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26 浏览次数:8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宽带中国”战略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指出,2015年要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光纤到户(FTTH)要达0.7亿用户.光纤(光导纤维的简称)的主要成分是(   )
    A . 晶体硅 B . 二氧化硅 C . 硅酸钠 D . 铝硅合金
  • 2. 在实验室,下列试剂中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
    A . 浓硝酸 B . 浓硫酸 C . 浓盐酸 D . 浓氨水
  •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 硫酸、三氧化硫 B . 食盐、酒精 C . 氯化钙、氢氧化钙 D . 碳酸氢钠、醋酸
  • 4.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防止泄露.若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露,立即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 将人群向低处疏散 B . 将人群逆风向疏散 C . 用浸有水的毛巾捂住口鼻 D . 向泄露地点撒一些石灰
  • 5. 现有硫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物质,若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A . 碳酸钠溶液 B . 氯化钡溶液 C . 硝酸银溶液 D . 稀盐酸
  • 6. 核中中子数为N的R2 , 质量数为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A﹣N﹣2 B . A﹣N+2 C . A+N﹣2 D . A+N+2
  • 7. 铝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2 B . 2:1 C . 1:3 D . 3:1
  • 8. 为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O而不是NO2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应先打开活塞和旋塞再从U型管右侧加入稀硝酸 B . 加入的稀硝酸应充满U型管左侧 C . 关闭旋塞后铜丝会全部溶解 D . 反应停止后打开活塞,气体变成红棕色
二、<b >不定项选择题</b>
  • 9. 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   )
    A . 溴水 B . 硫酸锌 C . 硝酸钠 D . 氯化铜
  • 10.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2gH2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A B .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 . 标准状况下,20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D . 常温常压下,1mol•L1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2NA
  • 11.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说明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但原理不相同 B .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储存,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SO +Ba2+═BaSO4↓ B .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C . 氢氧化铝与稀硝酸反应:Al(OH)3+3H+═Al3++3H2O D .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 13.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品红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 , 防止污染空气 B . 试管②中盛放的试剂通常是NaOH溶液 C . 试管①中有白色固体生成,向①中加水后溶液呈蓝色 D . 该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 14. 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下列溶液,最终有沉淀生成的是(   )
    A . CaCl2溶液 B . Na2SiO3溶液 C . Ca(ClO)2的溶液 D . 饱和Na2CO3溶液
  • 15.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铝元素主要存在的形式是(  )
    A . Al3+和Al(OH) B . Al(OH)3 C . Al(OH)3和AlO2 D . AlO
  • 16. 将一定质量的铜溶于50mL 11mol/L的浓硝酸中,待铜完全溶解后,生成0.2mol NO2和NO的混合气体,并测得溶液中H+的浓度为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mL,则金属铜的质量为(   )
    A . 6.4g B . 9.6g C . 11.2g D . 12.8g
三、<b >非选择题</b>
  •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1. (1) 实验室制氯气:
    2. (2) 氯气溶于水中:
    3. (3) 用石英砂制粗硅:
    4. (4) 用氯化铁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
    5. (5)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 18.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100mL0.200mol•L1Na2CO3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有关问题
    (1)计算所需Na2CO3的质量需要Na2CO3的质量为
    (2)称量Na2CO3固体称量过程中应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3)将Na2CO3加入100mL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常采取的措施是
    (4)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仪器A(已检查不漏水)中①在转移Na2CO3溶液前应将溶液
    ②仪器A是
    ③为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的措施是
    (5)向仪器A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在进行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6)摇匀、装瓶,操作B,最后清洁、整理 操作B是
    讨论按上述步骤配制的Na2CO3溶液的浓度(选填“是”或“不是”)0.200mol•L1 . 理由是
  • 19. 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有毒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C、E为金属单质.反应①②均为工业上的重要反应.

    1. (1)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G→J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K→H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 , 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 (1) 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加入H2O2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滤渣2 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4. (4) 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 2MgO+2SO2↑+CO2

      MgSO4+C MgO+SO2↑+CO↑

      MgSO4+3C MgO+S↑+3CO↑

      利用如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填字母).

      a.NaOH 溶液 b.Na2CO3 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1. 除去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常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与NOx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某同学在实验室里采用以下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氮氧化合物的处理过程.

    1. (1) Ⅰ.NH3的制取

      ①若选择装置C制取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选择装置G制取氨气,固体用生石灰,则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2. (2) Ⅱ.模拟尾气的处理

      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下列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铜片逐渐溶解、

      ②装置D中的液体可换成(填序号).

      a.H2O          b.CCl4    c.饱和食盐水     d.浓硫酸

      ③装置E中NO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22. 氯碱工业生产中用氨气检查氯气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泄漏.氨气遇到氯气会产生白烟.
    1. (1) 反应还生成了一种无毒的气态单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是.当有0.017g氨气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 (3) 列式计算当有112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氯气参加反应时生成的白烟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