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训练

更新时间:2020-12-31 浏览次数:29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实验探究题
  • 1. (2020九上·滨海区月考) 信息资料:石蜡是一种白色、无味的固体,熔点低,不溶于水,常用于制作蜡烛或润滑剂,石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石蜡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炭黑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 (1) 根据以上内容,写出描述石蜡的物理性质有,描述石蜡发生化学变化的语句是
    2. (2) 某研究小组在燃着的蜡烛上方放一个冷碟,发现碟子底部变黑,为了解该黑色固体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黑色固体是生成的二氧化碳

      乙同学:黑色固体是未烧完的石蜡

      丙同学:(写出丙同学的猜想)

    3. (3) 实验验证:

      Ⅰ甲同学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Ⅱ小花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对,因为

      Ⅲ小丽发现碟子底下黑色固体可以擦去,而且可以点燃,且生成了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4. (4) 拓展延伸: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此处温度高的原因

  • 2. (2020九上·孝义月考) 小明同学踢足球时腿被擦伤了,医生给他用医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了大量气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从药店购买了一些该药液,带回实验室,与兴趣小组同学对伤口处产生的是哪种气体,以及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信息检索)

    a医用双氧水是3%的过氧化氢溶液。

    b过氧化氢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红细胞及某些植物体组织中,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与氧气。

    1. (1) (实验探究)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许医用双氧水于一支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

      产生的气体不是氧气。

      步骤二:向步骤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现象: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步骤三:待步骤二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现象:

      产生的气体是

    2. (2) (实验反思)

      小红认为上述步骤一得出的结论不严谨,请你说明理由

    3. (3) 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三,均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4. (4) 为了证明二氧化锰是上述反应中的催化剂,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5. (5) 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时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 (6) 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 3. (2020九上·山亭期中) 如图A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会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烟状物迅速溶解)。

    1. (1) 实验原理: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密闭的装置内,由于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该装置内气体压强

    2. (2) 实验探究:

      第一步:集气瓶装入少许水,然后将集气瓶空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②该实验证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写一点)

    3. (3) 反思与评价:①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讲一点)

      ②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B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4. (4) 拓展迁移:

      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简要说明理由.答:(填“能”或“不能”),理由

  • 4. (2020九上·东湖月考) 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 (1) 按图I进行实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填“甲”或“乙”),该现象说明
    2. (2) 按图II进行实验时,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

      ②小明发现图II实验完成需等待较长时间,他采取(填实验操作)的方式,很快就观察到了现象,这说明

      ③实验结束后,小张发现滤纸放在空气中一会儿后红色消失了,因为浓氨水

      ④对比图 I 的实验,图II实验的优点是

    3. (3) 查阅资料可知:碱性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如碱性的氨水(氨气溶于水即得到氨水)。为证明图I实验中使甲杯中酚酞变色的物质是氨水,而不是水,也不是氨气,现用图III装置进行验证,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a端通氮气②将有酚酞成分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③从b端通氨气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4. (4) 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如图IV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时观察到C处产生的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大”或“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或“慢”)。
  • 5. (2020九上·大东期末)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1) 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图一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②图二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2. (2) 进一步探究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如图三:

      ③图三实验过程中,A处白烟较多较浓。请回答:氨气、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说明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3. (3) 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

      ④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原因是

      ⑤由图四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⑥由图五可知,水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 6. (2020·绥化)             
    1. (1)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2 , 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I:CO;

      猜想Ⅱ:CO2

      猜想Ⅲ:

    2. (2)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①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

      ②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填序号)成立。

    3. (3)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碳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__(m1-m2)(填“>”“<”或“=”)。

    4. (4) 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7. (2020·岐山模拟) 小美同学在取用生石灰干燥剂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下面是兴趣小组对生石灰是否变质的探究实验,请你参与到其中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生石灰干燥剂能吸水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该瓶干燥剂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1:含有CaO;

      猜想2:含有Ca(OH)2

      猜想3:含有CaCO3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I.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有热感

      含有

      Ⅱ.向步骤I加水后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含有Ca(OH)2

      Ⅲ.向进行完步骤II 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含有CaCO3

      (实验分析)小明同学认为步骤Ⅱ不能确定Ca(OH)2是否存在,原因是

    2. (2) (改进实验)小明同学取该瓶干燥剂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干燥剂中含有的物质是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试剂时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

      A.密封保存  

      B.使用完后及时盖好瓶盖   

      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 8. (2020九上·丹徒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回收废旧电池的同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

    (实验1)废干电池的拆卸与处理

    ①兴趣小组同学将废旧干电池卸下的锌筒、碳棒冲洗干净,备用。

    ②将铜帽放入盐酸中,除去锈污,冲洗备用。

    (实验2)检验废干电池筒内黑色固体中MnO2的存在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 (1) 操作②的名称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操作③灼烧黑色滤渣时,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为
    3. (3) 操作④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为
    4. (4) 由此得出结论:滤渣中除含有外,还含有黑色粉末
    5. (5) (实验3)利用回收锌皮制取氢气

      用锌皮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适当的发生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氢气的体积(如图),气体从装置A导管口(填“a”或“b”)进。

    6. (6) (实验4)探究经处理干净的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①把干燥纯净的24.5g氯酸钾和5.5g二氧化锰混匀、装入大试管中,加热。

      ②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0.4g残留固体。

      ③再将残留固体经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5.5g黑色固体。

      [数据分析]

      ①该实验说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前后,不变。

      ②完全反应后制得氧气的质量是g。(提示:已知所有化学反应遵循如下规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实验反思]

      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要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等质量的2份氯酸钾粉末,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上述实验所得二氧化锰混匀、装入试管,另一份装入另一试管,加热,比较的大小。该实验说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前后,不变。

  • 9. (2020·潍坊) 下图A-H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②的名称
    2. (2) 实验室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
    3. (3) 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H收集CO2气体,产生的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 (4)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取装置C或D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若选择装置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能否体现该优点(填“能”或“否”);
    5. (5) 用排水法与排空气法收集CO2及相关性质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已知:向收集满CO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二氧化碳纯度越高,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时间越短。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是否集满难确定,即便用燃着的木条移近容器口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所需时间分析

      时间较短。

      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①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与排空气法相比,排水法的优点是

  • 10. (2020·德州模拟)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①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2. (2) 利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高于白磷着火点)。

      ①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③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

    3. (3) 利用图3装置进行下列实验(烧杯中放着一支燃着的蜡烛),打开K。

      ①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观察到蜡烛,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因素之一是

  • 11. (2020九上·张家港期中)               
    1. (1) 实验一:在探究镁条性质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

      甲:镁条灰黑色,不易点燃,放在白醋中反应很慢,较长时间以后才有气泡冒出。

      乙:镁条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在白醋中很快溶解并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的速率先是越来越快,后又变慢直至停止,且试管壁发烫。

      已知: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差异分析:你认为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缺少了哪一个步骤:

    2. (2) 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3. (3) 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镁条与白醋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将橡胶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锥形瓶中放入一定量的镁条,针筒中放入白醋,塞紧瓶塞,将针筒中白醋推入锥形瓶并打开仪器(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得到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如图2所示)。

      到C点烧瓶内气压达到最大值说明,CD段气压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4. (4) 从AB段到BC段来看,反应的速率是先慢后快,导致变快的主要因素是(填字母)。

      a 镁条的表面积           b 白醋的浓度            c 温度

    5. (5) 实验二: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某研究小组对H2O2分解的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定量对比探究。小组人员选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在本实验中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作为催化剂支架,制备负载等量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展开探究。

      (实验过程)取负载各种等量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各30粒分别放入a、b、c、d四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上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注射器(如图3所示)。

      用注射器分别向每个锥形瓶中注入20 mL浓度为5%的H2O2溶液,溶液全部注入后立即采集200 s内压强数据,最后用软件绘制实验图形如图4所示(猪肝研磨液富含过氧化氢酶,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温度升高时,其活性会降低)。

      (实验分析)

      上述四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质是

    6. (6) a、b瓶在60 s左右时压强突然恢复至常压,最可能的原因是
    7. (7) a、b、c瓶中的海藻酸钠微球都浮起来,主要原因
    8. (8) 前50 s内,b、c、d瓶中反应速率越来越快,可能的原因是
    9. (9) 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
    10. (10) 实验中发现a瓶中催化剂的性能随反应进行越来越弱,可能的原因是
  • 12. (2020九上·佛山月考) 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化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1. (1) 【重温教材】

      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 (2) 【进行实验】

      如图 1 所示实验:将 68g 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并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结果如图 2 所示。

      图 1 装置(不含数据采集系统)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夹住(或堵住)右侧导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注射器的活塞,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 (3) 由图像可知:常温下,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4. (4) 小明推测两条曲线最终将基本合并在一起,其理由是
    5. (5) 【反思拓展】

      小强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写出一条即可), 由此可见在进行对比对照实验时应该要

  • 13. (2020·昆明) (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小李和小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 的热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可用于吸收CO2、水蒸气

    ②含有Fe2+的盐溶液可与 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③含有Fe3+的盐溶液可与KSCN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

    (提出问题)样品完全分解后,除水蒸气外还生成哪些产物?

    1. (1)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猜想二:气体产物中含有CO2

      猜想三:气体产物中含有

    2. (2) (实验探究)

      探究气体产物。

      小李同学对气体产物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及部分装置省略):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D中的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猜想正确。

    3. (3) 探究固体产物。

      小赵同学对固体产物进行如下探究:取 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经实验证明无磁性)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再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结论

      取滤液加入硫酸

      固体中含有K2CO3

      取滤渣加入硫酸溶解后,分成两份

      一份中加入

      固体中含有FeO

      另一份中加入KSCN

      溶液变为红色

      固体中含有

    4. (4) (实验结论) 的热分解产物有种。

      (拓展延伸)晒制蓝图时,用 作感光剂,其光解反应有FeC2O4生成。

      432gFeC2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和两种含有相同元素的气体,则两种气体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14. (2020九上·张家港期中)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得CO2 , 并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性质。

    乙同学在实验时闻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对气味的来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酸性物质产生了疑问。针对疑问,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热量;大理石无气味,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猜想与假设)实验时制得的CO2中混有的刺激性气味来源于稀盐酸,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混入与温度、气流的速率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两个实验中所用稀盐酸及紫色石蕊试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夹持装置已略去)。

    实验一

    实验二

    (解释与结论)

    1. (1) 乙同学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是
    2. (2) 实验一、实验二均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由此说明猜想与假设正确。但是老师提示乙同学上述实验设计仍有不足,还应该补充一个实验,实验方案是
    3. (3) (反思与评价)

      需在装置A、B之间增加装置C。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C中药品应具有的性质是

  • 15. (2020九上·海陵月考) 化学小组学习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后,对CO2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自制装置进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出假设)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

    (进行实验)实验1

    步骤

    操作

    现象

    在饮料瓶中装水至浸没过长吸管底端,对着短吸管缓慢吹气

    水从长吸管端快速流出

    将饮料瓶中装满水,对着短管吹气,水排空后,将燃着的木条快速伸入饮料瓶中

    饮料瓶中木条熄灭

    将水倒掉,向饮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没过长吸管底,从短吸管端吸气30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再从长吸管端吹气30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1. (1) 步骤①说明,自制装置的气密性(填“良好”或“不良”)。
    2. (2) 步骤②中的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3. (3) 若假设成立,步骤③中,预期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实验2

      实验1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发现,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得澄清。他用上述装置加入与实验1等体积的石灰水,做下列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实验编号

      石灰水浓度

      持续吹气时间

      瓶底现象

      2-1

      0.16%

      30秒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

      0.16%

      2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3

      0.08%

      30秒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4

      0.08%

      2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反思与评价)

      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

    5. (5) 实验1中,吹气时间均为30秒,有同学观察到石灰水变澄清,而有的学生未观察到,产生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6. (6) (探究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

      某硏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 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该小组猜测,硫酸的浓度是否会对实验效果造成影响?他们试图选择出合适浓度的硫酸。(实验所用硫酸浓度均为反应速率合理范围内)

      操作:在28℃时,分别向五支各盛有等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硫酸,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右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请回答: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②除选用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③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试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④提出猜想:请写出另一种你认为可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⑤在该实验中,你认为可以用下列装置收集气体的是(填编号)。(假设液体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不溶解二氧化碳)

  • 16. (2020·黄石) 熔喷布是生产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了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熔喷布易燃,只可能由C、H、O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实验探究)

    连接如下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mg某熔喷布样品碎片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样品完全燃烧,无灰分残留。熄灭酒精灯,再持续通一会儿氧气。冷却,称量。计算得出:B、C装置共增重ag,D装置增重bg。

    1. (1) 装置B中(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生了H2O。
    2. (2) 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尾气中检测不到(填化学式),说明样品燃烧充分。
    4. (4) (思考拓展)

      根据(1)、(2)得出熔喷布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元素符号)。

    5. (5) 若(用含m、a、b的关系式表示),说明该熔喷布不含氧元素。
  • 17. (2020九上·德惠月考)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1. (1) 【猜想与假设】

      甲:CO2   H2O 乙: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CO2 CO H2O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2. (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和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 (3) 实验中观察到现象,由此推断丁同学的猜想成立。
    4. (4) 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5)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