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0-10-14 浏览次数:3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孝感月考) 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提示了( )
    A . 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B . 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 C .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 .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 2. (2020·朝阳模拟)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采取的行动是(    )
    A . 掀起瓜分狂潮 B . 扩大资本输出 C . 再次发动战争 D . 割占台湾岛
  • 3. (2019·河池)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
    A . 金田起义 B . 永安建制 C . 天京事变 D . 天京陷落
  • 4. (2019八上·福田期末) 奕诉在一份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 . 开平煤矿 B . 湖北织布局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汉阳铁厂
  • 5. (2019八上·三台期中)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    )
    A . 政治体制 B . 军事技术 C . 生产技术 D . 思想文化
  • 6. (2019八上·三台期中)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③④
  • 7. (2020·岳阳)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 . 《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 . 《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 《辛丑条约》一清政府赔款白银二亿两
  • 8. (2020·广安)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 .   表明《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收到成效 B . 达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目的 C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 .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 9. (2020·吉林)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湖北织布局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福州船政局
  • 10. (2020·广东模拟) 下图是某一团体的部分领导人合照。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该团体建立的目的是(    )


    A . 痛陈国家的时局危险,呼吁变法图强 B .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 . 以民主和科学来唤醒中华民族之觉悟 D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11. (2020九下·盐城月考) 他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
    A . 李鸿章 B . 康有为 C . 孙中山 D . 陈独秀
  • 12. (2019八上·遂宁期末)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成立兴中会

    ②发表《讨袁檄文》

    ③亲自参加武昌起义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3. (2020·海南)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安庆起义 C . 黄花岗起义 D . 武昌起义
  • 14. (2020·济宁模拟) 下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 . 旧思想根深蒂固 B .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 . 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 D .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 15. (2019八上·三台期中) 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①②④⑤③ D . ③④⑤①②
  • 16. 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孙中山 C . 毛泽东 D . 邓小平
  • 17. (2016八上·同安期中)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不摹仿古人……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它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18. (2018八上·高要期中)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B . 6月初后,运动中心在北京 C .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 .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9. (2019·鲅鱼圈模拟)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B . 同盟会成立 C . 中共“一大”召开 D . 五四运动
  • 20. (2020·南充) 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确立是在(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19八上·滨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 (1) 材料一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 (2)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 (3) 概括材料二,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举两例说明洋务派是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
    4. (4) 从材料二中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 22. (2020·南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取静集》《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3.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以及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
    4. (4)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 23. (2020·铜仁) 所谓近代化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 (1) 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该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谋求“民主共和”政治变革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并概括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4. (4) 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 24. (2018八上·垦利期中)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1. (1) 材料一体现了五四运动什么样的精神内涵?

    2. (2)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3. (3) 材料二的这次会议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 25. (2020九下·淮滨月考)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1. (1) 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根据时间提示请将①②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②;③

    2. (2) 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中主要侧重点学习西方的什么?
    3. (3) 有人认为:“②处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4. (4) 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5. (5) 由此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