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

更新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64 类型:月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主流电视媒体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窗口,必然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争取国际话语权,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仍然要面对诸多文化审美困境。首先,文化传播的全球化意味着强势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以超越时空,被其他群体认知甚至认同,极端者甚至会导致文化霸权;弱势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向强势文化迁移,成为强势文化的追随者,由此也会催生文化焦虑。其次,经济的全球化也可能引发人类社会审美情感的普遍钝化。在消费社会,人的官能被持续刺激,感情被交换,情感生态出现失衡。在信息社会,人们的时间越发碎片化,心态浮躁不安,灵魂无处安放,急需审美救赎。

    从审美经验来看,文化艺术只有表达本土审美观念,才能激发群体成员的共情共鸣,唤起民族文化记忆,强化群体文化认同。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中国故事。基于此,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进行创新,抒写国人情感,构建集体认同。

    在此,《中国诗词大会》用绚丽的视听手段、精彩的环节设计让观众回味唐诗宋词的豪放与婉约,感受东方诗意人生,重塑中华审美情趣;《经典咏流传》用现代音乐形式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演绎,捕捉细腻的人情人性,使观众在曼妙的国风旋律中找到情感皈依;《朗读者》用温暖的声音传递文学与情感之美,浸润观众的心灵,唤起全民朗读的热情;《国家宝藏》以“馆藏国宝文物”为立足点,利用情景再现方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力;《衣尚中国》则聚焦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通过“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创演空间”多重演绎,唤醒观者的文化记忆、激活受众的情感认同,让美融入生活。

    这些电视文化类节目借助民族文化符号,综合运用舞台艺术的多重手段,调动了戏剧、绘画、舞蹈、书法、武术等艺术元素,塑造了符合当代中国人欣赏习惯的审美意象。在这些具有“中国意象”的符号背后是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节目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整体观照,既凝聚了观众的民族集体认同,同时也展现了主流媒体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中国电视文化节目应该担负起文化自觉的责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重塑中国本土美学的审美自信,加快实现文化审美自主转型能力,为构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语言体系起到重要作用,使中国传统东方美学走向世界,进而实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摘编自《电视文化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主流电视媒体要坚守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B .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人类社会审美情感的普遍钝化,这给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带来困难。 C . 文化艺术表达了本土审美观念,就能激发群体成员的共情共鸣,强化群体文化认同。 D . 一些节目凝聚了观众的民族集体认同,因而能整体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象。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运用了例证法,列举《《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例子来充分论证观点。 B . 文章在全球化浪潮冲击和文化传播面对诸多文化审美困境的背景下展开论证。 C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总述,然后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希望。 D . 文章最后引用费孝通先生的话点明论点,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增添了文采。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传播的全球化无论对强势国家或民族还是弱势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有一定影响。 B . 当下社会,人们情感生态出现失衡,急需审美救赎,这影响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C . 《《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展现了主流媒体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D . 历史人物、民族文化和审美情趣是某些具有“中国意象”符号的节目的重要创作源泉。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每年估计有至少800万吨的塑料制品被抛弃到海洋中,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会被分解成微型碎片,然后被浮游生物摄入,并最终对海洋生态链乃至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目前在太平洋垃圾带漂浮的微塑料面积甚至达上百万平方公里。据科学家估计,每年有100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因此丧生。海洋塑料污染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80亿美元。欧洲环境署对欧洲地区14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后发现,118万平方公里海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总量的近90%;地中海16%的海面面积微塑料含量超出安全标准,其中部分地区含量超标5倍以上;在加勒比海东北部,每平方公里海域的塑料多达20万件,这些塑料又会进一步分解成微塑料,构成新的污染威胁。

    (摘编自《治理海洋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材料二:

    一直以来,塑料对生物体的危害似乎都是围绕着海洋生物和实验室中的小鼠开展的。对于塑料进入人体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体内塑料堆积的研究并不多。不过,这个科研空白最近被填补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胃肠病学家菲利普·施瓦布尔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结果——人类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是比塑料更可怕的存在,它被定义为直径小于5mm且没有下限的塑料颗粒和纤维。微小的形体意味着它们更易于被吞食并进入生物体中。

    最新的这项研究招募了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参与者,其中包括3男5女,年龄介于33岁到65岁之间。在粪便取样前的一周内,每位参与者都记录了一周内的饮食情况。他们提交的饮食日记显示,所有参与者都食用了塑料包装的食品并饮用了塑料瓶装水。日记中还提供了微塑料潜在来源的信息,即8名参与者中有2人每天嚼口香糖,6名参与者在这一周中食用了海鲜。

    (摘编自祝叶华《微塑料进入人体后,危害有多大?》)

    材料三:

    当前有研究表明,微塑料能够对生物健康产生影响,但安立会指出,相关研究结果均是在实验室内高暴露浓度条件下获得的,对于环境浓度的微塑料是否对生物健康产生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结论。

    (摘编自《应尽快组织开展环境微塑料污染现状调查》)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共同推动,控制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环境问题。控制微塑料污染,根本手段是控制塑料垃圾进入环境并进一步分解裂变成微塑料。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使用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包括塑料袋、塑料餐盒和农业薄膜问题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快递业的兴起,塑料包装的使用量急剧增长,这给塑料污染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塑料垃圾控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为逐步解决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开展相关立法、完善相关标准,针对具体的塑料垃圾问题完善管理政策。同时,还应以禁止在个人护理品中添加塑料微珠为突破口,加强微塑料管控。此外,还应不断研发微塑料清除技术。加大塑料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重视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塑料垃圾和微塑料进入环境的数量,是解决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根本措施。最后还应扩大公众参与,提高公众控制塑料垃圾污染的自觉性,加强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力度。

    (摘编自邓义祥等《我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对策》)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塑料是塑料垃圾分解裂变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污染威胁,它会被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摄入并进入海洋生态链。 B . 微塑料因其直径小于5mm并且没有下限,因此更容易被吞食进入生物体中,因而微塑料比塑料更可怕。 C . 微塑料对生物健康产生影响的结论均是在实验室内高暴露浓度条件下获得的,生活中的微塑料并没有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D . 微塑料来源于塑料袋、塑料餐盒、农业薄膜等塑料制品,另外,口香糖、海鲜等产品中也可能存在微塑料。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据有关数据可知,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总量的90%,海洋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极大的威胁,给各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B . 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胃肠病学家菲利普·施瓦布尔的有关研究填补了塑料进入人体以及由此引发的体内塑料堆积研究的空白。 C . 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年来,塑料包装急剧增长也给塑料污染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D . 我国塑料垃圾控制还存在很多不足,应尽快针对具体的塑料垃圾问题完善管理政策,需加快开展相关立法和完善相关标准的步伐。
    3. (3) 请结合材料四,谈谈作为个体,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减少塑料污染尽一份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1高一下·山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住在“本葆将军”旅店的老船长

    (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当年我父亲开“本葆将军”旅店的时候,有一天,一位皮肤黝黑的老海员到我们旅店来投宿,他的航海用的大木箱搁在他身后的双轮手推车上,黏糊糊的辨子耷拉在脏兮兮的蓝外套的肩部,粗糙的手上疤痕累累,指甲乌青而残缺不全,一道肮脏的铅灰色刀疤横贯一侧面颊。他一面环顾着小海湾,一面径自吹着口哨,接着嘴里突然冒出了那支水手谣:

    十五个家伙争抢死人箱——

    哟——嗬——嗬,

    快来一瓶郎姆酒!

    高亢、苍老、颤动的嗓音仿佛汇入了绞盘机起锚时众人合唱出的破调门。接着,他用一根自带的像铁头手杖似的木棍子重重地敲门。当我父亲出来后,他又粗声大气地要来杯郎姆酒。酒送到后,他慢慢地啜饮,一面细细地品味,一面还继续打量着四周,抬头审视我们的招牌。

    “这是个挺便利的小海湾,”最后他说,“而且酒店的位置不错。客人多吗,伙计?”

    我父亲告诉他不多,客人非常少,实在遗憾。

    “那么好吧,”他说,他冲着推手推车的人喊道,“把车子靠边儿,帮我卸下箱子,我要在这儿住上一小段儿。”接着他又说,“我是个简单的人,有郎姆酒、咸肉和鸡蛋就成。你们该怎么称呼我?你们可以叫我船长。噢,我懂你的意思——瞧这儿!”说着他把三四枚金币抛在了门槛上“用光的时候告诉我。”他说,神情严厉得像个司令官。

    也整天带着架黄铜望远镜在小海湾一带转悠,要不就在峭壁上游荡;整晚坐在客房火炉旁的角落里,拼命地灌郎姆酒。大多数时候,别人和他说话他都不予理睬,只是猛然抬头瞪人一眼。每天,当他巡游回来的时候,他都会问是否有船员路过。起初我们以为他问这个问题是寻找伙伴,后来我们才开始明白他是想避开他们。每当一个船员到“本葆将军”旅店来投宿,他在进餐厅之前总会透过门帘窥探一番,一旦有一个这样的人在里面,他必定会像只耗子似的不声不响。有一天他曾把我拉到一边,要我帮他“留神一个独腿水手”,并且一旦那个人出现就向他通风报信,这样每月月初他就付给我一枚四便士银币。

    有些晚上,在他喝了他的脑袋支撑不住的过量的郎姆酒和水后,他就坐下来唱他那些个邪恶、古老、粗野的水手歌曲,旁若无人;但有时他会嚷着轮流干杯,还逼着所有战战兢兢的房客们听他讲故事,或者和他一起合唱。我常常听见房子和“哟—嗬——,再来一大瓶郎姆酒”的歌声一起颤动;邻居们全都为了宝贵的性命、怀着对死亡的恐惧加入到这歌声里来,而且一个比一个唱得响亮,生怕引起他的注意。有时是因为一个问题,有时则是因为没人提问题,他断定大家没好好听他的故事。于是他会用手拍着桌子要全体肃静;他会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在他喝得醉醺醺的、摇摇晃晃地上床之前,他不准任何一个人离开这个旅店。

    船长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全部时间里,除了从一个货郎那里买些袜子外,他的穿着丝毫未变。那个航海用的大木箱,我们谁也没见他打开过。

    他只碰了一次钉子,那是利弗西医生在一个傍晚来给我父亲看病,用了点我母亲准备的晚餐后走进了客厅,等人把他的马从小村子里牵过来,因为我们的旅店没有马厩。这位医生明亮的黑眼睛和翩翩的风度,同那些轻佻的乡下人,特别是同那个猥亵、笨拙、醉眼惺忪的我们心目中的海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然,他——也就是船长——开始唱起了他常唱的水手谣∶

    十五个汉子扒上了死人箱——

    哟——嗬——嗬,

    再来一瓶郎姆酒!

    我察觉到,医生对此毫无赞赏的表示,因为他在同花匠老泰勒谈话,他只是抬头望了一下,接着就又谈论起关于治疗风湿病的新药方来。同时,船长逐渐被自己的歌鼓动起情绪来,最后他玩起了我们都知道的那一套,用手拍面前的桌子——安静。声音立刻平息下去,只有利弗西医生一如既往地讲着,声音清晰悦耳,在每一句话间还轻松地抽一口烟斗。船长盯着他瞅了一会儿,又拍了一遍桌子,更为严厉地瞪着他,最后用恶狠狠、低沉的声音咒骂起来:“安静,都给我安静!”

    “你是在关照我吗,先生?”医生说道。

    这个老家伙的暴怒是可怕的。他跳了起来,拔出并打开了一把水手用的折叠式小刀,摊开在他的手掌上,好像是恐吓医生,要把他扎到墙上去。

    医生岿然不动。他转过头来,声音略微高些,口气却相当平静而严肃:“如果你不立刻将刀子送回你的口袋,我以我的名誉发誓,你将在下一次的巡回审判中被绞死。”

    接着,在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目光的对峙战。但是船长很快便屈服了,放下了他的武器,退回到座位上,像只挨了打的狗似的咕哝着。

    医生继续说道:“现在,你听着,先生,我不仅仅是个医生,我还是一名地方法官,如果我听到一句对你的控告,哪怕只是像今晚这样的一次无礼,我都将为此而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并找出你。”

    不久,利弗西医生的马被牵到了门前,他就上马离开了。但是那天整个晚上船长都保持沉默,并且后来许多晚上也是这样。

    (节选自《金银岛》)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时间为序,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一方面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另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信。 B . 文中船长每月给“我”钱让“我”留神一个独腿水手并向他通报,说明船长在离开航海生涯后的孤单。 C . 小说中写到晚上邻居们和老船长一起合唱时的表现,语句幽默、夸张,生动有趣,让人读后忍俊不禁。 D . 作者巧妙地选择了处于海边的“本葆将军”旅店作为人物形象展示和情节展开的舞台,设计独具匠心。
    2. (2) 小说中多次出现“水手谣”,有何作用?
    3. (3) 结合全文,谈谈小说是如何塑造老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 , 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 , 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藩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藩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藩之盛。宗棠初出治军,胡林翼为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曾国藩见其所居幕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廉俭若此。初与国藩论事不洽,及闻其 , 乃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

    (节选自《清史稿·左宗棠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藩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藩/ B . 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藩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藩/ C . 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藩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藩/ D . 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藩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藩/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九州,汉族先民将汉族原居住地划分为九个区域,九州曾代指古代中国。 B . 擢,有选拔、提升官职之意。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还有升、左迁、致仕等。 C . 屯田,古代政府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来取得军队给养和税粮的措施。 D .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也称薨。古代帝王之死称崩。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宗棠科举失意,但有才能。左宗棠参加礼部考试多次不中但很自信,仍对仕途充满希望,胡林翼非常欣赏他的才能。 B . 左宗棠善于用兵,审时度势。左宗棠西征时想尽办法保证粮饷充足,最终收复了新疆南北各城。后来又平定了帕夏。 C . 左宗棠天性刚毅,不够随和。左宗棠与曾国藩结交,丝毫不谦让。左宗棠对待敌人非常厉害,士人因此更加附和他。 D . 左宗棠廉洁节俭,不顾家庭。左宗棠居住的地方窄小,曾国藩为他修建房屋;胡林翼曾让湖南筹集银子赡养其家属。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②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藩之盛。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缫丝

    范成大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 , 明日西门卖丝去。

    【注释】①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缠绕在丝筐上绕成丝线,便于纺织。②着:穿(衣),此指穿绢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从色彩和感觉等方面展示了当时的田野景色,为下面的描写设置了背景。 B . “妇姑相呼”衬托出缫丝工作的繁忙和紧迫,而“香”字具有反讽的意味。 C . 从“嘈嘈”和“茧厚丝长”的描写中,能感受到妇姑巢丝时的急迫和欣慰。 D . 这首诗是歌行体诗,前六句是一层,写景写事;后两句是一层,交代妇姑的心理。
    2. (2) 诗的最后两句(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句是“”。
    2. (2) 在《赤壁赋》中,苏轼以“”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3.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刘裕住过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湖沟的日子,我一晚一晚地听着蛤蟆的叫声,一天一天地看着麦子成熟。我住的村委会院外,有一口水窖,水泥砌就,呈长方形,四面光滑笔直。(    ),再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它周围的土地。今年这片土地运气不错,没喊过渴,算得上风调雨顺。水窖储满了水,上头漂着落叶,蚊蝇嗡嗡地绕飞起哄,蛤蟆像士兵一样穿着迷彩衣藏匿其中,是真正的伪装者……白天里,个别蛤蟆耐不住寂寞,稀疏地叫着,叫得四周空荡荡的群山更空了;但到了晚上,蛤蟆齐鸣,那声音绵绵密密,泪泪滔滔,翻墙越窗,进入室内。在寂寞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池水中丢进的一枚石子,荡开一层一层的涟漪,这个夜晚发生了无穷的动感。我知道,在这个山里,过去人们普遍贫穷,到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总盼着池塘里的蛤蟆开叫,那意味着麦子就要熟了。是蛤蟆在青与黄两种日子间穿针引线,以稠密如针脚的呼唤,接续起饥饿和温饱。墙上的草帽被取了下来,它“赋闲”快一年了,落满了尘世的灰土,曾经的金黄黯淡了,像个垂暮的农人,但仍能条分缕析出阳光、雨水和农谚。

    1. (1)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中国人依然遵循“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 B .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C . 崇明岛不断长大,长江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D . 学校举办了以“快乐学习,筑梦未来”为主题的元旦晚会。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的内心一览无余地敞开,接受天空的恩赐 B . 它一览无余地敞开内心,接受天空的恩赐 C . 它一览无余地敞开内心,天空恩赐于它 D . 它的内心一览无余地敞开,天空恩赐于它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寂寞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丢进一池水中的一枚石子,荡开一层一层的涟漪,这个夜晚发生了无穷的动感。 B . 在寂寞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枚石子丢进一池水中,荡开一层一层的涟漪,这个夜晚发生了无穷的动感。 C . 在寂寞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池水中丢进的一枚石子,荡开一层一层的涟漪,这个夜晚拥有了无穷的动感。 D . 在寂寞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枚石子丢进一池水中,荡开一层一层的涟漪,这个夜晚拥有了无穷的动感。
八、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妄想症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原发性妄想是突然产生的,有妄想情绪、妄想知觉和突发性妄想这三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不同的症状;继发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妄想,是以错觉、幻觉或情感因素、某种愿望为基础而产生的。妄想症在药物治疗上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服药周期较长,,那么可以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来化解患者的抵触情绪。抗精神病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两种,它们各有优劣,一般来说,要想使妄想症完全康复,需要,也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

  • 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3年中国亚洲杯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厦门和苏州等10座城市举行,2023年中国亚洲杯是第十八届亚足联亚洲杯。届时,来自亚洲的24支顶级国家队将为亚洲足球最高荣耀发起冲击。相比为期28天的2019年阿联酋亚洲杯,2023年中国亚洲杯将进行31天的比赛。参赛球队们将有充裕的时间穿梭于十个赛区之间,而赛事揭幕战和决赛横跨两个周末,也将最大限度吸引球迷关注和参与。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没有最完美的个人,但是可以有最完美的集体,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女排。(郎平)

    ②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雷锋)

    ③云南华坪女中校长张桂梅,扎根边疆她带领华坪女中,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为大山女孩打开广阔人生,12年来,已累计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学,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在山里办学校的张桂梅,用一个人的力量点亮一群人的一生。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学校为弘扬抗疫精神拟举办以“愿为萤火,照亮星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或思考,参与学校的征文活动。

    要求: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