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04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仪器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 圆底烧瓶 B . 蒸发皿 C . 坩锅 D . 分液漏斗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制备氰酸铵时得到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由此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 B . 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并提出了基团理论,启发了后续有机化学的研究 C . 同位素示踪法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方法,化学家海维西因为这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诺贝尔奖 D . 化学家范特霍夫提出碳原子成键的新解释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维认识,开辟了立体化学研究领域
  • 3. 下列试剂不能用来检验溶液中 的是(    )
    A . 溶液 B . 溶液 C . 乙醇溶液 D . 溶液
  • 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 . 乙醇的分子式: B . 丙烯的结构式: C . 乙醚的键线式: D . 羟基的电子式:
  • 5. 下列有关“纸层析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 常用于分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似的离子或分子 B . 由于需要观察颜色,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分离无色离子或分子 C . 纸层析实验中不能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 . 用该方法分离Fe3+和Cu2+时,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碘食盐中的含碘物质为碘单质 B . 聚氯乙烯塑料品常用于食品包装 C . 苯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 D . 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 7. 下列有机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B . 丙烯和氯气在高温下生成 的反应 C . 乙醇与 反应生成乙醛的反应 D . 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
  • 8.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苯可以被酸性 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而乙烷不能被其氧化,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 B . 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苯环对羟基产生了影响 C . 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的分子构型不是平面型 D . 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 9.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 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异戊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C . 二氯代物超过2种 D . 生成 至少需要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 B . 等质量的甲醇、甲醛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后者更多 C . 将甲醇、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最多得到3种有机产物 D . 向丙烯醛( )中滴入溴水,若颜色褪去就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11. 实验室有如下仪器:烧杯、漏斗、锥形瓶、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蒸馏烧瓶、球形冷凝管、牛角管。只用上述仪器(夹持仪器省略)不能完成的实验为(    )
    A . 溶液中得到 晶体 B . 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C . 分离溴苯(沸点156℃)和苯(沸点80℃) D . 分离除过油污的铁屑与 溶液
  •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的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 B . 纤维素经过浓NaOH溶液、CS2、稀硫酸处理后可得到人造丝和人造棉 C . 地沟油不宜食用,但可以通过分馏提取汽油,做汽车的燃料 D .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均会出现浑浊
  • 13. 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电子天平称量固体,读数时侧门应关闭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 固体时,将 的砝码放在右盘,将游码移到 的位置 C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测定待测物对紫外光、可见光的吸光度,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D . 核磁共振仪能确定有机分子中的氢原子种类和个数比,有助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
  •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移液管移取 待测液时,若移液管内残留少量液体,必须用洗耳球将其吹出,否则使测量结果偏低 B .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C .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 D . 吸滤完毕停止吸滤时,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再关闭水龙头
  •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氯乙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B .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 . 亚硝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银: D . 已知 能将 氧化为 ,则用过量 溶液除去水中的 时发生的反应为:
  • 16.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中含 原子数为NA B . 正丁烷和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4NA C . 时, 完全燃烧消耗 分子数为0.15NA D . 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产物中含有的 分子数为NA
  • 17. 下列有关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制备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制备阿司匹林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 待反应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水,冰水浴中冷却结晶,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淋洗锥形瓶收集所有晶体 C . 粗产品中常混有聚合物杂质,可利用 溶液溶解、过滤、洗涤、盐酸酸化、结晶等操作进行精制 D . 可用 溶液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水杨酸
  • 18. 下列实验方案和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分钟后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新制 悬浊液并加热试管,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 B .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将少量 晶体溶于95%的乙醇溶液,逐滴加蒸馏水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用酒精灯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C . 检验火柴头中是否含有氯元素:将未燃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和稀硝酸,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D . 反应速率的比较:将不同浓度的 与稀硫酸混合后,测定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即可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 19. 分子式为 的醇与分子式 的含苯环的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的种类最多为(不考虑立体构)(    )
    A . 4种 B . 8种 C . 12种 D . 16种
  • 20. 阿比朵尔结构简式如下,它有抑制体外冠状病毒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结构,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 该物质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 . 该物质存在多种官能团,如羟基、酯键、溴原子和甲基 D . 一定条件下 该物质与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 21. 室温下,向 盐酸中滴加 溶液,溶液的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 B . 时,溶液 C . 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溶液的浓度,标定时可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D . 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小
  • 22. 实验室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步骤如下:取洁净铁屑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在50℃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趁热过滤,滤液转移至锥形瓶中,置于冰水浴中冷却,经一系列操作后获得产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烧杯底部一般保留少量铁屑以提高产品纯度 B . 硫酸溶液浓度过低会降低晶体产率 C . 水浴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避免生成的 发生爆炸 D . 与室温冷却相比,冰水浴冷却滤液可以更快获得更多更大的晶体
  • 23.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可加热)不能全部检验出来的是(    )
    A . 甲苯、氯仿、己烯、乙醇 B . 乙醇、乙醛、乙酸、甘油 C . 乙醇、环己烷、四氯化碳、苯 D . 溴乙烷、苯、硝基苯、乙醇
  • 24.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A .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自行冷却 B .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量实验中,将铁皮用酒精灯持续加强热以彻底烘干 C . 用标准碱滴定待测酸溶液时,装有标准碱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 .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配制过程中用量筒量取计算所需的浓盐酸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 25. 某固体混合物 含有 中的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溶于水得澄清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 溶液,逐滴加入 溶液,开始时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随后沉淀逐渐减少,最终得到澄清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②可判断固体混合物 中一定含 B . 固体混合物 中一定不含 C . 取澄清溶液 ,加热可能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D . 取②中产生的部分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充分灼烧可能得到黑色物质
二、综合题
  • 26. 下图是某一由 组成的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结合成键特点回答:

    1. (1)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中含有的官能团为(填名称)。
    2. (2) 该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A 加成反应           B 消去反应             C 氧化反应            D 酯化反应

    3. (3) 取 该化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理论上可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 (4) 一定条件下该化合物自身能通过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填空题
  • 27.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 的性质,将 固体隔绝空气加热进行实验。已知加热会生成硫酸钠和另一种中学常见物质,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没有变化。取加热后的固体溶于水,滴加稀盐酸,出现淡黄色沉淀。
    1. (1) 生成的淡黄色沉淀是(填名称)。
    2. (2) 写出 固体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3. (3) 设计实验证明分解后产物中的硫酸钠固体
四、计算题
  • 28. 某有机物 氧气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所得产物通过浓硫酸时使其增重 ,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固体质量减少 ,最后再通过足量过氧化钠粉末,固体质量增加了 。请回答:
    1. (1) 该化合物 的分子式为
    2. (2) 简要写出推理过程
五、实验题
  • 29.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 )制备乙酸正丁酯,制备过程如下:

    ①在干燥的 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正丁醇和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按下图所示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一分水器的支管口。

    ②打开冷凝水,圆底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不断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的水的体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冷凝水的流向为出(填a或b)。
    2. (2) 步骤②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步骤②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
  • 30.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K2[Cu(C2O4)2]•2H2O}(摩尔质量为354g•mol-1),是一种工业用化工原料。微溶于冷水和酒精,虽可溶于热水但会慢慢分解,干燥时较为稳定,温度高于260℃易分解。实验室以胆矾和草酸为原料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的流程如下,请根据相关流程回答:(已知:H2C2O4 CO↑+CO2↑+H2O)

    1. (1) 抽滤CuO时若发现滤液中有较多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
    2. (2) 如图装置,经过一系列操作完成CuO的抽滤和洗涤。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洗涤操作只需考虑一次):开抽气泵→a→b→d→→c→关抽气泵。

      a.转移固液混合物;    b.关活塞A;    c.开活塞A;    d.确认抽干;    e.加洗涤剂洗涤

    3. (3) KHC2O4和K2C2O4混合溶液制备时K2CO3固体需分批加入的原因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 从K2[Cu(C2O4)2]溶液中结晶时应采用水浴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 . 洗涤CuO沉淀和K2[Cu(C2O4)2]•2H2O晶体时可分别用热水和冷水 C . 为充分利用滤纸上的CuO,可将滤纸剪碎后加入到热的KHC2O4和K2C2O4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趁热过滤 D . 在500℃下烘干K2[Cu(C2O4)2]•2H2O晶体比200℃的效果更好
    5. (5) 产品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制得的晶体试样ag溶于氨水中,并加水定容至250mL,取试样溶液25.00mL,再加入10mL的稀硫酸,用bmol•L-1的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KMnO4标准液V mL。

      已知:

      ①滴定过程中若不慎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内壁上,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后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实验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该产品的纯度为。(用含字母的最简式表示)

六、推断题
  • 31. 沙丁胺醇有明显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其中一条通用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结合上述合成路线,请回答:

    1.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
      A . 沙丁胺醇的分子式为 B . 设计 的过程是为了保护其中的官能团 C . 的过程有还原反应发生 D . 化合物 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消去、还原等
    2. (2) 化合物 的结构简式为
    3. (3) 请写出 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 所有的同分异构体

      ①分子中含苯环,遇 溶液显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 原子

    5. (5) 请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涉及的反应,设计以苯、甲醛和异丁烯 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