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高考前模拟(四模)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0-10-03 浏览次数:11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身上    △  的人文精神是融化在血脉里的职业使命感、生命神圣感。疫情就是战情,当疫区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便  △  地奔赴“战场”去守护生命。在这支队伍中我们更看到了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雁灵将军等等老者前辈的身影,他们在心急如焚的民众心中是  △  的英雄!

    A . 闪现首当其冲无所不为 B . 闪耀首当其冲无所不能 C . 闪耀义无反顾无所不能 D . 闪现义无反顾无所不为
  •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创作,其影响力多么巨大,   △ 

    ①正因为如此,就得非常认真和刻苦地去从事,

    ②哪里又能够产生出一股奇妙和磅礴的力量来?

    ③如果不是像这样地用心揣摩,反复推敲的话,

    ④让自己在坚持不懈地思虑中,完完全全地从心里弄明白,

    ⑤究竟是何处获得了成功,哪里又存在着缺失。

    ⑥竟会穿越辽阔的空间和恒久的时间,永远叩击着人们的心灵。

    A . ①④③②⑤⑥ B . ⑥①④②③⑤ C . ①④⑤③②⑥ D . ⑥①④⑤③②
  • 3. 下列对联与名人,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②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③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④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A . ①杜甫②张良③张骞④项羽 B . ①杜甫②韩信③王昭君④屈原 C . ①陆游②韩信③张骞④屈原 D . ①陆游②张良③王昭君④项羽
  • 4. 对下面这句名言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捷克·伏契克)

    A . 为了将来的美好而奉献牺牲的人,一定有着坚忍的品质。 B . 为了获得将来的美好,人就必须要有奉献牺牲精神。 C . 牺牲自我而追求将来的美好的人,一定会永远被人景仰。 D . 为了追求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自我,都是悲壮的结局。
  • 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三国演义》中,关羽迫于形势归降曹操,得知刘备的消息后,护送嫂嫂离开曹操跟刘备会合,这体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 B . 《家》中觉民性格温和稳健,他和觉慧一样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包办婚姻时他毅然离家出走。 C . 《边城》中,情窦初开的翠翠满腔心事,却又无法言明,因内心苦闷而哭,爷爷虽了解翠翠的心事,但不知道怎样安慰翠翠。 D . 《哈姆莱特》中,在奥菲莉亚葬礼上,雷欧提斯向哈姆莱特提出挑战,并特意在剑上涂上毒药,意图让哈姆莱特死于毒剑下。 E . 《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第一次来到伯父家,在去客房的路上看到楼梯间的破旧,怀疑自己“走进了鸡舍”,内心失望不已。
二、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灵璧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天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璧,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中之百物,无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焉。南望灵璧,鸡犬之声,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阳:水的北面 B . 出者于利而忘返          狃:拘泥 C . 盖其先君子之也          泽:恩泽 D . 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焉    老:衰老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文章,前面记述,后面议论,环环相扣,首尾圆合,跟《石钟山记》的先议论后记叙再议论的写法明显不同。 B . 作品生动描摹了张氏园亭的景观,引申表达了或“仕”或“隐”的独到见解,抒发了作者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情愫。 C . 文章描写了张氏园亭的独特,简述了园亭的修建和完缮,然后围绕“不必仕,不必不仕”这个论点,对举阐释,很有辩证性。 D . 苏轼通过对张氏园亭的记述,认识到一个人不必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地养老安度晚年。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②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4. (4) 苏轼为什么喜欢张氏园亭?请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阳关引

    寇准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1. (1) 请简析上阙中“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的表达效果。
    2. (2) 下阙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四、句子默写
  • 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靡有朝矣。(《诗经•氓》)
    2. (2) 结庐在人境,。(陶渊明《饮酒》)
    3. (3) 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4. (4)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5)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6. (6)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7)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8. (8) 春风杨柳万千条,。(毛泽东《送瘟神》)
五、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王  嫂

    沈从文

        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毛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为人性情忠诚而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这点重视为王嫂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条理。

        王嫂的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孩子虽是她唯一宝贝,可并不娇惯,守规矩,从不胡乱花钱。王嫂的女儿出嫁后生孩子喝不干净的水死掉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一切统由王嫂照管。她看见横蛮霸道的大公鸡欺侮小母鸡时,就追着那公鸡踢一脚,一面骂着,“你个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个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鸡还是大模大样不在乎,为的是这扁毛畜生,已认识了王嫂实在是个好人。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来追逐公鸡玩。到后真正来援救解围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小狗尽管挨骂,挨打,小狗心中还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

        下半天是她洗衣的时间,衣服虽不少,她倒不慌不忙的做去。事情永远做不完,可并不使她懊恼。一面搓衣一面间或还用本地调子唱唱歌,喉咙窄,声调十分悦耳。偶然为主人听到时,要她好好唱下去,就觉得害臊,把个脸羞得红红的,决不再开口。

        一切事都简单具体,使这个简单的人生活下来觉得健康而快乐,世界虽不断的在变,人心也在变,鸡狗好象都在变,唯有这个乡下进城的农妇,人生观和希望,却始终变得不怎么大。

        三月后城区经常有空袭警报。警报来时,王嫂一面笑一面说:“先生,来了来了,快走快走!”说话得极少,主要表示倒是她并不怕。为什么不怕?孔子遗教在这颗简单的心上有了影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一次情形不同一点,三点左右竟真有二十七架飞机排队从市空飞过。到飞机场投了弹。飞机的样子,声音,轰炸消息,共同在王嫂脑子中产生一个综合印象。

        这件事也就过去了。第二天到了下午,小狗忽然狂吠起来。原来那个在茶业局当差的小儿子来了。小孩子脸黑黑的,裤子已破裂,要他母亲给缝补缝补。

        “福寿,你走哪里来?” 孩子说:“我从近日楼那个法国甘美医院来。”

        “昨天警报你在哪里?” 孩子说:“我在河甸营。”

        这一来王嫂呆住了。“你怎么到飞机场去。日本飞机不是把河甸营炸平了吗?炸死好多好多人。你去看热闹!有什么好看的!”

        “我有事去。飞机来了,丢下十二个炸弹,三个燃烧弹,房子烧了,倒了,我前前后后是人手人脚。土把我埋了。有人摸我还有一点气,汽车装我到甘美医院。今天九点钟我醒回来了,他们说王家孩子,你回家去吧,你妈找你!他们说我真命大,全身没有伤,死里逃生的。”

        孩子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毫不觉得可怕。坐在他母亲洗衣盆边,裤子破了一个大裂口,把手抹抹,瘦瘦的腿子全裸露出来了。王嫂声哑了,“咦,咦,咦,你不炸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烧起来?你看到人手人脚朝天上飞?人家抬你到医院去,九点钟才醒。回去主任骂不骂你?来,我看看你裤子!”

        小孩子走到她身边去,她把破裤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巴巴的打了三下。“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省得吃水缸大炸弹五马分尸!”小孩子却嘻嘻笑着,看看母亲的眼睛,已湿莹莹的了。

        孩子说:“我不怕日本,我长大了还要当兵去!”

        王嫂一面拉围裙抹眼角,一面生气的说:“好,你当兵去,人家让你豆子大人当兵去,老鸦看你以为是耗子,叼你上天去!”

        王嫂不再同孩子争辩了,赶忙去取针线给孩子缝裤。把针线取来,坐到小竹椅边时,又拍打了孩子几下,孩子却感到一种爱抚的温情,问他母亲:“娘,你怕不怕?”

        “咄,我怕什么?天在头上。”

        她看看天,天上蓝蓝的,有一团团白云镶在空间。恰有三只老鸦飞到院中树枝上停下来,孩子一拍掌,老鸦又飞去了。王嫂把裤子缝好后,用口咬下那点线头,把针别到头髻上去,打抱不平似的,拉住孩子脏耳朵说:“你当兵去,老鸦就叼你到树上去。福寿,你能当兵?”孩子不作声,只快乐的微笑。孩子走后,家中人知道了这件事,都以为王嫂人好,心好,命好。

        王嫂不作声,只是微笑。到晚上,却悄悄的买了些香纸,拿到北门外去烧化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介绍王嫂的情况,点明王嫂的身份,说明王嫂和主人一家相处融洽。 B . 王嫂的儿子在城西当差,他一来,王嫂就骂骂,这是因为王嫂怕他学坏。 C . 王嫂反复提到老鸦把儿子叼走,是为了表明儿子的瘦弱,表现了她的迷信思想。 D . 小说详细叙述了儿子遇险的经过,为孩子要当兵抗日的朴素愿望做铺垫。
    2. (2)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王嫂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3. (3) 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意蕴。
  • 1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无缝时代的审美

    王立刚

        ①左思面壁十年写出了《三都赋》,一时间风靡京城,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洛阳的纸价大涨。四百多年后,宋之问还说“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以今言而论,就是连续四百年一直在畅销榜上。

        ②洛阳纸贵,实质上揭示的是艺术与媒介的关系问题。古希腊把诗人和匠人归为一类,就是因为艺术也是一种落实到具体物质形式之上的“制造”,文学、绘画、雕塑自不必说,就是舞蹈、音乐、戏剧等诸多表演性的艺术,也总是以真实的人的行为做媒介。艺术离不开媒介,又带来了艺术与场所的关系问题——必须前往某种艺术场所,才能欣赏到某种艺术,于是就有鲁迅《社戏》中几个少年撑了几个小时的船,在规定的时间,前往规定的地点,看一出规定的戏。

        ③但从古至今,我们不断创造出新的媒介,使我们能够越来越自由地突破这种限制,进行更便捷的审美活动,最终实现与艺术的“无缝对接”。

        ④无缝时代,是人类几千年追求的一个大势,审美方式也必然受到这一趋势的改变。正是由于技术条件的落后,我们曾经发明了很多艺术媒介,这些媒介各有特性,所以诞生了各自的艺术场所。这些场所是现实的空间,只能保证一部分人“在场”,而另一部分人只好被屏蔽。未来的终极媒介却具有无限的整合能力,将使我们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审美的愉悦。这不能不说是技术带给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福利。

        ⑤但并不是说这种新的审美方式完美无缺。终极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大大强化了审美的个体性,曾经我们前往博物馆和美术馆,是主动投身于一种悠久漫长的文化传统,而今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像原子一样孤立的审美个体都可以面对艺术品进行欣赏,“个体化”进程将通过终极媒介达到顶点,届时,作为“孤独的审美者”的我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文化认同?此外,极其便利的媒介,将不断使审美活动日常化,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审美感受的强度。古代社会,节日庆典严格按照时间发生,在“期待”之中,渴望的焦虑不断累积,这就是古代节庆会激发强烈感受的重要原因。在空间上,“前往”艺术场所的过程,也具有同样的心理作用。一旦“期待”和“前往”消失,审美就逐渐同化为日常生活,那艺术的“神秘”将去哪里找寻?

        ⑥人性中有追求便利的倾向,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只要人有欲求,它们就会竭力去满足。但追求便利的限度在哪里呢?《社戏》中,那些撑船的少年逆流而上,穿过夜晚和藻荇,遥远的社戏是他们的一个筹划、一次旅行、一场仪式,虽然他们与艺术场所之间有宽宽的缝隙,但弥合的行动,却又如此意味丰富。这将成为无缝时代的一种怀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思十年写成的《三都赋》成为文学的经典,四百多年间持续风靡,经久不衰。 B . 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戏剧都是落实到具体物质形式之上的“制造”。 C . 艺术媒介都必然有各自的独特个性和艺术空间,并不能满足所有人“在场”。 D . 受传统媒介所限,《社戏》中的少年看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赶往规定的地点。
    2.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举古希腊将诗人与匠人归为一类的事例,理性客观说明了艺术当时低下的地位。 B . 审美活动与艺术的无缝对接,是人类追求的大趋势,人们的审美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C . 对“无缝时代”问题,作者从优点与缺憾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形象说明。 D . 尾段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审美活动的怀念,表现了对未来“无缝对接时代”的思考。
    3. (3) 终极媒介给审美带来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1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抗生素是世界上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多数抗生素类药物在人和动物机体内都不能够被完全代谢,会以原形和活性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粪便排到体外。而被排出体外后的抗生素代谢物仍然具有生物活性,还能在环境中进一步形成母体。如何降解处理水体中的抗生素,已成为环保治理之殇。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黄青研究员课题组与安徽华丰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低温等离子体废水处理技术,利用自行研制的医疗废水处理一体机产生臭氧,对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代表的诺氟沙星进行降解处理。

    《科技日报》2019-10-12

        材料二:

        材料三:

        据统计,全球约10亿人健康受到大气污染的威胁,每年因大气污染导致全世界约200万人过早死亡;全世界80%以上的疾病和三分之一以上死亡者的死因都与水污染有关。

        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等离子体技术是涉及高能物理、放电物理、放电化学、反应工程学、高压脉冲技术等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其它污染治理技术相比,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处理流程短、效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等离子体技术既可用于处理废气又可用于处理废水,固体废物、污泥、甚至放射性废物。

        等离子体是不同于固、液、气等状态的物质存在的第4种状态,由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并表现出集体行为的一种准中性气体。

        等离子体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兼具高能电子辐射、臭氧氧化、紫外光分解三种作用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一般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但是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物质,如二噁英、呋喃类化合物、氯化氢等,同时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二次污染。等离子体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安全、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因此,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开拓了一个新途径。国外有研究人员称,采用等离子体技术与焚化法相比,成本可以降低10%~50%。

        随着人类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污染物有效控制变的越来越重要。等离子体技术由于可以将有害污染物降解,或降解同时回收有用资源,具有其它传统处理技术所不具备的一系列独特优越性,正逐渐成为污染物控制的替代技术。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水和氧气转变成自由基氧等成分。 B . 这些自由基成分加入催化剂,然后把有机污染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C . 废气由原有的收集系统输送到原有的预处理系统,再输送到除水器。 D . 在除水器中加入低温等离子体,再由引风机引入配套后处理塔,然后高空排放。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抗生素类药物在人和动物机体内都不能够被完全代谢,会以原形和活性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粪便排到体外。 B . 每年因大气污染导致全世界约200万人过早死亡;全世界绝大部分疾病和死亡者的死因都与水污染有关。 C . 等离子体是不同于固、液、气等状态的第4种状态,由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并表现出集体行为的一种准中性气体。 D . 国外有研究人员称,采用等离子体技术与焚化法相比,处置固体废弃物成本可以降低一多半。
    3. (3) 和其他污染治理技术相比,等离子体技术有哪些优势?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某三甲医院变身追星现场,不仅明星用过的输液包在朋友圈公开叫卖,就连躺过的病床也要轮流躺一躺……这种病态的追星行为,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其实,明星也是人,理应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私生饭”跟踪明星,偷拍明星日常,严重影响明星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还有,个别粉丝专好“原味”,明星穿过的内衣、睡过的床无不照单全收。这样的低级情趣简直自辱人格,而贩卖“原味”的营销更是恶俗至极;再者,从无处不在的打榜、刷评,让粉丝沦为了平台的“印钞机”,不仅破坏了行业规范,也误导了追星少年的价值观;更有甚者,有些结团成圈的粉丝,不惜充当水军,甚至不辨善恶美丑,只要谁说我家“爱豆”不好不行,一言不合就开怼,助长了网络空间以及青少年的暴戾情绪,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愈演愈烈的过度追星现象,日益成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一块毒瘤,催生了攀比、虚荣的浮躁之风,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虽说追星是粉丝的个人自由,但任何个体的自由都不能扰乱社会公序。就粉丝自身尤其是年轻粉丝群体而言,要从“爱豆”身上汲取提升自我的能量,而不能迷失自我。对明星而言,也要时刻检视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粉丝树立榜样,为社会贡献正能量;同时,要真正为自己的粉丝负责,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明星、过好自己的生活。至于那些纵容粉丝刷数据、控评的网络平台,以及收割明星流量、粉丝钱包,恣意敛财的黑产业链条,要坚决铲除。疯狂追星,本质上是一种病态,任由其野蛮生长,对粉丝、对艺人、对社会都将为害不浅。在这一点上,唯有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才能防微杜渐,才能引导粉丝文化健康发展。

    1. (1) “病态追星”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请简要概括。
    2. (2) “劣币”“良币”各指代什么?
    3. (3) 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引导粉丝文化健康发展?
六、材料作文
  • 1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同一辆车上,有人不幸感染,有人安然无恙,这体现了不同的机体免疫力;同一场灾难,有人阳光向上、勇往直前,有人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这体现了不同的心理免疫力。国家、民族、文化面对危难,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免疫力。

七、名著阅读
  • 14. 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吟诗自注出处昔人所无欧公讥元稹注《桐柏观碑》言之详矣况诗有待于注便非佳诗。韩门先生《蚊烟诗》十二韵,注至八行,便是蚊类书,非蚊诗也。《赠友》云:“知来匪鹊休论往,为主如鸿喜得宾。”上句注:“《淮南子》‘鹊知来而不知往’。”下句注:“《孔疏》‘鸿以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作诗何苦乃尔?

    (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1.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 (2) 《淮南子》是(朝代)(作者)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
    3. (3)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段的观点。
  • 15. 阅读《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平儿笑道:“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度着,再添些也使得。”

        “奶奶和姑娘”分别指的是谁?为什么请“姑娘”裁度?“姑娘”是怎么处理的?

  • 16. 阅读《阿Q正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这段文字中的“他们”指哪类人?有何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