. 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   )

    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②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③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④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A . ①用典  ②夸张  ③借代  ④对偶 B . ①比拟  ②对比  ③比喻  ④对偶 C . ①用典  ②对偶  ③比喻  ④夸张 D . ①比拟  ②对偶  ③借代  ④夸张
  • 10. (2020高一上·闵行期中) 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眼优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 . ①④③② B . ④①②③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③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各题。

    李白传

    李白,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 , 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 , 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B .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C .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D .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是在本名之处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古代常常以名为敬称,以字表示谦称。 B . “翰林”在唐代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担当起草诏书职责的翰林学士;一种是供职于翰林院无甚实权的翰林供奉。 C . “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D . “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创始人老子,后世道教追奉他们为始祖。
    3. (3) 下列对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白的祖先被迫流亡到西域,直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回到四川江油定居,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B . 李白的朋友吴筠被召入京后以后,推荐李白也到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赞叹他的才华人间少有。 C . 李白即使喝醉了,只要酒意稍醒,就能下笔成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所作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玄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D . 李白晚年途径牛渚矶来到姑孰,很喜欢那里的青山,他死后,人们就按照他的意愿,将他葬在那座山东的山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②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三、古代诗歌阅读
  • 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作者既描写了景物,又刻画了人物,一静一动之间足见诗人的闲适恬淡之态。 B .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上的景物与生活中的棉絮和镰刀联系在一起,富有生活气息。 C . 颈联写出诗人在赏完美景后放开怀抱、放浪形骸的情怀,不愿受世俗“衣冠”的约束。 D . 本首诗歌语言通俗易懂,不事雕琢,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浑然天成。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 13.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 (1)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只有高飞之鸟才可越过的句子是:
    2. (2) 《蜀道难》一诗中用善飞之鸟、善攀之猿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3. (3)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
    4. (4) 《秋兴八首》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 (5) 《咏怀古迹》中写尽昭君远离故国、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补天(节选)

    鲁迅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飘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地上都嫩绿了,便是不很换叶的松柏也显得格外的娇嫩。桃红和青白色的斗大的杂花,在眼前还分明,到远处可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

    轰!!!

    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同时也就向东南方直溜下去了。伊伸了脚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连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这才没有再向下滑的形势。

    但伊又觉得水和沙石都从背后向伊头上和身边滚泼过去了,略一回头,便灌了一口和两耳朵的水,伊赶紧低了头,又只见地面不住的动摇。幸而这动摇也似乎平静下去了,伊向后一移,坐稳了身子,这才挪出手来拭去额角上和眼睛边的水,细看是怎样的情形。情形很不清楚,遍地是瀑布般的流水;大概是海里罢,有几处更站起很尖的波浪来。可是终于大平静了,大波不过高如从前的山,像是陆地的处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

    伊正向海上看,只见几座山奔流过来,一面又在波浪堆里打旋子。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脚,便伸手将它们撮住,望那山坳里,还伏着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伊将手一缩,拉近山来仔细的看,只见那些东西旁边的地上吐得很狼藉,似乎是金玉的粉末,又夹杂些嚼碎的松柏叶和鱼肉。他们也慢慢的陆续抬起头来了,女娲圆睁了眼睛,好容易才省悟到这便是自己先前所做的小东西(女娲先前用泥造的人),只是怪模怪样的已经都用什么包了身子,有几个还在脸的下半截长着雪白的毛毛了,虽然被海水粘得像一片尖尖的白杨叶。

    “上真救命……”一个脸的下半截长着白毛的昂了头,一面呕吐,一面断断续续的说,“救命……臣等……是学仙的。谁料坏劫到来,天地分崩了……现在幸而……遇到上真……请救蚁命……并赐仙……仙药……”他于是将头一起一落的做出异样的举动。伊都茫然,只得又说:“什么?”他们中的许多也都开口了,一样的是一面呕吐,一面“上真上真”的只是嚷,接着又都做出异样的举动。伊无法可想的向四处看,便看见有一队巨鳌正在海面上游玩,伊不由得喜出望外了,立刻将那些山都搁在他们的脊梁上,嘱咐道,“给我驼到平稳点的地方去罢!”巨鳌们似乎点一点头,成群结队的驼远了。

    伊嘘一口气,心里较为轻松了,再转过眼光来看自己的身边,流水已经退得不少,处处也露出广阔的土石,伊又仰了脸去看天。天上一条大裂纹,非常深,也非常阔。伊站起来,用指甲去一弹,一点不清脆,竟和破碗的声音相差无几了。伊皱着眉心,向四面察看一番,又想了一会儿,便拧去头发里的水,分开了搭在左右肩膀上,打起精神来向各处拔芦柴:伊已经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了。

    伊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芦柴堆到裂口,伊才去寻青石头。当初本想用和天一色的纯青石的,然而地上没有这么多,大山又舍不得用,有时到热闹处所去寻些零碎,看见的又冷笑,痛骂,或者抢回去,甚而至于还咬伊的手。伊于是只好掺些白石,再不够,便凑上些红黄的和灰黑的,后来总算将就的填满了裂口,只要一点火,一熔化,事情便完成,然而伊也累得眼花耳响,支持不住了。

    这时昆仑山上的古森林的大火还没有熄,西边的天际都通红。伊向西一瞟,决计从那里拿过一株带火的大树来点芦柴积。伊回手便从火树林里抽出一株烧着的大树来,要向芦柴堆上去点火。

    伊就去点上火,而且不止一地方。

    火势并不旺,那芦柴是没有干透的,但居然也烘烘的响,很久很久,终于伸出无数火焰的舌头来,一伸一缩的向上舔,又很久,便合成火焰的重台花,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大风忽地起来,火柱旋转着发吼,青的和杂色的石块都一色通红了,饴糖似的流布在裂缝中间,像一条不灭的闪电。

    风和火势卷得伊的头发都四散而且旋转,汗水如瀑布一般奔流,大光焰烘托了伊的身躯,使宇宙间现出最后的肉红色。

    火柱逐渐上升了,只留下一堆芦柴灰。伊待到天上一色青碧的时候,才伸手去一摸,指面上却觉得还很有些参差。

    “养回了力气,再来罢……”伊自己想。

    伊于是弯腰去捧芦灰了,一捧一捧的填在地上的大水里,芦灰还未冷透,蒸得水澌澌的沸涌,灰水泼满了伊的周身。大风又不肯停,夹着灰扑来,使伊成了灰土的颜色。

    “吁!”伊吐出最后的呼吸来。

    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这时候,伊的用尽了自己一切的躯壳,便在这中间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

    有一日,天气很寒冷,却听到一点喧嚣,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他们左边一柄黄斧头,右边一柄黑斧头,后面一柄极大极古的大纛[注],躲躲闪闪的攻到女娲死尸的旁边,却并不见有什么动静。他们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他们检选这些事是很伶俐的。

    (有删改)

    注:大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女娲为人类炼石补天,到热闹处去寻石头,有些人看见又是冷笑,又是痛骂,还咬女娲的手,写出了人类的自私、狭隘。 B . 女娲一舒臂揪住了山峰,一伸手撮住那些山,回头从火树林里抽出一株大树,这些情节想象大胆,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 . 小说中写女娲恐怕山碰了自己的脚,炼石补天疲惫不堪,甚至最后劳累而死,表明女娲作为上古大神,也有人类脆弱的特点。 D . 小说中有许多生动的场景描写,天崩地塌之后,天地之间地动山摇、洪水横流,人们狼狈不堪,与小说开头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2. (2) 请概括小说中女娲的形象特点,并谈谈小说是如何塑造女娲形象的。
    3. (3) 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体现在,他往往能洞察到社会、人性最深刻的东西,然后揭示出来,让人警醒。所以他的小说主题往往深刻而又丰富。你从这篇小说中读出了哪些丰富的主题?请结合小说回答。
六、语言表达
  • 15. (2021高一下·安徽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我们平常吃的所有食物中,,只不过叶酸的含量不一样而已,比如说一些豆科的植物,,其他的一些绿色蔬菜当中叶酸的含量也稍微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由于人类不具备自身合成叶酸的能力,需要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摄取。因此,利用生物强化,,是一个解决人类叶酸缺乏问题的有效方法。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就“如何预防伤口的色素沉着”给出三点提醒。要求:使用否定句,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变黑。真的是这样吗?首先请爱吃酱油的小伙伴放心,有外伤也可以吃酱油因为酱油不是光敏感食物,并没有增加光敏感的功能。它无法促进黑色素细胞的合成、运输、分解,也就不会引起皮肤的色素沉着。那么,伤口是如何变黑的?受伤后新生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害。当紫外线照射到上面它会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以酪氨酸为材料生成黑色素,从而导致浅表创面愈合后的黑色素沉着,于是伤口就变黑了。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有外伤,应尽快采取措施来消除炎症,避免感染。伤口一旦发生感染,会严重破坏皮肤的真皮层,并导致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大大提高色素沉着的概率。

七、材料作文
  •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月27日,香港著名喜剧演员吴孟达病逝,让众多网友陷入悲痛之中。吴孟达演了一辈子配角,他对每个角色从不敷衍,让人看到了一位戏骨对艺术的抗着追求。人生如戏,生活中我们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主角与配角相得益彰,主角光鲜亮丽,配角照样可以很精彩。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