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7 浏览次数:1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
    A . 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 B . 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 . 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 D . 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 2. 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四百亩”。引起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   )
    A . 公田变为私田 B . 铁器牛耕的推广 C . 国家走向统一 D . 封建制度的确立
  • 3.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 . 恩泽贵族 B . 实现民族交融 C . 增加税收 D . 削弱王国势力
  • 4. 代田法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创造。《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   )
    A . 增加了种植面积 B . 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 . 革新了耕作工具 D .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 5. 影响下表汉代至宋代南方户口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A . 朝代时间长短 B . 王朝力量强弱 C . 疆域面积大小 D . 经济格局变化
  • 6.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 . 灌溉 B . 制瓷         C . 耕种 D . 冶铁
  • 7. 民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   )
    A . 战国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朝中叶以后
  • 8.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
    A .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 .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C .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 .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 9. 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羌。故上自绅富,下至尾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
    A .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 重农抑商 C .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 10. 发昌机器厂创办于1866年,最早是一个手工锻铁作坊,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转变为机器工业,发展迅速。后因外商企业压迫排挤,1900年被英商吞并。这反映了(   )
    A .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B . 民族资本主义受封建主义压迫 C .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迅速结束 D . 实业救国思潮从理论走向实践
  • 11.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
    A . 发展迅速 B .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 . 内部管理不善 D . 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
  • 12. 根据海关统计,中国在1913年的进口总额为白银5.7亿余两,1915年减至4.5亿余两,减少了五分之一左右。以后逐年递减,到1918年法国货进口额比战前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货减少了一半,德国货则完全停止进口。上述中外贸易状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   )
    A .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 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C .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D . 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
  • 13. (2016·大庆模拟)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 .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 .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 .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 .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4. 1914年《申报》报道,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首先悬列祖先像于中堂之上,具体祭祖仪式如下:“一,肃立。二,向祖先行礼。三,家长献花。四,报告说明纪念意义。五行辞岁礼,卑幼向家长鞠躬。六,合家欢宴。”这一仪式(   )
    A . 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 B . 受到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 C . 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产物 D . 大大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 15. 下图是一幅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未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

    A .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B . 青少年具有生态环保意识 C . 重视农田基本水利建设 D . 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 16. 1978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要有条件、有计划地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要规定合理的奖励、计件工资办法,严格控制奖金总额和计件超额工资。这表明(   )
    A .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 .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 . 政府尝试突破计划体制束缚
  • 17. 1990年1月,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期间,特别提出:“请上海的同志思考一下,能采取什么大的动作,在国际上树立我们更加改革开放的旗帜。”随后,上海(   )
    A . 开发开放了浦东地区 B . 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 C . 建立了首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D . 成为长三角经济开放区的中心城市
  • 18.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   )
    A . 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B .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 . 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D . 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 19.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认识。下列用词正确反映了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 . 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B . 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C . 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D . 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 20. 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货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这一措施(   )
    A . 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B . 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源 C . 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D . 阻止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 21. (2018·浙江会考) 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
    A . 联邦银行 B . 全国工业复兴署 C . 农业调整署 D . 紧急救济署
  • 22. (2017高一下·滨州期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说明( )

    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C . 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正式建立 D . 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趋势
  • 23. 亚太经合组织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其中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也是东盟组织的成员国,而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又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这说明(   )
    A . APEC模式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B . APEC整合了各区域经济集团 C . 美国在区域集团中居于主导地位 D . 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 24. 如图所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挥舞贸易关税大棒,最终必然反噬自身。之所以说特朗普的贸易战难以达到目的,主要依据是(   )

    A . 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 . 美国缺乏盟友支持 C . 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D . 中国强有力的反制
二、材料分析题
  • 25.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2. (2) 据材料二,分析元代在地方设置行省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古代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地中海贸易衰落……17世纪荷兰控制着波罗的海地区、大西洋地区乃至地中海与北欧地区的贸易,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继意大利诸城邦后……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强了其竞争能力。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1870年英国的贸易总额竟达到近五亿五千万英镑。当时英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居首位,成千上万的英国轮船,满载着英国工业品飘洋过海,远销其殖民地和落后国家,从那里攫取了大量的原料和粮食运回本国。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三: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工业规模的逐步扩大需要运输和通信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世界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经济中心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工厂”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这些调整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起来。

    ——整理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自此以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摘自统编版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中西方经济政策调整的异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