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卷一

更新时间:2020-05-19 浏览次数:30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②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③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过着群居生活 
    ④北京人懂得使用石器和火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期(    )
    A .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 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D .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 3. “卫鞅亡(逃)魏入秦,(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出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

    ①商鞅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 
    ②变法损害了旧贵族利益,商鞅遭贵族诬陷 
    ③商鞅变法执法严明、不徇私
    ④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令诸侯畏惧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4.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以下表述在材料中能得到直接支持的是(  )
    A . 北魏孝文帝运用智慧才迁都成功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 C . 北魏孝文帝禁用了本民族的语言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致使北魏被同化
  • 5.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以下措施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是(   )
    A .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B .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C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D .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 6. 唐代诗人刘得仁是皇亲国戚,其兄弟也是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主要反映了唐代(   )
    A . 科举考试不重视考生的才能 B .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上的权力 D .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 7.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朝出现这样的诗句和谚语,主要是因为(   )
    A . 宋朝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 . 宋朝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C .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D . 宋朝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 8. 在中国古代政治长河中,皇权与相权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争斗。在中国中央集权的角逐中,相权最终落败。中国开始废除“丞相”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 . 元朝 B . 明朝 C . 清朝 D . 宋朝
  • 9. 某著作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该著作应该是指(    )
    A . 《农政全书》 B . 《天工开物》 C . 《齐民要术》 D . 《本草纲目》
  • 10.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写道:“(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材料反映出(   )
    A . 军机处是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B . 议政王大臣会议掌军国大权 C . 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D . 军机处已经成为常驻机构
  • 11. “洪秀全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曾经抓住过千百万人的心,并通过他们化为排山倒海的力量。”以下选项最能体现材料的是(    )
    A . 自封天王,分封诸王,建立起政权组织 B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平均社会财富 C . 亲自编写《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 D . 策划了天京事变,运用谋略实行排除异己
  • 12.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自此开展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改革。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各门类兴起,几乎都可以在戊戌变革中找到源头。”戊戌变法中与材料联系最密切的措施是(    )
    A .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B .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D .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 13. 下图是某一团体的部分领导人合照。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该团体建立的目的是(    )


    A . 痛陈国家的时局危险,呼吁变法图强 B .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 . 以民主和科学来唤醒中华民族之觉悟 D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14.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材料中的“‘新鲜的趣味’因素”是指(    )
    A . 文学革命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民主与科学 D . 自由和平等
  • 15.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以下主张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 . 工农武装割据 B . 农村包围城市 C . 武装夺取政权 D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16. “‘双十二’事件(西安事变)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斫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已有了复兴的希望,这显然是我们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材料把西安事变称为“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是因为(   )
    A . 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爱国人士,获得了国民党的领导权 B .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标志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D .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7.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战役最能够充分体现该战略思想精髓的是(   )
    A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 渡江战役 C .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 辽沈战役
  • 18. “为了建设一汽,从1953年起,举国上下向这里输送来建设大军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苏联对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也给予了全面的援助。经过三年的努力,1956年7月13日,一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合材料分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获得成功是得益于(   )

    ①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举国上下的支持  
    ③苏联的援助    ④一汽工人的辛勤努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足百年,由于缺乏经验,在领导事业中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 . 右倾错误 B .   “左”的错误 C .   经济落后 D .   思想落伍
  • 20.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与该社论的决策内容同时出台的决策是(   )
    A .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 .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 21. 1972年2月21日晚上,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辞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尼克松所说的“巨大的分歧”和“鸿沟”主要是指(   )
    A .   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B . 美苏冷战的影响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 社会制度的差异
  • 22. 在古代印度,有一位100岁的国王看到了一个10岁的孩子,却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毕恭毕敬地行礼。这位孩子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 23.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庄园法庭的每个案例都会被记录下来 B . 庄园法庭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 . 主持庄园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D . 庄园法庭维护了庄园领主的利益
  • 24.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 .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亚洲大陆 B . 该学者关注的是殖民掠夺的后果 C . 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 金属货币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25. “在1750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世界大战后西方获得大量利益和霸权 B .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 C . 西方的王权不如东方的皇权根深蒂固 D .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26. 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英国生铁产量数据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求是主要原因 C . 主要是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主要推动因素
  • 27. 邓小平曾经说道:“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中最能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
    A . 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B .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会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C . 号召工人阶级建立共产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 . 资本主义时代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 28. 1919年6月,某报纸发文说:“600万人躺在坟墓中,3个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对这次“瓜分地球”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严重削弱了一战后的日本 B . 中国对此结果表示肯定 C . 加剧多方矛盾,形成新的隐患 D . 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29. 苏联有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 . 斯大林加快了农业的集体化进程 B .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 30.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雅尔塔会议加速了法西斯主义的灭亡 B . 雅尔塔会议改善了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C . 中国在会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D . 该会议具有大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色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罗家伦是浙江绍兴人,他进入北京大学之时,正是陈独秀发动的新文化运动浪潮逐步高涨之际。1919年1月,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罗家伦与傅斯年、徐彦之等北大学子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宣扬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惟有这次一班青年学生,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元素。……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国开国以来第一件大事。这件事为中国的政治史上,添一个新改革,为中国的社会史上开一个新纪元,为中国的思想史上起一个新变化!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

    材料四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而去年一年以来,忽而暴徒化,忽而策士化,忽而监视,忽而被谤,忽而亡命……全数心血,费于不经济之地。设使我以这番心血,来完成我所想译的三五部书,我对于中国的文明,比之现在是何等贡献?偶一回头,为之心酸。……五四运动是中国昏晕后起死回生的神针,但是现在要赶快吃固本培元的药了!本固元培,才可以养成真正永久的活动。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

    1. (1) 材料一中的“万国和会”是指什么事件?该事件中的什么决议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怒火?根据材料一概括,学生提出的核心要求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样的精神”是指什么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五四运动中关于材料二的 “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与运动的口号相比较,显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那么历史评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的“彻底”主要指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述五四运动“为中国的社会史上开一个新纪元”?“新纪元”的“新”具体表现在哪里?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家伦提出的“固本培元的药”是指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是否赞同罗家伦的反思?说出你的理由。
  • 32.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是国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控或影响社会经济流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这项政策允许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进化论者对它心怀不满。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决心建设“一个国家内的社会主义”……凭借中共集权的官僚机构来引导和调节生产。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斯大林发起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旨在将苏联改造成一个现代化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通史》

    材料二:斯大林用强制的方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1/3以上。

    材料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 (1) 材料一中的“这项政策”是指列宁领导的哪一项政策?该政策中的什么措施是具有“允许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存在”性质的,请列举一点加以说明。
    2. (2) .斯大林想“凭借中共集权的官僚机构来引导和调节生产”,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他在工业和农业上与之相关的做法。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斯大林统治时期的经济举措对苏联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手段)是什么?请列举该新政在工业上的主要改革措施来加以说明。新政给美国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
    4. (4) .结合所有材料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指出,关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你得到了什么综合性认识?
  • 3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分析思考相似中的共性,总结经验教训就是学习历史的最大功能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4月14日凌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遭遇轰炸。美国以莫须有的藏匿化学武器事件,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连同英、法发动攻击,朝大马士革发射了110枚导弹。所见之处,满是疮痍,所到之处,皆为焦土。

    材料二:2018年4月9日,叙利亚大使在联合国大会上竭尽全力也没能阻止战火侵袭,落寞垂泪。(见下图)

    材料三:在2018年5月13—14日举行的“叙利亚问题的出路与前景”研讨会上……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提出了解决当前不断外溢的叙利亚危机的四大原则,即坚持政治解决的方向;各方应就叙利亚问题保持沟通、避免冲突;停火与反恐要并行不悖;人道主义援助与重建应统筹进行。

    ——2018年5月17日《参考消息》

    1. (1)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一相似的是,1937年日本也同样因为莫须有的“日本兵失踪”事件,炮轰宛平城,发动了侵华战争。该事件的爆发对中国而言标志着什么?在当时的侵华战争中,最能暴露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侵略本质的事件是什么?
    2. (2)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一相似的是,英、法在世界舞台上多次随同美国发动联合军事行动。美英法这种军事同盟的关系是建立在冷战期间的一个军事同盟组织上,该军事同盟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当时的苏联建立了哪一个军事同盟组织与之对抗,致使两极格局形成?
    3. (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一相似的是,1999年,美国也越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这是美国对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挑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是什么?对叙利亚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事件,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面临怎样的困境?
    4. (4)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二相似的是,1939年,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在慕尼黑会议上,联手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等地区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竭尽全力也没能阻止国土被割占,愤怒痛哭。该事件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如何?叙利亚与捷克斯洛伐克的遭遇,都反映出国家之间交往的什么特点?
    5. (5) 不论从双边关系看,还是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叙利亚对中国都不怎么重要。但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接连对西方国家说“不”,一点也不给西方面子。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入手,分析中国坚决反对西方武装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