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0-11-03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ā)   混(tún)  黑魆(qū)   酒阑灯(xiè) B . (pǐ)   骨(quán)   不开(piē)   新肺炎(guān) C . (yàn)   克(jiā)   一盐 (cuō)   转弯角(mǒ) D . 脚(diàn)   视(zhān)   硬挠(náo)   背谈天(pù)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只是在她卒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遐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B .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留胡子,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C . 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滕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D . 这撑渡船人就严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咪咪匆匆忙忙走了。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B . 读者在人物与背景、命运与现实的描绘中流连、品味、捉摸和把握那些貌似客观的细节描写,从而体会作者的意图。 C . 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正式动笔之前,都必须经过一个惨淡经营的构思过程,《品质》也不例外。 D . 钟南山是中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领军人物,他光风霁月 , 博爱宽厚,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行政处分、刑事拘留等惩罚。 B . 随着某打车软件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C . 调查表明,我们无论怎样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雾霾天气的治理都将是长期的工作,不可一曝十寒。 D .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 5. 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是五四前后诞生的概念,承载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涵义,      , 是小时代的产物。因此《后浪》在本质上是向消费主义的一次献媚,看似肯定和歌颂年轻一代,            , 它只是青年这个复杂群体里的一部分,而对于年轻一代自身而言,只有重拾“青年”的身份,      , 否则不过只是浮沫而已。

    ①《后浪》中的“后浪”代表不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②实际上却是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前浪”们对世界的定义与规划

    ③才能真正称得上时代浪潮中的“后浪”

    ④青春则属于抒情主义和消费主义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①②③
  • 6. 下列对诗词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B .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借代) C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D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拟人)
  • 7.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B . 囧卿因之吴公            囧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的车马。 C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六经,指礼、乐、射、御、书、数。 D . 万几宸翰之宝            宸翰:皇帝的笔迹。宸,即北极星,代指皇帝。
  •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 .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D .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 9.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 . 蚓无爪牙之利 B . 洎牧以谗诛 C . 夫晋,何厌之有 D . 得复见将军于此
  • 10.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B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了。 C .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怎么能委屈英雄们,让他们在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惋惜,抒发他们那有志之士的悲愤呢? D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止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之,事的发生。
二、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红旗下(节选)

    老舍

        ①假若我姑母和我大姐的婆婆现在还活着,我相信她们还会时常争辩:到底在我降生的那一晚上,我的母亲是因生我而昏迷过去了呢,还是她受了煤气。

        ②幸而这两位老太太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到时候就被亲友们护送到坟地里去;要不然,不论我庆祝自己的花甲之喜,还是古稀大寿,我心中都不会十分平安。是呀,假若大姐婆婆的说法十分正确,我便根本不存在啊!

        ③似乎有声明一下的必要:我生得迟了些,而大姐又出阁早了些,所以我一出世,大姐已有了婆婆,而且是一位有比金刚石还坚硬的成见的婆婆。是,她的成见是那么深,我简直地不敢叫她看见我。只要她一眼看到我,她便立刻把屋门和窗子都打开,往外散放煤气!

        ④还要声明一下:这并不是为来个对比,贬低大姐婆婆,以便高抬我的姑母。那用不着。说真的,姑母对于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十分关心;要不然,到后来,她的烟袋锅子为什么常常敲在我的头上,便有些费解了。是呀,我长着一个脑袋,不是一块破砖头!

        ⑤尽管如此,姑母可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我大姐的婆婆进行激辩。按照她的说法,我的母亲是因为生我,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的。据我后来调查,姑母的说法颇为正确,因为自从她中年居孀以后,就搬到我家来住,不可能不掌握些第一手的消息与资料。我的啼哭,吵得她不能安眠。那么,我一定不会是一股煤气!

        ⑥我也调查清楚:自从姑母搬到我家来,虽然各过各的日子,她可是以大姑子的名义支使我的母亲给她沏茶灌水,擦桌子扫地,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她的确应该心安理得,我也不便给她造谣:想想看,在那年月,一位大姑子而不欺负兄弟媳妇,还怎么算作大姑子呢?

        ⑦在我降生前后,母亲当然不可能照常伺候大姑子,这就难怪在我还没落草儿,姑母便对我不大满意了。不过,不管她多么自私,我可也不能不多少地感激她:假若不是她肯和大姐婆婆力战,甚至于混战,我的生日与时辰也许会发生些混乱,其说不一了。我舍不得那个良辰吉日!

        ⑧……

        ⑨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这不能不叫姑母思索思索:“这小子的来历不小哇!说不定,灶王爷身旁的小童儿因为贪吃糖果,没来得及上天,就留在这里了呢!”这么一想,姑母对我就不能不在讨厌之中,还有那么一点点敬意!

        ⑩灶王对我姑母的态度如何,我至今还没探听清楚。我可是的确知道,姑母对灶王的态度并不十分严肃。她的屋里并没有灶王龛。她只在我母亲在我们屋里给灶王与财神上了三炷香之后,才搭讪着过来,可有可无地向神像打个问心。假若我恰巧在那里,她必狠狠地瞪我一眼:她认准了我是灶王的小童儿转世,在那儿监视她呢!

        ⑪说到这里,就很难不提一提我的大姐婆婆对神佛的态度。她的气派很大。在她的堂屋里,正中是挂着黄围子的佛桌,桌上的雕花大佛龛几乎高及顶棚,里面供着红脸长髯的关公。到春节,关公面前摆着五碗小塔似的蜜供、五碗红月饼,还有一堂干鲜果品。财神、灶王,和张仙的神龛都安置在两旁,倒好像她的“一家之主”不是灶王,而是关公。赶到这位老太太对丈夫或儿子示威的时候,她的气派是那么大,以至把神佛都骂在里边,毫不留情!“你们这群!”她会指着所有的神像说,“你们这群!吃着我的蜜供、鲜苹果,可不管我的事,什么东西!”

        ⑫可是,姑母居然敢和这位连神佛都敢骂的老太太分庭抗礼,针锋相对地争辩,实在令人不能不暗伸大指!不管我怎么不喜爱姑母,当她与大姐婆婆作战的时候,我总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⑬经过客观的分析,我从大姐婆婆身上实在找不到一点可爱的地方。是呀,直到如今,我每一想起什么“虚张声势”“瞎唬事”等等,也就不期然而然地想起大姐的婆婆来。我首先想起她的眼睛。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不管她是要表示欢迎,还是马上冲杀,她的眼总是瞪着。她大概是想用二目圆睁表达某种感情,在别人看来却空空洞洞,莫名其妙。她的两腮多肉,永远阴郁地下垂,像两个装着什么毒气的口袋似的。在咳嗽与说话的时候,她的嗓子与口腔便是一部自制的扩音机。她总以为只要声若洪钟,就必有说服力。她什么也不大懂,特别是不懂怎么过日子。可是,她会瞪眼与放炮,于是她就懂了一切。

        ⑭虽然我也忘不了姑母的烟袋锅子,可是从全面看来,她就比大姐的婆婆多着一些风趣。从模样上说,姑母长得相当秀气,两腮并不像装着毒气的口袋。她的眼睛,在风平浪静的时候,黑白分明,非常的有神。不幸,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一阵风暴。风暴一来,她的有神的眼睛就变成有鬼,寒光四射,冷气逼人!不过,让咱们还是别老想她的眼睛吧。她爱玩牌。每逢赢那么三两吊钱的时候,她还会低声地哼几句二黄。据说:她的丈夫,我的姑父,是一位唱戏的!在那个改良的……哎呀,我忘了一件大事!

        ⑮你看,我只顾了交待我降生的月、日、时,可忘了说是哪一年!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戊戌政变!

    (有删改)

    1. (1) 理解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她的气派很大

      她的气派是那么大

    2. (2) 概括选文中姑母的形象。
    3. (3) 选文从姑母和大姐婆婆争辩写起,有什么好处?
    4. (4)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选文中举出两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徽亦喜逄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或有言徵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彦博奏曰:“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帝令彦博徵,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徵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

    (节选自《旧唐书·魏徵传》)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姬也,瑷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 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日:‘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日:‘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节选自《贞观政要》)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莫不殷忧而道著      殷:深切的 B . 帝令彦博徵        让:责备 C . 瞿然改容曰        瞿然:瞪眼惊视的样子 D . 太宗指示珪曰        指示:传达指令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今守之不足        吾尝政望矣 B . 纵情以傲物        于其身也,耻师焉 C . 太宗之言          失其所 , 不知 D . 本庐江王瑗姬也    则凡是数州土壤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甲正反对比,对取天下和守天下的难易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需以仁义治天下、以百姓为社稷根本的结论。 B . 选文乙陈述了几段对话,对为人臣之行为是否需要“存行迹”进行了辨析,表现了魏徵敢于直言抗争的一面。 C . 选文丙引述了《管子》中对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王跬借此表达了为君当贤明的观点,间接回答了唐太宗的疑问。 D . 选文甲、乙、丙都侧重于写下臣的进谏,对于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和礼待臣下也有所表现,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②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四、诗歌鉴赏
  •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1. (1) 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
    2.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五、句子默写
  •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2. (2) 元嘉草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3) 苟以天下之大,。(苏洵 《六国论》)
    4. (4) 廊腰缦回,;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5. (5)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语言表达
  • 15. 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中国已向数十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了援助,而救援物资上的标语尤为醒目。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古代名言“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也看到了韩国古诗“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德国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对于这一类标语,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材料作文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一张“7岁女孩在卤菜摊案板下学习”的照片刷屏网络。据报道,柯恩雅是湖北五峰渔洋关镇一年级学生,父母所在的集贸市场4月3日复工后,她就一直在店铺案板下上网课。这一幕深深打动了网友:“她眼里的光感染了我”,“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定。文体明确,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