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衡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0-12-16 浏览次数:1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A . 魏源 B . 林则徐 C . 邓世昌 D . 左宗棠
  • 2.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 . 赔款2100万银元 B .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 五口通商 D .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 3. (2018九下·平谷模拟) 近代以来,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4. (2019八上·靖远期末) 马克思曾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 . 获得赔款2100万元 B . 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 . 开放五处口岸通商 D . 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工厂
  • 5.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    )
    A . 英国军队 B . 英法联军 C . 八国联军 D . 美法联军
  • 6.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九龙司地区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
    A . 《天津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7.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进展顺序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永安封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④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③①②④
  • 8. (2020·广东模拟) “洪秀全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曾经抓住过千百万人的心,并通过他们化为排山倒海的力量。”以下选项最能体现材料的是(    )
    A . 自封天王,分封诸王,建立起政权组织 B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平均社会财富 C . 亲自编写《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 D . 策划了天京事变,运用谋略实行排除异己
  • 9. 史学家蒋廷黻(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 .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1.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列选项属于《马关条约》内容的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割中国西北部给俄国 C .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12.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 (2017·重庆)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最大的相同之处是(    )
    A . 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 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 . 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15. “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影响 B . 戊戌变法的背景 C . 洋务运动的背景 D . 《辛丑条约》的影响
二、综合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叫祈天佑,广西桂平人,皇历翻到了道光29(1850)年,庄稼到了收获季节,却迎来瓢泼大雨,连续十几天了,看来这庄稼又要绝收了。这几年自从洋布出现,手织布卖不出去了,就一直待在家里,……一家四口粮食不够吃,都快揭不开锅了。政府最近还一直加税加租,该怎么办呢?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于是和老婆商量,一起加入了“拜上帝会”。教徒们都比较穷,我们就互相接济着过日子,我们一直宣扬着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国。

    材料二: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说我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我的天朝梦终于要实现了!

    材料三:天王前段时间驾崩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不断吃败仗,听说是红毛子洋枪队也打我们了。终于到这天,天国城破!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不得照抄原文)
    2. (2) 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当时的强烈愿望是什么?天朝梦最终实现吗?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请你说明“天国城破”的原因及这场持续14年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 18. (抗争∙探索)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和不懈的救国探索。

    1. (1) 以上四个图片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 (2) 图一所示人物创立了哪一宗教组织?颁布了哪两个纲领性文件?此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 (3) 图二所示人物发起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在此口号下分别创办了哪些企业(军事、民用各举一例)?举出此运动除图中人物外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各一例?
    4. (4) 图三所示人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举子上书,这次上书史称什么?此次上书拉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举出这次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5. (5) 图四所示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此口号有何性质?
    6. (6)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对你有何启示?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材料二: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三:(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四:见下图

    1. (1) 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具体活动。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3. (3) 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景?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