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0-11-26 浏览次数:1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 1. “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19·山西) “中国皇帝座下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3.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主人公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 . 鸡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径华战争时期
  • 4.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中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
    A .   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 . 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 . 割占辽东半岛,索银2亿两
  • 5.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史实(    )
    A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 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
    A . 金田起义 B . 洪秀全 C . “扶清灭洋” D . 《天朝田亩制度》
  • 7. 中国的近代化在起步阶段,从器物和教育等层次推进,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些层次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19·凉山)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 9. (2019·北部湾) “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因此,洋务派官僚主张兴办(   )
    A . 军事工业 B . 民用工业 C . 乡镇企业 D . 经济特区
  • 10. “12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奋起,毫不犹豫地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1.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处应为(    )

    A .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 12. 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在从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
    A . 查禁鸦片,虎门梢烟 B . 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 . 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D . 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 13.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    )
    A .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径略势力 B . 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14. 大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鸡片战争期间 C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15. (2019·烟台) 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该评论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6. (2017八上·藁城月考) 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7. 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下列哪一选项最符合上述材料(    )
    A . “自强”“求富” B . 维新变法 C . 民主科学 D . 三民主义
  • 18. (2019·梧州)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材料反映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二次革命 C . 解放战争 D . 辛亥革命
  • 19. 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

    A .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 领导者是孙中山 C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20. (2019八上·徐州期中) 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陈独秀、蔡元培 B . 李大钊、康有为 C . 鲁迅、魏源 D . 胡适、梁启超
  • 21.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
    A . 原因 B . 性质 C . 内容 D . 影响
  • 22.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 .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23. 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许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
    A . 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 . 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 . 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 . 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 24. 年代尺示意图是了解中国历史发展比较直观的一种方式,下而示意图中“千古巨变”和“开天辟地”对应的历史小件分别是(    )

    A .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C . 鸦片战争、中共成立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共成立
二、填空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3小题,28题6分,29题6分,30题8分,共20分)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 (2) 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3. (3) 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农民阶级“努力”的重大事件。
  • 29.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专题展览,他们要布置以下四块展板,请你也参与其中。

    1. (1) 诸你来帮助完成以下展板内容。

      ①文字材料“自强”“求富”应放入展板。(将字母填入)

      ②李大钊的照片应放入展板。(将字母填入)

      ③展板B的主题应是之路。

    2. (2) 请你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摆放四张展板。(将字母填入方框内)

    3. (3) 从四块展板中的照片中任选一张,说明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4. (4) 根据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这一展览起个名字(标题)。
  •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 (1) 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的相关历史事件。并说明该事件所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4. (4) 请根据示例,任选材料中的一个历史人物,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得重复示例人物)示例: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等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