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1-02-07 浏览次数:8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二上·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经典的影视作品总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将这些经典重新搬上荧屏,成为不少创作者的选择。近年来,各类翻拍剧          。统计显示,《神雕侠侣》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9次;而一些爱情、都市、励志类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当然,翻拍本身         。经典有值得被不断回望的价值,但好的翻拍应该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创作者应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新的创造,赋予作品新的内涵,让经典作品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与一代一代的受众产生新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         )。

        其实,翻拍是一件难事。原作           , 本就树起了较高的标准,再加上观众的“回忆滤镜”,想要出新出彩并不容易,它需要付出更多的匠心与努力。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翻拍又是一件容易的事。故事已经有了,不用从头开始创作剧本,观众基础也有了,甚至自带话题和热度,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创作和宣发成本。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之所以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翻拍是艺术的再创作,创作人员不能在         中束缚了自己,更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对经典多一些敬畏,对观众多一些诚意,对作品多一些感情,才是创作应有的态度。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
      A . 层出不穷      无可非议       脍炙人口        亦步亦趋 B . 不一而足      无可非议       妙语连珠        人云亦云 C . 层出不穷      无可厚非       脍炙人口        人云亦云 D . 不一而足      无可厚非       妙语连珠        亦步亦趋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经典在翻拍过程中得到再造和重现。 B . 经典在翻拍过程中得到重现甚至再造。 C . 翻拍本身是再造经典和重现经典的过程。 D . 翻拍本身是重现经典甚至再造经典的过程。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捷径,这也正是之所以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B . 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C . 如果创作者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捷径,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D . 如果创作者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今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 .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C . 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 . 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 . 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 .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 . 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 .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C . 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D . 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实感

    吴念真

    阿婆一辈子住在渔村,三十五岁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个小孩最大的才十七岁,她说她是以“我负责养小的,大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

    四男三女七个小孩后来都很成材,也许从小习惯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始终浓郁。

    他们唯一遗憾的是,阿婆一直坚持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怎么说都不愿意搬到城市和孩子们一起住。她的说法是:“一年十二个月,七个小孩不好分,哪里多住哪里少住,他们都会说我大小心……而且一个人住,我自由,他们也自由。”

    她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孩子们毕竟放不下心,所以在她七十岁那年帮她找了一个外籍看护,并且把老房子翻修了一下,甚至还设计了无障碍空间,为她往后万一行动不方便的时候预作准备。

    七十大寿那天,阿婆甚至还拿到一个这辈子从没拿过的大红包,三百五十万元的支票一张——七个孩子各出五十万元。阿婆当然拒绝,不过,老大代表所有兄弟姊妹发言,说这笔钱是要给她当“奖学金”用的,说内孙外孙都在念书,要阿婆每年分两次依照他们的成绩单给奖金,这样孙子们就会更努力读书;如果有人要出国留学的话,阿婆也可以拿这笔钱出来“帮他们买飞机票”。

    这理由阿婆觉得可以接受,所以就收了。第二天老大特地带阿婆去银行开户,听说她还跟银行经理说:“这是我孙子们读书要用的,你要替我照顾好。”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阿婆没让看护跟,自己一个人进了银行,说要把钱全部领出来。银行员的第一个反应是:诈骗集团找到阿婆了!所以很迂回地问阿婆要领钱的理由,问了老半天,最后连经理都出面了,阿婆还是什么都不说,一直强调是她自己要领的,没有人指使她,最后还有点生气地说诈骗集团的事情她知道,电视天天播。

    “你们不要以为全台湾的老人家都那么好骗!”

    经理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大,要他问阿婆提款的理由。刚开始阿婆还是不愿意说,甚至还赌气地戗老大:“你们不是说这些钱是给我的?我自己的钱要怎么处理……难道还要经过你们同意哦?”

    纠缠将近半小时之后,阿婆终于恼羞成怒似的跟电话那头的儿子说:“我这辈子从没看过三百五十万到底生做什么样,我只是想领出来看一看,不行哦?”

    阿婆这一说所有人都愣在那儿,不过刹那间仿佛也全都懂了!经理当下就跟阿婆说:“阿婆,你要看你的钱交代一声就好了,何必让大家这样讲到有嘴没涎!”

    没想到阿婆却忽然像小女孩一样,低着头、捏着手里的小手帕,害羞地说:“没啦,我是怕你们以为我对你们不信任。”

    经理说:“哪会啊?钱是你寄放在我们这里的,看看在不在是你的权利啊!”

    于是经理叫人把三百五十万元现钞拿进小办公室让阿婆看,根据经理之后打电话跟老大的描述是:阿婆摸了又摸,还问他们说:“这确定是我的哦?啊!你们怎么认得?”经理说他还骗她说:“我们把它放在有你名字的柜子里啊!”

    他说阿婆还自言自语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些钱的话,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艰苦……现在日子已经好过了,这些钱……反而没用路!”

    话虽这么说,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阿婆还是会独自走进银行,找个行员小声地说:“歹势①,我来那个那个……”

    其实,阿婆不用说,所有人也都知道她来做什么。

    【注释】①“歹势”是闽南话,不好意思。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婆年老了,仍然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表面看是因为有七个孩子没办法均匀分配奉养时间,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的一句“他们也自由”。 B . 阿婆开始不接受孩子们给她的三百五十万,当子女们说这笔钱可以给她作奖学金用时,她就接受了,这表现了阿婆对子孙的关爱。 C . 阿婆跟银行经理说“你要替我照顾好”,后面又说“你们怎么认得?”,这说明阿婆对自己的钱存在银行是不太放心的。 D .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阿婆“捏着手里的小手帕”,把现钞“摸了又摸”,找个行员“小声地说”等,都细腻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2. (2) 小说主人公阿婆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3) 阿婆在银行坚持要求看自己钱的情节,看似滑稽可笑,却有其合理之处。请从人物和情节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1. (1) 下列各句中的“为”字,按意义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②又前而为歌③而自令见放为④王使屈平为令⑤竟为秦所灭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⑦何辞为

      ⑧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A . 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B . ①⑤⑧/②④⑥/③⑦ C . 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D . ①⑤⑥/②④⑧/③⑦
    2. (2) 下列各句中均有词类活用现象,请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

      ①进兵北略地 ②蝉蜕于浊秽 ③其后楚日以削 ④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⑤何故怀瑾握瑜 ⑥群臣怪之 ⑦明道德之广崇 ⑧臣活之

      A . 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B . ①③⑤/②④/⑦/⑧ C . 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 . 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3. (3) 以下各句中“被”字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中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 . 烽火被冈峦 B .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C . 将军身被坚执锐 D . 忠而被谤
    4. (4)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 .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C . 人穷则反本 D . 博闻强志
    5. (5) 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 .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C .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D . 是以见放。
    6. (6) 选出下列各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A . 那文章被称做短小的文章可指的都是大事,提到的同类事物都是周围的小事可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 B . 它的文句都是些琐细之辞,但它的含义非常远大,所列举的比喻虽都是眼前的近事,但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却很深远。 C . 其中的文句虽短小,但含义却极大,所举的例子虽多,属身边小事,可内在含义却极其深远。 D . 它的文章短小却都是暗指国家大事,列举的例子虽属身边小事,却表现出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7. (7) 选出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A . ……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说坏话攻击屈原。 B . ……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数说屈原的短处。 C . ……上官大夫编造谎话向顷襄王进谗,大肆攻击屈原。 D . ……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攻讦诋毁屈原。
    8. (8) 选出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

      (怀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A . (怀王)军事上受挫折,地盘被剥削,灭亡了他六个郡,自己做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B . (怀王)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割裂,丢掉了六个郡,自己死在异乡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C . (怀王)士兵被挫败,土地受剥夺,失掉了他的六个郡,自己做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D . (怀王)士兵被挫败,国土被割裂,失去了六个郡,自己死在异乡秦国,成为天下人的笑料。
    9. (9)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四、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释】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 (1)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 .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 .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 .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2. (2) 请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五、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2. (2) 《江城子》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诗句是:
    3. (3) 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4. (4) 《无衣》中,描写战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
    5. (5) 在《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6. (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诗句是:
六、语言表达
  • 7. (2019·石家庄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①,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②,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③

  • 8. (2019高三上·汕头月考)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本报讯(记者 刘婧)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据了解,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象征着国际科学界的崇高荣誉。该奖项从1984年开始每年颁发1次,每次获奖人数仅为1人。王中林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获得本年度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世界科学奖评选委员会对王中林的科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使人类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能量这一全新的技术成为现实,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七、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据媒体调查,有超过50%的95后就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当调查员随机询问他们为什么想当网红时,很多人给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②“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

    ③“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李宗盛《真心英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